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3.143.9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劫夺 的原始碼
←
劫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劫夺</big>''' |- |<center><img src=https://p0.ssl.qhimgs1.com/sdr/400__/t01bfe909c7916ce460.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9/11/id/380828.shtml 来自 党政机关网 的图片]</small> |} '''<big>劫夺<big>''' 拼音是jié duó,汉语词汇,释义为[[掠夺]]的[[行动]]或[[事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劫夺 <ref>[https://www.douban.com/note/247446751/?_i=5386670J0bG2Ba 关于劫夺宫概念]</ref> 外文名称 plunderage 拼音 jié duó 近义词 [[劫掠]]、[[侵掠]]、[[侵占]]、[[侵夺]]、[[强抢]]、[[抢夺]]、[[抢掠]]、[[抢劫]]、[[打劫]]、[[掠夺]]、[[掳掠]]、[[洗劫]] 注音 ㄐㄧㄝ ˊ ㄉㄨㄛˊ ==解释== 掠夺的行动或事例;尤指盗用船上的货物。 用武力夺取[财物或人]。 亦作"刧夺"。亦作"刦夺"。亦作"刼夺"。抢劫夺取。 ==出处== 《史记·日者列传》:"君子内无饥寒之患,外无劫夺之忧。" 唐·高适 《同河南李少尹毕员外宅夜饭洛阳告捷遂作春酒歌》:" 彭门 剑门 蜀山 里,昨逢军人刼夺我。" 《敦煌变文集·张义潮变文》:" 元弘 本使 王瑞章 ,奉勅持节北入 单于 ,充册立使。行至 雪山 南畔,遇逢背逆 回鹘 一千馀骑,当被刧夺国册及诸勅信。" 《元典章新集·刑部·防盗》:"﹝ 江 淮 ﹞濒 江 靠海水面阔达,内有船户十万馀户,其间逃役结党成羣,以揽载为由,中途将客杀死,刧夺财物。" 清·褚人获 《坚瓠补集·叶公滑厘子合传》:"染其习者,即亲如骨肉,亦互相刦夺。" 李大钊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他们有了资本,于是也有机会去劫夺劳动的结果。"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揭密生活]]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劫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