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2.79.16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加来镇 的原始碼
←
加来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加来镇</big> ''' |- |[[File:加来镇.jpg|缩略图|[ [http://store.is.autonavi.com/showpic/8dad2817981700d7fb3a91154ef03558]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加来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海南省临高县 地理位置: 海南省临高县 面 积: 1.3万多亩 下辖地区: 1个社区、6个行政村 电话区号: 0898 气候条件: 热带季风性气候 人口数量: 1.2万人 方 言: 临高话,客家话 |} '''加来镇'''位于海南省临高县南部,距临高县城21公里,距海口市98公里。225国道(海榆西线)从镇境内穿越,西环铁路与西线高速公路分别从东西两侧通过,交通方便。通讯网络齐全,信息交往便捷。 加来镇地属琼北台地,地势平缓,自南向北缓慢倾斜临高县境内高温多雨,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3—24℃,1月份平均气温16.9℃,7月份平均气温为28.3℃。年平均雨日为135.9天,降雨量为1417.8毫米。土地肥沃,属松涛水库与尧龙水库灌区,水源充足,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发展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盛产粮食、瓜菜、糖蔗、花生、芝麻等。主要热带作物有橡胶、胡椒、香茅、咖啡;主要丰产林为小叶桉、木麻黄、主要水果有香蕉、芒果、荔枝、龙眼、杨桃、菠萝蜜等。临高乳猪是临高县特产,也是主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之一,其特点粗食长膘快、瘦肉多、肉味香脆可口,名扬岛内外,在香港享有盛誉;还有丰富的兔、蛇、穿山甲等动物资源。 境内有省国营加来农场机关、省农垦加来师范学校、省农垦加来高级中学、加来飞机场等单位。墟镇建设规模与日俱增,经济发展迅速,是周边各乡镇中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2013年之前墟镇建设规模及财政收入的角度看,加来镇是临高县的一个重镇。<ref>[ ], , --</ref> ==基础建设== 加来镇辖1个社区:加来社区;6个行政村:贤郎村、美汉村、美巢村、美龙村、龙灵村、向前大村、敦隆村。镇管人口1.2万多人,区域面积1.3万多亩。 近几年,加来镇党委、镇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带领干部群众,紧紧抓住有利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始终以“科技兴农,高效发展”为主线,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引导群众开发立体农业。大力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改进耕作模式,将过去传统的稻—稻—薯耕作制改成现行的稻一稻一菜耕作制。冬季成片种植无公害反季节瓜菜,而且建起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西线瓜菜批发市场,产品运销省内外,打造出加来反季节瓜菜品牌。全镇生产增收,农民增富,2004年劳均收入达6149元。 ==婚姻== 解放前,由于受封建礼教束缚,男女婚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姓同祖一般不许通婚。普通婚姻年龄,一般男18—19岁,女16—17岁。婚姻的主要形式有结婚、童养媳、续娶或重嫁、入赘。 一、结婚程序 (一)定婚。由媒婆作媒,取女方“八字”(出生年、月、日、时干支)给男方,请算命先生合命,如没有克冲,男方选定吉日向女方送礼送庚贴、现金、蒸猪仔、猪肉、糕饼等定命礼品。