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49.16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劉鴻翱 的原始碼
←
劉鴻翱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 class="wikitable" |- | [[File:陳悅記祖宅中劉鴻翱所贈匾額01.jpg|320px|居中|劉鴻翱]] <br>[[陳悅記祖宅]]中[[福建巡撫]]劉鴻翱所贈「外翰」匾。<br>圖片來源:寺人孟子 |- |} </div> '''劉鴻翱'''({{bd|1778年||1849年|catIdx=L劉}}),[[字]]裴英,號次白,晚號'''黃葉老人''',[[山東]]濰縣人,[[清朝]]官員。 ==生平== [[File:劉鴻翱.jpg|thumb|right| [http://tongxianghuicn.ssap.com.cn/u/cms/txh/201602/161256309qh2.jpg!t500x500.jpg原圖鏈結]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E5%8A%89%E9%B4%BB%E7%BF%B1&rlz=1C1ASUC_zh-TWTW840TW840&tbm=isch&source=iu&ictx=1&fir=RWJM-RclisOVfM%253A%252CIW-iBjCRcVXDrM%252C_&vet=1&usg=AI4_-kQivSUetoGgYMRdiKwgf_uzVmh46Q&sa=X&ved=2ahUKEwiTxYm20aXkAhVlF6YKHRDpBD0Q9QEwCHoECAkQCQ#imgrc=aEA9MvP1N6aQIM:&vet=1] ]] ===1843年夏專任福建巡撫,為官期間政績卓著、品行廉潔=== 1809年([[嘉慶]]十四年)與兄[[鴻翥]]同成[[進士]],後任內閣中書,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典試[[湖北]],後升任徐州太守。歷任廣東南韶連道、[[台灣]]兵備道兼提督台澎學政、[[陝西]]按察使、[[雲南]]布政使、福建巡撫、閩浙總督,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夏專任[[福建]]巡撫,為官期間政績卓著、品行廉潔。 ===官民敬畏之如神明,愛之若慈父母=== 特別在治理台灣三年中,「平小亂者二,清屯田設隘樓以防番,建駁台以防海。城郡城固以外城,城嘉義城貯以義谷,又請幣金十萬儲於庫,以備不測。鏊軍船以定其限,端士習以正其始,澄官方以杜其虧。官民敬畏之如神明,愛之若慈父母。為台灣一新其治。」 ===人們稱頌:治台武功當屬鄭成功,文治當屬劉鴻翱=== 他極重視興辦教育事業,注重人文教化,歷時一年對台南的夫子廟進行了修茸擴建,並親自撰寫了《台灣府學重修夫子廟並祭器樂器記》,該記石碑至今仍嵌在台南市夫子廟明倫堂前右牆上。鴻翱離任時,眾土民相送十里而不舍。人們稱頌:治台武功當屬鄭成功,文治當屬劉鴻翱。 ===部署軍民堅守,抵禦英軍入侵,敵艦無隙可乘,使福建避免了戰禍=== 任福建巡撫之前,他因腿疾意欲歸田,但當時鴉片戰爭已起,沿海告警,他毅然馳赴任所,併兼代總督職行事。1841年8月(道光二十一年七月) ,廈門被英國侵略軍攻陷,省垣震驚。他部署軍民堅守,抵禦英軍入侵。用石頭填塞嶼隅海港,使敵艦難以進港,並訓練鄉勇,準備與英軍陸戰。因防守森嚴,敵艦無隙可乘,迫其越境而過,使福建避免了戰禍。 ===宅門上掛上了巡撫別稱「大中丞」的牌匾=== 劉鴻翱的官越做越大,已是封疆大吏,他家宅門上掛上了巡撫別稱「大中丞」的牌匾。與此同時,他的文采也傳遍大江南北。 ===為政之外的另一面,和白居易一樣,是感情細膩、草木驚心的浪漫詩人=== 28歲考取功名之前他專攻經史,喜歡獨立思考且博聞強記,每每提筆立就成生花文章。 他喜讀[[白居易]]的詩,並傾慕其為人,故以次白為號,任太湖司馬時有詩云:「天與湖山做主人,江州司馬是前身」。他為政嚴謹,專任閩撫時將西室叫做「犒勤堂」,也是取自白居易「無輕一日醉 用犒九日勤」之意。但為政並不能替代他骨子裡的詩情畫意,閒暇時不忘暢情山水,太湖的一草一木都化成了他的詩篇。即使在自家居室庭院,也必使滿庭芳菲、綠色縈繞,無論官居何處都是如此,他的書齋便以綠野命名,官移齋遷,每至新居,即掛匾於上。