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9.186.24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的原始碼
←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big> ''' |- | [[File:0 (9)576890987678.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3978/20160729215750-312258397.jpg/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7765491&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13978%2F20160729215750-312258397.jpg%2F0&type=1#simple_0 来自搜狗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是2004年3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亦婷]]。本书主要是分享育儿心得和成长体验的家庭教育的读本。 ==基本内容== 书名: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ISBN:9787506328913 出版时间:2004年3月 作者:刘亦婷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内容简介== 该书是《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的姊妹篇,也是一本分享育儿心得和成长体验的家庭教育专著。作者是刘亦婷的父母张欣武和刘卫华。本书2004年3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当年入选中国书协评出的“2004年全国优秀畅销书”。至2006年春,本书已加印了近20次,达48万册。 刘亦婷在书中讲述了多姿多彩的哈佛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 刘亦婷父母则深入细致地介绍了在《[[哈佛女孩刘亦婷]]》里“点到为止”的具体方法: 优秀素质体系怎样从无到有? 怎样培养创造力? 怎样掌握各科学习方法、记忆方法及考试方法以增强学习能力? 怎样有效地辅导孩子学习? 如何实行强身健脑的生活方式? 如何把握家庭性教育的方法与时机? 怎样检查婴幼儿的心智发育进度等…… 详细回答了各界读者关心和咨询的与素质教育相关的各类问题。 内容与《哈佛女孩刘亦婷》各有侧重,互为补充。 “本书的传奇色彩稍逊于《哈佛女孩刘亦婷》,但理论性、实用性和操作性都更胜一筹。书中归纳的‘0—18岁整体素质培养法’,有不少独创的思路和方法。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很像一本家庭教育和个人成长工具书,对家长、孩子而言,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引自《他们影响了一亿家庭——当代中国十大家教主张》北京出版社2005年出版 ==作品目录== 引子 读者朋友,让您久等了 无数读者提问,让我们日夜惦记 又一本心血结晶,回答各类咨询 第一章 刘亦婷,你在哈佛还好吗? 开学前,另一种形式的充电 初进哈佛,感悟“谎言”与“真理” 野营:不是军训,胜似军训 室友与校友,各有各的“酷” 理解与岐视,我的朋友与处境 哈佛如此开放,又如此安全 课外活动:“让世界走向中国” 学生能把事情做多大? 伙伴们推举我当主席 课程设计:意在培养“完整的人” 自己选的课,越学越来劲儿 教学管理:既严谨,又灵活 勤奋学习,成绩依然优秀 边学习边打工,忙并快乐着 管中窥貌:中美大学的四点区别 毕业后,先工作,再深造 补记:用特别的方式告别哈佛 第二章 成功需要哪些素质? 什么是刘亦婷心目中的“成功” 哈佛看重“优秀素质”究竟是什么? 我们有意培养的“十大必备素质” 第三章 优秀素质体系,怎样从无到有? 我们的思路和四个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之一:我们怎样做到“顺应天性”? 对我们启发较大的三类书 从0岁开始,用爱培植亲情 优化三大天性,培养成才的内驱力 好奇的天性,需扬长补短 爱玩的天性,可因势利导 好胜的天性,要扬长避短 基本方法之二:我们怎样进行“积极引导”? 全面激发有益兴趣 主动预防人生缺憾 高效利用教育资源 基本方法之三:我们怎样实施“个性化培养”? 