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37.21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刘焉 的原始碼
←
刘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刘焉 | 图像 = [[File:刘焉.jpg|缩略图|center|[http://a2.att.hudong.com/35/33/01100000000000144725331316440_s.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so.com/v?q=%E5%88%98%E7%84%89&src=tab_baike&correct=%E5%88%98%E7%84%89&cmsid=b2d6dd9a378062b900efc5b908c5008e&cmran=0&cmras=0&cn=0&gn=0&kn=0#multiple=0&gsrc=1&dataindex=4&id=2b2d77ed3c5490763ece9dce81bcd412&currsn=0&jdx=4&fsn=60 360]]] | 出生日期 = ? | 逝世日期 = 194年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监军使者、益州牧 }} == 人物生平 == === 早年经历 === '''刘焉'''为西汉鲁恭王[[刘馀]]之后裔,汉章帝元和(84年—87年)年间,[[刘馀]]一支徙封竟陵。刘焉年轻时在州郡任职,因为宗室身份而被授予郎中一职。延熹三年(160年),因老师祝恬(汉桓帝时司徒)去世而离职,在阳城山讲学教授。后被推举为贤良方正,被司徒府征辟。历任雒阳县令、冀州刺史、南阳郡太守、宗正、太常等官。 中平五年(188年),刘焉目睹汉灵帝治下朝纲混乱、王室衰微的状况,故而向朝廷建议说:“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他本人自请充任交州牧,意欲借此躲避世乱。 === 入主益州 === 三国志大战3刘焉形象 三国志大战3刘焉形象 当时,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本来想领交州避祸的刘焉因为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于是以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被封为阳城侯,命其前往益州逮捕郗俭,整饬吏治。因为道路不通,刘焉暂驻在荆州东界。此时郤俭已被黄巾军首领马相等杀死,但是刚称帝的几日的马相又被益州从事贾龙组织军队击败。贾龙于是迎接刘焉入益州,治所定在绵竹县。刘焉上任后,任命贾龙为校尉,将他迁到绵竹居住。刘焉安抚收容逃跑反叛的人,极力实行宽容恩惠的政策,但内心别有图谋。 “五斗米道”首领[[张鲁]]的母亲长相美丽,加上懂得神鬼邪说,和刘焉家有往来,刘焉就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一起进攻汉中郡,杀汉中太守苏固。[[张鲁]]在汉中得势后,却杀死[[张修]],截断交通,斩杀汉使,刘张两家由此结怨。刘焉则以米贼作乱阻隔交通为由,从此中断与中央朝廷的联络。他进一步对内打击地方豪强,巩固自身势力,益州因而处于半独立的状态。天下诸侯讨伐权臣[[董卓]]之时,刘焉也拒不出兵,保州自守。犍为郡太守任岐及之前平乱有功的贾龙在司徒赵谦的游说下起兵反对刘焉,赵谦又奉命率军进益州,但是因贾龙等被刘焉击杀,于是撤军。 中原大乱之下,南阳、三辅一带有数万户流民进入益州,刘焉悉数收编,称为“东州兵”。这支军力虽然引起了不少民患,但是也成为[[刘璋]]继任后平定赵韪内乱的决定性力量。 初平二年(191年),刘焉更造作乘舆车具(天子所用的车架)千余辆,欲称帝。荆州牧[[刘表]]上言朝廷,称刘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意指其图谋不轨)”。 === 疽发而死 === 此后,刘焉称病,让朝廷将其子奉车都尉刘璋从京城派到益州,刘焉趁机将其留下。 兴平元年(194年),刘焉在朝中的长子、左中郎将刘范与次子、治书侍御史刘诞、征西将军马腾策划进攻长安,但密谋败露,逃往槐里。