可見,他為政之外的另一面,和白居易一樣,是感情細膩、草木驚心的浪漫詩人。 ===任江蘇太湖司馬時,鐫《綠野齋文集》,從此文名大盛=== 為官空閒時間,他以文自娛,,所作論辨、序記、傳、志、詩,文筆精妙。時任禮部尚書的大學者姚文田對他寫作的論辯、序記、傳志評論為:「得天地真氣,簡直是歐陽修、蘇東坡再世!」1826年(道光六年)任江蘇太湖司馬時,鐫《綠野齋文集》,從此文名大盛。後又刊行《綠野齋太湖詩草》1卷、《綠野齋制藝》1卷、《綠野齋文集》前後合集6卷、《綠野齋遺集》1卷、《綠野齋外集》1卷、《綠野齋詩集》2卷、《綠野齋歸田集》等。 ===黃葉樓視野遼闊,野趣天成,恰契合他出世的情懷=== 那黃葉樓原是濰縣譚氏一書莊,當年[[韓夢州]]常在此講學,[[劉鴻翱]]曾追隨老師在此聽過課,韓夢州「感西風之起,落葉滿街,秋聲淅瀝,因故名黃葉樓。」劉鴻翱在雲南布政使任上意欲歸田時,正巧黃葉樓因故賤賣,其五弟便為他買下做退休後居之所,這正合劉鴻翱之意。他覺得當年濰縣多園林,但卻大多極盡人工之巧,未得天趣。而黃葉樓「東南向九靈山,峰不高而秀,嵐光近俯檐際;張沔河繞其左,日夜湱湱」,視野遼闊,野趣天成,恰契合他出世的情懷,況有老師韓理堂遺蹟尚在,豈有不愛之理? 只是,直到1845年他66歲,黃葉樓才迎來了這位黃葉老人。黃葉樓陪伴了他四年。這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可惜太短。 春看桃花秋掃落葉,客來煮酒園中摘蔬,高談天下欲醉論詩。他的兒子[[劉曦和]]在1847年 ==題黃葉樓原韻詩四首中,將他晚年描寫的淋漓盡致== 飽歷風塵倦宦遊,書齋購得最閒幽。 蘚階葉落雲輔地,叢樹煙開月滿樓。 九曲水彎三四里,半拳山畫淺深秋。 便巾危坐重欄上,不學張衡望遠愁。 黃土為牆屋編茅,田家舍宇近荒郊。 虬松直杆盤藤古,臥柳橫枝與竹交。 人對孤燈掃舊榻,堂成雙燕覓新巢。 歸來未著淵明賦,秋興先將詩句敲。 獨擁南華住一村,澄清萬象了無痕。 西風暮雨秋生座,白酒黃華客到門。 小甫摘蔬烹野簌,於牢執豕足蒸豚。 高談欲醉和衣臥,落木蕭蕭枕石根。 懶種桑麻懶把鋤,等身著作在林居。 聊同西蜀子云宅,不是南陽諸葛廬。 筆掃千軍名士業,文成一卷課兒書。 會心妙出言詮外,盤谷之間樂何如。 ==登高望遠,吟嘯胸臆,天青野闊,自成江湖== 從詩中看到,黃葉樓作為劉鴻翱的別墅其實只是土牆茅屋,但遠有不高之秀峰,近有小河漱玉,院內松青藤綠,柳橫竹瀟,草木蔚秀,菜蔬逍遙,雞鳴狗吠,天籟自成。重要的是,可以登高望遠,吟嘯胸臆,天青野闊,自成江湖。 ==他以古稀之齡仍心繫天下,老驥伏櫪尚志在千里=== 清初,明代刑部尚書劉應節的[[玄孫]]、濰縣麓台書院的主講[[劉以貴]]就曾打算刻板刊行《山左文抄》,但沒有完成,劉鴻翱的父親[[劉濟川]]感嘆說:「山左是人文之邦,又沐浴孔孟列位聖人的德化,文章之士林立,而匿彩韜光,許多學習的人沒法都記錄下來。如果能將這麼多士林大家的文章匯集起來,長久儲存併流傳下去,即使傾家蕩產用以出版,也在所不惜!」劉鴻翱未忘父志,呼同道喚舊友,攜弟子教兒郎,豕亥魚魯,將大量山左文人的重要篇章選編成《山左文抄》前、後集各十卷,於以付梓,完成了夙願。《綠野齋歸田集》等也都是這四年寫就,實踐了「黃葉林間自著書」的夢想。 「雨中黃樹葉,燈下白髮人」,想到黃葉樓的時候,就想到這幅圖景。 1849年10月,他在家中端坐而逝,那一年,同為濰縣名人的陳官俊也駕鶴西去。山左文化失去了兩位代表性人物。 ==黃葉樓懷想(選自文集《深咖》)== 它是清代濰縣著名的十六座私家園林之一,舊址在今奎文區境內張面河畔,因成為大名鼎鼎的黃葉老人劉鴻翱的別墅而聞名。 當年濰縣大街小巷流傳的一首民謠概括了他的一生: 高自高,劉鴻翱, 大中丞,八抬轎。 巡福建,管台灣, 閩浙總督台澎道。 綠野齋,在城裡, 黃葉樓,住東郊。 出大殯,扎天橋, 生生死死都榮耀! ===『黃葉樓』三個榜書大字氣勢恢宏具顏柳之風骨,字體凝重雄健,有博大莊重之神采== 淄博拿雲美術博物館館長、拿雲軒主[[劉建]]有幸收藏了「黃葉樓」匾額,這塊長240cm、寬52 cm的匾額前段為「黃葉樓」榜書大字,後段為記文約二百字,中楷寫就。書額者為[[劉次白]]先生之文友知己[[王贈芳先]]生。王贈芳,字霞九,號倫堂,江西廬陵人,官至雲南鹽法道。霞九先生學宗宋儒兼擅書法。劉次白先生所著《綠野齋歸田集》中多篇文章言及與王贈芳之友情,兩人雖隔崇山峻岭千山萬水,但情誼深篤書信往來不絕,唱和之作不斷。