家里的个性化培养,任务与学校不同 形成理想个性的三个途径 承认差别,量身定制培养方案 基本方法之四:婷儿怎样实现“自主发展”? 养成遵守约定的习惯,学会自我管理 养成专注敏捷的习惯,学会高效思维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理性判断 养成主动求学的习惯,学会规划人生 养成定期反省的习惯,学会自我促进 希望改进的读者。可以从何入手? 分析现状,把问题具体化 理清头绪,把问题条理化 分解目标,把措施细化、量化、行为化 锲而不舍,积小胜为大胜 第四章 怎样培养创造力? 创造力并不神秘,可以培养 婷儿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 八种方法,开发联想能力和想象力 六项措施,培养科学的质疑精神 怎样强化探索精神? 创造力的翅膀:创造技法 五种创造技法及思维训练 强化创新直觉,激发创新灵感 创新活动的辅助能力 创新人才的六种类型 怎样优化知识结构? 自信心和自我纠错能力 我国中学生的创造力排名为何落后? 给中小学生和家长的几点建议 第五章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小学篇 入学前,做好身心准备 上学伊始,培养专心习惯 练字好处多,方法有讲究 巩固字词句,夯实“基础的基础” 要想孩子数学好,父母宜知道学什么 重视开发空间想象力 速算扑克牌,开发数学潜能 利用棋类,开发逻辑思维能力 不搞标准答案,鼓励一题多解 练熟“公式恒等变形” 做作业,要先复习 打草稿,要有顺序 会预估得数,答案不离谱 左手指右手抄,减少抄写错误 “错漏本”,防错漏 为何会做的题也出错? 熟能生巧,不熟生“不巧” 熟练是减负,也是能力升级 运用“水桶理论”,提高学习效率 怎样“诊断”数学的薄弱环节? 单项训练:化整为零,化难为易 语文学不好,数学受拖累 诊断语文“短板”的方法 旧作业本:有用的“信息库” 知道学什么,学习更主动 第六章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英语篇 好成绩=兴趣+方法+勤奋 丢开拐杖,养成“英语思维习惯” “词不离句,背、用结合”,单词记得牢 重视遗忘规律,合理安排复习密度 精听与泛听——提高听力的两条路 强化听力的几种技巧 学英语的口音选择 精读、泛读、背诵、语感 多管齐下,让口语流利自如 词根与前后缀——用“偏旁部首”背单词 充分交流,须跨越文化障碍 影响成败的几个心理因素 学好英语需要多少时间? 学习英语的黄金时期 第七章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作文篇 第八章刘亦婷的学习方法:中学数学及其他 第九章 掌握必要的考试方法 第十章 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第十一章 强身健脑的生活方式 第十二章 家庭性教育的方法与时机 后记 还有一些心里话 附录 一 丹佛小儿智能发育检查表(0-6岁) 附录二 3-6岁儿童智力测试表 附录三 常用英语前缀、后缀、词根表 主要参考书目 ==作品鉴赏==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处处长陈如平说:该书给他留下了三个深刻印象: “一、透过刘亦婷在哈佛校园的方方面面,比较直观地剖析了美国一流大学对本科学生的素质培养目标和方法。 二、以刘亦婷的素质培养为例,勾画出了一个‘完整的人’的架构。这个架构和一流大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目标方向是一致的。书中归纳的基本素质的十个方面,非常现实,也非常符合现代心理学家的认识。通过介绍培养各种素质的活动和方法,包括各科学习方法、记忆方法、考试方法、强身健脑的生活方式、家庭性教育的方法和时机等等,具体展现了一个‘完整的人’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三、书中介绍的是有鲜明个性和强烈创造色彩的教育方法。家长看了以后,会有启发作用。书写得非常不错,不仅有大量的教育实践,还通过材料(指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引用,证明了方法的科学性。”(引自《他们影响了一亿家庭——当代中国十大家教主张》北京出版社2005年出版 ==附录== 作者答疑 问:在你们的书中,你们认为最能体现你们教育理念的是那一句话呢? 刘卫华:从0岁开始,全面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素质,让孩子成长为素质优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创建幸福生活的人。 