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131.4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劉先雲 的原始碼
←
劉先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max-width:320px"> {| class="wikitable"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劉先雲</p> |- |<center><img src="https://e.share.photo.xuite.net/juncihsiang/1e0e6c9/17047710/923007787_m.jpg" width="280"> </center> <small>[https://blog.xuite.net/juncihsiang/twblog/182101340 圖片來自劉先雲随意窩]</small>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個人資料</p> |- |<small> '''[[字]]''' 名龍噓,又名應巧<br> '''出生''' 宣統二年七月七日〔1910年8月11日〕<br> '''逝世''' 2006年11月18日(2006歲-11-18)(96歲)<br> '''籍貫''' [[湖北省]][[大冶縣]]<br> '''配偶''' 焦韻清<br> '''兒女''' [[劉會梁]]、[[劉會恩]]、[[劉會漢]]、[[劉會選]]<br> </small> |} </div> <div style="margin-bottom:1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劉先雲]](生1910年8月11日-2006年11月18日歿),名龍噓,又名應巧。[[湖北省]][[大冶縣]]南鄉劉忠嶺上村人。民國37年(1948年)在湖北省第一選區當選[[第一屆立法委員]]。</p> </div> ==簡介== <div style="margin-bottom:1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劉先雲]](生1910年8月11日-2006年11月18日歿),名龍噓,又名應巧。[[湖北省]][[大冶縣]]南鄉劉忠嶺上村人。為人溫文爾雅,來台前從事軍政事務,來台後轉至教育界,對提高國民基礎教育,鞠躬盡瘁,居功厥偉。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劉先雲]]畢業於黃州第六中學及武昌中華民國大學政經系,初任河南省汜水縣政府課長,旋即投身軍旅,參加剿共、抗戰行列,歷任委員長宜昌行轅科員、晉陜綏寧四省剿共總部秘書、武漢警備司令部秘書、湖北省防空司令部秘書主任、陸軍第九十四軍政治部副主任及主任、軍委會江防區經濟封鎖團團長、長江上游江防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兼特種黨部委員兼書記、湖北省恩施縣實驗縣長、三民主義青年團湖北支團部幹事兼書記等職。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抗日中期,第九十四軍據守[[湖北]][[宜昌]]江防及游擊鄂中、鄂北,阻敵西進;父親時任第第九十四軍參謀長,與先生同在[[郭懺]]將軍與[[李及蘭]]將軍麾下任職;民國八十年父親辭世,先生是治喪委員之一。抗戰勝利後,當選第一屆立法委員,三十八年二月,湖北省政府改組,辭立法委員,出任省政府委員兼秘書長。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來台後,曾任革命實踐研究院講座兼秘書主任、臺灣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長、教育局社會教育司司長兼國立教育館館長、臺北市教育局長、教育部常務次長等職;在此期間,尤其負責[[新竹縣]]、[[高雄市]]試辦免試升學,成立教育廣播電台、教育電視廣播電台,發展空中教學,以及在臺北市實施九年國民教育等,成績卓著,頗收立竿見影之效,深得層峰賞識,最為時人所稱譽。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p> </div> ==生平==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畢業於黃州第六中學及武昌中華大學政經系,初任河南省[[汜水縣]]政府課長,旋即投身軍旅,歷任委員長宜昌行轅科員、晉陝綏寧四省剿共總部秘書、武漢警備司令部秘書、湖北省防空司令部秘書主任、陸軍第九十四軍政治部副主任及主任、軍委會江防區經濟封鎖團團長、長江上游江防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兼特種黨部委員兼書記、湖北省[[恩施縣]]實驗縣長、三民主義青年團湖北支團部幹事兼書記等職。民國37年,當選第一屆立法委員,出席內政及地方自治委員會、國防委員會、經濟及資源委員會,1949年2月,湖北省政府改組,辭立法委員,出任湖北省政府委員兼秘書長。到台灣後,歷任革命實踐研究院講座兼秘書主任、臺灣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長、教育局社會教育司司長兼國立教育館館長、臺北市教育局長、教育部常務次長。1971年受命創辦[[中華電視台]]並為首任總經理;1976年轉任[[考試院]]服務,自考選部政務次長而升任考試院秘書長;1984年退休,奉聘為國策顧問,兼任《湖北文獻》 發行人、[[康寧護校]]董事長。</p> </div> ==簡歷== <div style="margin-bottom:1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民國六十年受命創辦[[中華電視台]]並為首任總經理;六十五年轉任[[考試院]]服務,自考選部政務次長而升任考試院秘書長;七十三年退休,奉聘為國策顧問有十七年之久。退休後,日以繪畫自娛,同時兼任【湖北文獻】發行人長達四十餘年,出任[[康寧護校]]董事長十餘年,均有卓越成就與卓越貢獻,令人敬佩。 </p> </div> ==家庭== <div style="margin-bottom:1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劉先雲]]配偶[[焦韻清]]女士,出自陽新之望族。共有三子一女,均[[臺灣大學]]畢業,再赴歐美深造;長男[[會梁]],獲[[美國]][[伊利諾大學]]廣告碩士暨[[南伊利諾大學]]新聞碩士,從事廣告及新聞工作,並在各大學授課;次女[[會恩]],獲[[比利時]][[魯汶大學]]文學碩士;三男[[會漢]],獲[[紐約州大學]]土木工程博士,現在[[美國]]太空中心工作;四男[[會選]],獲[[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企管碩士,在美國電腦公司服務。尚有子媳及女婿與兒女,內外孫兒女共八人。 </p> </div>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台灣軍政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劉先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