如女方有祖父母,加送猪肝、猪肺一副。新盈、调楼沿海一带,加送糯米酒两瓶。女方受礼后,填好庚贴,退回部分礼款,从此,双方成了亲家。 (二)送礼。子女长大到结婚年龄时,由男方托媒人征求女方意见,同意后,择日给女方送大礼(现金、猪肉、糕等)。此外,出嫁前三天还送去一些糕、现金,称为送“束髻”。 (三)结婚。婚前,新娘静守闺房,用稻草铺地下,姐妹们来伴睡;唱“哭嫁”歌,表示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或哭唱自己的身世。结婚时,男方雇请花轿乐队由媒人带到女方家接回新娘。然后举行拜堂仪式,由贺友2名陪拜,行三跪九拜礼;并敬贺父母三杯酒,婚礼才告结束。午夜,贺友们联新郎闹洞房,新娘请贺友们吃槟榔、饼、茶等才散伙。新盈、调楼一带地方有女方的姐妹们和男方的朋友对唱民歌《[[哩哩美]]》习俗。三天后,由新娘的弟弟或妹妹迎回新娘,称作“送油瓶”;新郎也跟着到女方家拜见岳父母,叫做“出面”。 二、童养媳 女方因贫苦或家庭变故,无法生活,从小由男方讨来抚养,后举行婚礼。 三、续娶重嫁 男女离婚后,要续娶或重嫁,由媒人介绍,交给若干礼款,便成为夫妻,一般不举行结婚仪式。寡妇出嫁时,须向该村每家利市钱,在路上遇到熟人,也同样给利市钱,晚上才从野外入夫家。 四、入赘 临高县没有男到女家落户的习惯。仅在墟镇和沿海一带,有一些寡居妇女招人入赘的惯例。只要双方同意,可同居成夫妻。 解放后,宣传《[[婚姻法]]》,杜绝童养媳。男女双方婚姻自主自愿。一般经介绍认识或恋爱成熟后,便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举行结婚典礼。结婚年龄,一般男20—25岁,女18—22周岁。在结婚程序上,定命、送礼一般与旧社会同,但在迎亲时,废止花轿。50年代初,迎亲用扭秧歌打腰鼓形式;60年代用单车结伴前往;到80年代,多用小汽车迎亲。到于送彩礼,50年代较简。文化大革命后,开始讲究“送彩礼”。喜欢讲究排场,送彩礼数百千元,还要置办餐柜、衣柜、沙发、家具。富有的大排筵席请客,购置录音机、电扇、电视机等。个别地方有重婚、纳妾的现象,结婚往往不登记。 ==生育== 解放前,人们生育,头胎是男孩的,出生3天后,向外家报喜。同时砍一棵野菠萝头,用红纸包着,悬在门外,表示“入禁”。入禁后,不准外人入室,不准在室内外或附近大声喧闹。7天后出禁。10天后,选择日子把孩子放入摇篮,邀请外家的姐妹来贺喜。产妇的坐月除沿海渔民外,禁忌吃鱼腥。孩子满岁叫“对岁”。岳父母送银打的麒麟、项圈、足圈等给孩子佩戴;富家还送田地、耕牛等。“对岁”这天,选择时辰,孩子穿上新装,佩戴外家送来的银器,由长辈抱着,让他坐在桌上。桌上着笔、墨、砚、算盘、戢子、钱银、鸡肉、饴糕等,看孩子先抓什么,当作小孩未来事业的象征。 解放后,普遍建立产院,产妇分娩到产院,“入禁”基本绝迹。农村13天“入篮”和“对岁”习惯依然存在。 ==寿辰== 一、生日 小孩过生日一般杀鸡或煮鸡蛋吃。成年人生日,全家设宴庆贺,出嫁女儿要买全副猪肝、肺、心和100个以上的粿子前来敬贺,以示“益寿延年”。 二、寿诞 少数有地位,有钱人家,子孙齐全的,举行寿诞,大排宴度。加来、和舍、新盈一带比较盛行。多是祝61岁、71岁、81岁、91岁寿辰。祝寿时,请文人作寿序,写寿联,亲友敬送寿镜、寿糕来祝贺。唱赞礼贺酒,以示长命百岁之意。 ==丧葬== 解放前,丧礼有繁有简,但都举行棺材土葬。人死后,择时入殓,先洗尸体,换新衣服、鞋袜,由子女抬放入棺材,不钉棺盖。有钱人家请道士做3天3夜的报孝斋。直属的子、媳、女、孙和旁系新属的晚辈来入孝。入孝者要守灵,禁吃鱼腥。超斋功德完毕,选择吉日出殡。出殡时,一般先举行“开灵”仪式“一点主”,请名人“叫礼”和写铭旌,谥号、神主牌、祭文等。亲友们都来吊祭,送葬并请乐防陪送。送葬回来,要跨过门前火堆才入宅。然后,进行“清洁”(换孝衣服、扫地、洗死者衣、被、席等),“祝福”(安放神主牌)。3天后,入孝者择时择向出门。有的守制(带孝)3年,期间禁办喜事,放鞭炮,贴春联,做新宅等。 在外死亡者,遗体要停放在村外入殓。在海上遇难找不到尸体者,等到做斋时才招魂立墓。新盈一带出殡时,抬着死者遗像、亲友送来“三牲”(猪、羊、鸡)进行吊祭,送葬时,由妇女扛棺材,一路燃放鞭炮,颇为热闹。 解放后,葬事风俗有所改革。机关干部或职工逝世,开追悼会。农村葬礼基本照旧俗。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加来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