问:你们成功地培养了女儿,但成功教子的家庭不少,是基于什么样的想法你们要把自己的教育观念推广出去呢? 张欣武 我们写书的动机,是盼望中国人一代更比一代强。古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嘛。由于知识结构和个人兴趣的原因,我们对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发展始终很关心。这促使我们把培养孩子当做业余科研项目来做。我们也看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民族传统对有些人已经既不时尚也不流行了,以至于猜测我们写书原因时,他们总是习惯于从“名利”二字去找动机。 在《哈佛女孩刘亦婷》打开素质教育类图书的市场空间之前,我们并没有料到它会这么畅销,那时写这种书还得准备自费出版呢。 刘卫华 除了报国之心,还有一种感恩之情也在驱使我们用写书的方式来回报社会。看过书的人都知道,刘亦婷的成长过程一直得益东西方教育思想的精华,我们对那些介绍科研成果及教育经验的书和作者,始终心怀感激,非常希望能效仿他们,为别的年轻父母提供帮助。《早期教育和天才》的作者木村久一说:“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因为拙著而受益,也是我最大的满足。”我们对此也深有同感。 问:你们的两本书先后推出后,在受到一些读者欢迎的同时,总会有不同的声音在提出各种疑问或反对的意见,你们是否对众多读者的反馈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张欣武 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以此来评价一本书,就需要看它在大多数读者中产生的效果,这就必须掌握大量的读者反馈信息,并进行定量分析,才会得出可靠结论。鉴于不少人对《哈佛女孩刘亦婷》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两书对读者的影响十分关注,我们特地对四年来收到的约8000封邮件做了定量分析。我们把这些邮件分为五类,经统计分析,得出了如下结果: 第一类 来信约占总数的37%,来自收获较大的读者,内容主要是告知读后收获、表达喜悦和谢意。这些读者通过借鉴书中的教育规律和方法,有的改变了教育观念,认清了提高素质的方向;有的由于成功而增强了信心,变得积极上进;有的学到了各种方法,提高了学业实力或教育水平;有的树立了理想,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有的学会了反省自律,改掉了各种不良习惯……收获虽各不相同,但都是从各自的实际需要出发。 第二类 来信读者约35%,他们读后收获有大有小,也各自面临不同问题,为此在表达谢意的同时,也都咨询问题、寻求帮助,其内容涉及甚广,如:改进学习方法、为人处世之道、如何增强毅力或提高情商、代沟问题、文理分科决策方法、心理烦恼疏导、成长环境选择、留学问题、等等,绝大多数都是从自身现实出发。 第三类 来信约为9%,特点是简短和真诚,大都是对两位作者表达感谢,此外还有表达关心、亲近、赞赏、祝福,甚至要与我们分享生日快乐,内容感人。 感谢意味着有收获,赞赏意味着认同,关心、亲近和祝福意味着支持,我们认为,这部分读者大都是较有收获的,受到的影响是有利于成长的。 第四类 来信约为2%,主要内容为事务性,大都与举办素质教育类活动有关,来信者大都以教育为专业,或对教育有较高素养。 我们一方面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素质教育的热情而衷心高兴,另一方面也一直坚持这样的原则:只参加不收取任何报酬的义务讲演和义务交流,谢绝赢利性的交流活动,尽可能让青少年及家长得到实在的好处。 在这些讲演交流活动中,几乎每次都有读者当面告诉我们:他们用书中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面对读后得益的孩子们,倾听他们的一次次述说,这是对我们辛勤工作的极好回报。 第五类 来信约为17%,大都属于读后的借鉴过程不顺利,主要内容是倾诉成长中的烦恼、告知面临的难题和困境、请教提高素质的办法,寻求帮助等等,其问题往往较多,或是久而复杂,例如:有些家庭存在强迫孩子学习、急于求成、忽视孩子心理特点和承受力、对逆反期子女教育不当等问题、有些青少年对学习困难、早恋与性、升学遇挫、不利的人际关系、非智力因素培养等问题解决不当,其中往往有需要保护的隐私问题。他们读后借鉴的效果不理想,主要原由是存在不当的教育方式和观念、问题难度较大、或借鉴书中方法不求甚解导致疏漏,等等。 