刘范不久被杀,刘诞亦被抓获处死。议郎庞羲送刘焉的孙辈入蜀免受牵连。此时绵竹发生大火,刘焉的城府被焚烧,所造车乘也被烧得一干二净,四周民房亦受其害,刘焉不得已迁州治到成都。因为伤心死去的两个儿子,又担忧灾祸,不久便发背疮而死。 == 人物影响 == 在汉王朝政权衰落天下大乱之时,刘焉向朝廷提出了一个影响三国历史的重大建议,即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在地方上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以安定百姓,史称“废史立牧”。朝廷采纳了这一建议,但是结果却造成了各地割据军阀的形成,包括刘焉在内的州牧上任后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 刘焉以州牧身份建立的割据势力为三国时代最早的一批,同时是持续时间较长的,直到建安十九年(214年)其子[[刘璋]]向[[刘备]]投降才终结。 == 个人作品 == 《全后汉文》载有刘焉《荐任安表》、《遣[[张鲁]]据汉中上书》、《建议选牧伯》等奏疏。[1] == 人物评价 == 陈寿:昔魏豹闻许负之言则纳薄姬于室,刘歆见图谶之文则名字改易,终于不免其身,而庆钟二主。此则神明不可虚要,天命不可妄冀,必然之验也。而刘焉闻董扶之辞则心存益土,听相者之言则求婚吴氏,遽造舆服,图窃神器,其惑甚矣。[2] 三国志11的刘焉 三国志11的刘焉 [[范晔]]:①刘焉睹时方艰,先求后亡之所,庶乎见几而作。夫地广则骄尊之心生, 财衍则僣奢之情用,固亦恒人必至之期也。[3]②焉作庸牧,以希后福。曷云负荷?地堕身逐。[3] [[常璩]]:刘焉器非英杰,图射侥幸;璋才非人雄,据土乱世,其见夺取,陈子以为非不幸也。[4] [[郝经]]:焉利本颠,堕剥维城。[5] [[李清植]]:焉、璋以枝叶之亲,而阴怀攘窃之志,汉帝既尝收戮其二子,则亦与于叛乱之者数也。 [[王夫之]]:刘焉妄人也,而偷以自容。[6] 柳从辰:卓虽受诛,豪杰并起,跨州连郡如[[刘虞]]、[[公孙瓒]]、[[陶谦]]、[[袁绍]]、[[刘表]]、刘焉、[[袁术]]、[[吕布]]者,皆尝雄视一时,其权力犹足匡正帝室。 == 亲属成员 == 先祖 刘余,汉景帝刘启之子,封鲁王,卒后谥号“恭”,世称“鲁恭王”。 父母 刘某,刘焉之父,为长沙郡太守,葬在荆州。 黄氏,刘焉之母,太尉黄琬的姑母。 妻子 费氏,费伯仁之姑。 子辈 [[刘范]],长子,左中郎将。后为权臣李傕所杀。 [[刘诞]],次子,治书御史,与刘范一起被杀。 [[刘瑁]]三子,别部司马,随父刘焉入益州,早逝。 [[刘璋]],幼子,字季玉,为人懦弱多疑,袭职益州牧。后为刘备所夺位,迁居公安。 孙辈 刘循,刘璋长子,曾经在刘备攻益州时,在雒城驻守抵抗刘备的攻势长达一年,刘璋投降后,由于岳父庞羲的推荐,一直在蜀汉任职,拜为奉车中郎将。 [[刘阐]],刘璋次子,一名纬,随父刘璋流放荆州,后来[[刘备]]失荆州,[[刘阐]]曾经于蜀汉雍闿等地作乱之时,再被东吴任命为益州刺史,驻守在交州、益州边境。[[诸葛亮]]平南蛮后归吴,官至御史中丞。 == 史料记载 == 《三国志·卷三十一·蜀书一·刘二牧传第一》[2] 《华阳国志·卷五·公孙述刘二牧志》[4] 《后汉书·卷七十五·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六十五》[3] 《续后汉书·卷五·列传第二》[5] == 艺术形象 ==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刘焉主要在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登场,当时黄巾之乱,刘焉初任幽州太守,发榜招募义兵以抗黄巾,在刘备说出自己身份后,刘焉大喜,遂认刘备为侄,[7]后官至益州牧。之后在第五十九回《许诸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问韩遂》提及刘焉于兴平元年患病疽而死,由其子刘璋袭位。[8] 参考资料: [[Category:东汉军政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刘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