此額書寫時為道光二十一年(1840)次白先生時官雲南布政使,將離任北上述職與贈芳分別時囑書之額。劉建評論道:「『黃葉樓』三個榜書大字氣勢恢宏具顏柳之風骨,字體凝重雄健,有博大莊重之神采。其後記之書見有[[蘇軾]]意味,顏真卿之風骨,然一派自家面貌。結體不著意強調疏密對比而神情自如,自然天成而無求華美之態。意趣朴茂雄健而高遠;有使人久看愈愛之魅力。」 字隨人意,說的,不就是黃葉樓嗎? 黃葉樓是別具一格的,摒棄機巧,可山臨水,隨型就意,是鄉村與園林的交織,是現實與詩意的結合。濰縣十六園,它園或如十芴之靜養,或如綠蘿之怡情,或如西園草堂之養性,只有黃葉樓,可臨風吟嘯,煙雨平生。<ref>[https://read01.com/zh-tw/8G5d8P.html#.XWZqH-gzbFo 黃葉樓懷想>選自文集《深咖》>團結出版社出版,王穎紅著;策劃編輯:李金良(夢陽)]</ref>黃葉依然人不見,「先生綠野自長春。」 ===七言律詩=== 周敬修同年令怀远致书问太湖政绩赋以答之(淸·刘鸿翱) 七言律詩 押庚韻 顯示自動注釋 萬仞青山圍畫城,一湖波浪放船行。 地真山水爭奇處,人是羲皇向上情。 大半漁樵為世業,無多雀鼠任鄉平。 武陵何用官經理,不必桃源問政聲。 差次芜湖谒灵泽孙夫人祠(淸·刘鸿翱) 七言律詩 押虞韻 顯示自動注釋 鮫室龍宮葬玉鳧,漢家王氣日西徂。 峽雲直去猶通蜀,江水橫流不向吳。 精衛何年填巨壑,湘靈終古怨蒼梧。 永安宮在蠶叢外,萬里關山得到無。<ref>[https://sou-yun.cn/PoemIndex.aspx?dynasty=Qing&author=%E5%8A%89%E9%B4%BB%E7%BF%B1&lang=t 詩詞庫淸>刘鸿翱>七律]</ref> ==參考文獻==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 {{start box}} {{s-off}} {{s-before|[[周凱]]}} {{s-title|[[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small>道光十三年-道光十六年<br>(1833年-1836年)</small>}} {{s-after|[[周凱]]}} {{s-before|[[吳文鎔]]}} {{s-title|[[福建巡撫]]|<small>道光二十年十二月己卯-道光二十五年二月乙卯<br>(1841年1月15日-1845年3月31日)</small>}} {{s-after|[[惠吉]]<br>([[徐繼畬]]署)}} {{end box}} ==對外連結==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toolbox_figure_detail.hpg&project_id=&dtd_id=&subject_name=&subject_url=&xml_id=0000009366&who=%E5%8A%89%E9%B4%BB%E7%BF%B1 劉鴻翱.台灣記憶] {{DEFAULTSORT:Liu劉}} ==參考資料== [[Category:清朝军政人物]] [[Category:清朝詩人]] [[Category:中國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En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End 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S-aft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S-bef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S-off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S-titl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Start box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劉鴻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