我国心理学家调查曾发现:约2/3的家庭教育方法存在问题,从这类读者的困难中,也常可看到教育观念和方法不当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总的说来,这两本书的读者回馈给我们的信息可以总结为:1,大多数读者读这两本书均有不同程度的收获,1/3以上的读者有较大收获。2,收获大小不是一刀切,而与读者各自的素养和借鉴能力有较大关联。3,绝大多数读者关注的焦点,是如何解决自身特定的问题,而不是盲目照搬刘亦婷的成长过程。4,少数读者读后借鉴的效果不理想,说明素质教育之路仍任重道远 问:有的家长认为你们的家庭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你们本身就是高级知识分子,能够接触更多的信息和资源,而他们却没有这样的背景,也就意味着他们做不到像你们说的那样,对此你们是怎样看待的? 刘卫华:刘亦婷小的时候,妈妈、姥姥和舅舅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啊,好在我们家的人都爱读书,认准了道理就认真实行。说到那会儿的信息和资源,恐怕连现在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呢!这方面我们只能尽力而为,做不到尽善尽美。因为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还很有限,我们也不可能读到所有该读的书。但想到德国牧师卡尔·威特尝试进行早期教育的时候,达尔文的进化论都还没问世,老卡尔连“猴子变人”的常识都不具备,不也把孩子培养得那么出色吗?在科学常识方面,现在的小学生都比他强呢!其实,0-6岁的早期教育是文盲都可以做的事,只要大人喜欢跟孩子说说笑笑,愿意把生活常识教给孩子,也是很好的早期教育。顺便说一下,由于我们在《哈佛女孩刘亦婷》里转述了《早期教育和天才》里介绍的德文书《卡尔·威特的教育》,随后便不断有人伪造此书的中文假译著。还有人以假译著为靶子来批判真卡尔·威特的教育思想,让人哭笑不得。希望对《卡尔·威特的教育》感兴趣的读者,直接参阅河北省人民出版的《早期教育和天才》,以免上当。 问:现在有不少学者、家长提出了一个“刘亦婷模式”,并且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你们是如何看待的? 张欣武:是有一些人在使用“刘亦婷模式”的说法,遗憾的是,他们大都是信口说说而已,并非认真研究的结论。所以没有一种能涵盖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少使用这个说法的人或者没看过我们的书,或者用书中根本没有的内容来歪曲我们。为了改变这种被人随意歪曲的局面,我们在第二本书里专门介绍了我们的教育模式:“亲情互动+理性导航 = 顺利施教+健康成长”。 刘卫华:所谓“亲情互动”,指的是父母和孩子互敬互爱,彼此都尽量做让对方高兴、受益的事。比如说,父母疼爱孩子,重视孩子的心理感受,讲究教育方法;孩子依恋父母,重视亲人的期望,努力好学上进。——这才是真实的“刘亦婷模式”。可以说,《哈佛女孩刘亦婷》描绘的就是“亲情互动+理性导航=顺利施教+健康成长”的具体过程。希望我们的教育模式对你们这本书的读者有所帮助。 问:你们是否在刚开始培养刘亦婷的时候,就一直坚信你们的素质教育一定会取得成功? 张欣武:其实我们很少考虑我们的教育会不会取得成功,而是一直坚信:人的成长规律对绝大多数人都有效,在正常情况下对刘亦婷也应该有效,只要我们按成长规律培养孩子,刘亦婷的发展就差不了。 为了自觉地按成长规律培养孩子,我们认真读了很多书,努力汲取东西方教育思想的精华,在深入研读过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的先进理论,并分析了不少成功案例之后,教育孩子的能力大大提高,走弯路的可能性则大大降低了。 刘卫华:刚开始对刘亦婷进行早期教育的时候,探索实验的感觉很强,但很快就见到了早期教育的效果,自然是信心大增。亦婷上学之后,爸爸担纲的后继教育也效果显著,刘亦婷一直处于品学兼优的状态,经常捷报频传,而且越来越自觉,发展后劲十足,我们对研究和利用人的成长规律也更感兴趣了。我们的两本书都是在通过刘亦婷的个案介绍我们所看重的人的成长规律。正是这一点吸引了很多父母和学生反复研读《哈佛女孩刘亦婷》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纪实》。 问:一个孩子的成功是由家庭、学校、社会合力作用完成的,你们是如何协调好这些关系的? 张欣武:我们珍惜身边能挖掘的所有教育资源,无论它蕴藏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我们一贯重视激励孩子努力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凭实力公平竞争上好学校的宝贵机会。