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214.12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刘效祖 的原始碼
←
刘效祖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刘效祖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刘效祖.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src=360pic_normal&z=1&i=0&cmg=15484592.3402905219851151400.1614238427314.48&q=%E5%88%98%E6%95%88%E7%A5%96&correct=%E5%88%98%E6%95%88%E7%A5%96&ancestor=list&cmsid=0c9162918c75f9f1ef95e3c296ee2776&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84#id=fc77ecca381e063bc57d091b31b30603&currsn=0&ps=58&pc=58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view?src=360pic_normal&z=1&i=0&cmg=15484592.3402905219851151400.1614238427314.48&q=%E5%88%98%E6%95%88%E7%A5%96&correct=%E5%88%98%E6%95%88%E7%A5%96&ancestor=list&cmsid=0c9162918c75f9f1ef95e3c296ee2776&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84#id=fc77ecca381e063bc57d091b31b30603&currsn=0&ps=58&pc=58 图片来源360搜索]]] | 图像说明 = | 出生日期 = | 出生地点 =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明代 | 别名 = | 职业 = 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 }} '''刘效祖'''(生卒年不详),字仲修,号念庵,[[明代]]散曲家。原籍[[滨州]](今[[山东]]惠民),寓居[[北京]],故又称宛平(今属北京)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ref>[http://www.doc88.com/p-1137604863848.html 刘效祖 ],道客巴巴网</ref> 历任卫辉府推官、户部主事,官至陕西按察副使。因负才不偶,与时龃龉,因故罢官。于是退居林泉,寄情词曲,以抒其悒郁愤懑的愁思。后因不满于严嵩父子专权,愤而辞官,卒年仅40岁。<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5/mp4ni3l80gaa35m.html 刘效祖 ],名人简历网</ref> ==简介== 刘效祖家世不详。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登进士第,历卫辉知府推官、户部主事,官至陕西按察副 使,坐内计免官。他早年志在经世致用,报效国家,然却负才不遇,与时龃龉,终致政治失意。于是退居故里,寄情词曲,以抒写其郁抑愤懑的情怀。 郑振锋在《中国俗文学史》中,称他的散曲是"做了破天荒的一种工作"。效祖的词曲小令在当时颇有名,曾流传宫中散曲有《都邑繁华》、《中一笑》、《混俗陶情》、《裁冰剪雪》、《良辰乐事》、《空中语》、《云林稿》、《莲步新声》等 8种,但当时就多已散佚。 后由其从子孙在诸家选本中搜集残存,编为《词脔》,仅原作的极少部分。 ==《词脔》== 刘效祖的词曲小令,知名当世。一曲甫出,街谈巷诵,以致朝廷内外皆知其名。 "穆庙(明穆宗朱载垕)遣中官出索其诗,都人传其事,以为本朝所未有也"(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今传《词脔》收其小令112首,套数1篇。曾因仰慕元代汪元亨,写《归田录》和诗100首(今存32首)。 作品内容,主要为忧叹世事、抒写闲逸和男女相爱相思,而在艺术上,"虽涂歌巷谣,人情物态,不啻写声绘影"(《词脔·跋》),取得较高成就。如《黄莺儿·堪笑世情薄》:堪笑世情薄,百般的都弄巧,李四戴着张三帽。 歪行货当高,假东西说好。哄杀人那里辨青和皂?许多遭,科花总好,到底被人瞧。写浅薄的世态,人情的奸诈,都颇为生动。 其他如用《醉罗歌》、《桂枝儿》、《锁南枝》等曲调写的一些作品,对市井妇女爱情心理和相思相恋情态的大胆描写,都通俗直率,清新可读,却无市井的庸俗和油滑。 ==人物评价== 刘效祖是明代中后期较为重要的一位散曲家,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其所知甚少,更不必说研究了.本文试从刘效祖的生平、散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等方面予以简要论述,以便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他的散曲作品在内容上生动地反映了市井生活与民情民俗,在艺术风格上虽然有一定的文人化倾向,但仍然保持了元代散曲自然、朴实、真率、通俗、活泼的特色。 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其所知甚少,更不必说研究了。从其现存的散曲作品来看,无论是作品的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具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作品介绍== 刘效祖著述颇富,有《云林稿》、《都邑繁华》、《闲中一笑》、《混俗陶情》、《裁冰剪雪》、《良辰乐事》、《空中语》、《莲步新声》等8种,今多已散佚,后由其后人在诸家选本中搜辑,编为《词脔》1卷。 《词脔》收刘效祖小令112首,套数1篇。他景慕元代汪元亨,和其《归田录》 100首(今存32首) 。 ==文学创作== 又善于向民歌学习,写了许多通俗小曲。作品的内容,主要为叹世乐闲与风情相思两大类。前者寓牢骚讽刺于旷放通脱,像〔沉醉东风〕《怕待看蛾眉妒宠》、〔黄莺儿〕《堪笑世情薄》等,都是代表作品。 后者对市井妇女爱情心理的大胆恣肆,揭示得透彻淋漓,而又别具一种俚质的风味;象"王魁薄也不似他,桂英薄命也不似咱,恨来提著名儿骂"(〔醉罗歌〕),以及用〔挂枝儿〕、〔锁南枝〕曲调写的一些作品,都颇为人们所爱诵。少数写景小曲亦清新可喜。 《词脔》除康熙刻本外,又有《饮虹所刻曲》本。所著诗文集名《云林稿》,已不传。 ==明代散曲发展== 明代散曲创作总体上处于盛而不衰的状态,作家人数众多,创作数量可观。而在不同阶段以及具体作家身上,发展状况与创作风格又各有特点。 相对于中后期而言,明初的散曲创作显得比较沉寂,成就不高,当时较有影响的数皇室贵族朱有敦,有散曲集《诚斋乐府》。 由于长期生活在北方而对南方音调不太熟悉的缘故,朱有?敦所作多为北曲,但他对南曲也比较欣赏,曾用心研习。大致来说,朱有敦的作品在艺术上追求音律之美,明人沈德符称其"调入弦索,稳叶流丽,犹有金元风范"(《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词曲·填词名手》)。 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朱氏散曲中庆贺、游乐、题情、赏咏等题材占多数,表现出雍容华贵、放逸闲适的贵族趣味,内容比较单调。但也有个别作品写到他精神世界的另一面,如《北中吕山坡里羊·省悟》第一首便有"膏粱供奉,寰区知重,浮生自觉皆无用。 德尊崇,禄盈丰,浑如一枕黄粱梦"的感慨,虽处于优裕的生活环境,却难以消除精神生活贫乏所带来的空虚颓唐之感,不失为作者内心世界某种真实的写照。 ==作品赏析== '''刘副使效祖五首''' 【九日独酌】 南山遥对菊花开,欲采无人为举杯。 纵说柴桑贫谢客,何曾不许白衣来。【折杨柳】 杨柳千条拂地垂,春风送客妾心悲。 谁家年少轻离别,偏把愁声笛里吹。 【塞上曲二首】 龙沙近接古檀州,多少从军倚戍楼。 寒夜不堪愁绝处,西山片月挂城头。 朔风吹雪渡沙场,传道单于猎白狼。 北望征尘何处是,暮云无际草苍茫。 【燕京歌】 元会初分庭燎光,君王亲御紫霞觞。 不知五夜春多少,白日犹闻蜡炬香。 ==参考来源== [[Category:历史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刘效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