我们也尽量为刘亦婷选择有利于她顺利成长的好幼儿园、好学校。因为好学校和好老师能引导孩子提高学习效率,让孩子少做无用功,这样才能腾出时间发展学习之外的能力。我们一贯积极回应校方对家长的要求,定期和老师交流孩子的情况,力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动互补,一直被校方认为是“好家长”。 同时,我们也很注意避免“功能重叠”,当亦婷能把学习问题都解决在学校里以后,家里就不再搞学习辅导。另外,我们非常重视把社会当做孩子的大课堂,有意让刘亦婷走出家门校门,观察与思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刘亦婷三次参演过电视剧,每次都有不同收获,这些经历对刘亦婷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很有帮助。 问:有不少人怀疑,刘亦婷成功的每一步都是父母精心设计好了的,这样长大的孩子会不会缺乏主动性?你们会不会活得太累? 刘卫华:坦率地说,这个问题其实不能成立。因为我们的设计就是让刘亦婷事事主动,早早学会自我管理,早日进入自主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样的好处是,孩子自觉朝着成功的方向走,越大父母越省心。 张欣武:事实上,积极进取是刘亦婷的基本性格特征,她的主动性和自理能力从小就远高于一般孩子,进初中后,学习和生活管理都逐步实现了自主化。到了高中,我们更是把很多大事的拍板权都移交给了她,包括选择未来的专业方向、是否留学、是否申请哈佛这些大事,我们自己则早就退居“参谋加后勤”的位置了。 我们很清楚刘亦婷的自立能力有多强,才会对她这么放心。对刘亦婷来说,既然大事小事能按自己的心愿去选择、去实施,而且不断见到预期的成效,让人心情舒畅,哪里还会觉得活得太累!后来美国《亚洲新闻周刊》记者夏奥斯特·夏雷在采访我们时,问到我们跟远在国外的女儿的联系状况,不由感慨地说:“你们比美国家长对孩子还放手!” 问:你们作为父母的应该最了解自己的女儿了,现在她成功了,她快乐吗?她会不会背着这种成功的包袱去面对以后的人生呢?也就是说她前期成功的轰动效应对她是否会有负面影响? 刘卫华:刘亦婷可不认为她已经成功了。她认为自己现在如此出名是因为父母的家教书写得好,并不是她本人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她有这样清醒的认识,可见出名对她的心理没什么负面影响,更不会背上“成功的包袱”。不过,求学成功和求职成功都是让人非常快乐的事,刘亦婷自然也不例外,何况她从小就是个喜欢和父母分享快乐的女孩。但她的注意力很快就转到新环境带来的新挑战上去了,她的快乐多半都和赢得新挑战有关。 张欣武:刘亦婷的这种心态还要感谢中华民族“胜不骄败不馁”的优秀传统,它使刘亦婷从9岁起,就习惯于“把已有的成绩全都归O”,不久以后,又懂得了“小器易盈”的道理,既然爱自满的人难有大长进,她就更不愿意做那种糊涂虫了。经过不断自我强化,“胜不骄败不馁”早已成为刘亦婷突出的个性特点,毫不勉强,更无虚饰。此外,哈佛取得重大成就的人很多,这让亦婷每天都能看到自己还远没有成功,更难产生“已经成功”的错觉。我们细心观察她进哈佛后的表现,看到的始终是心态平和淡静,忙并快乐着。 问:父母都渴望子女优秀、成功,你们培养女儿的经验对很多家长也有很大借鉴意义,这就是我们写本书的初衷,但是孩子的天资不同,获得成功的程度和领域也就不同,总有不可能像你们女儿那样成功的孩子,对于他们的父母你们有什么建议呢? 张欣武:先从强化孩子的“内驱力”入手,着重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积极进取的价值观,既促使孩子及早立志,也尽力提供符合孩子潜能特点的成长条件,这样对孩子个性化成长就很有利,潜能开发效果也会比原来好。至于最终能达到什么水平的成功,还跟各人的机遇有关,所以家长和孩子对奋斗的结果不妨豁达一点, 刘卫华:用不着过分强求。只要尽力而为了,就可以问心无愧——这也是我们和刘亦婷对自己的要求。 (引自《他们影响了一亿家庭——当代中国十大家教主张》北京出版社2005年出版<ref>[https://www.docin.com/p-1967203786.html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豆丁网,2017-07-06</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011 圖書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