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236.20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北人食菱 的原始碼
←
北人食菱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DCDCDC" align= center| '''<big>《北人食菱》</big> ''' |- | [[ File:江盈科2.png|缩略图 |居中|200px|[https://p3.ssl.qhimgs1.com/sdr/400__/t0169a8562dbe3af6ad.png 原图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9450591566102789 图片来源]]]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 [[《北人食菱》]] 创作年代:,明朝 文学体裁:词 作 者:[[江盈科]] |} '''《北人食菱》'''是明朝晚期文坛"公安派"的重要成员之一[[江盈科]]的诗。<ref>[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10663e0d896a.aspx 《北人食菱》 ] 古诗文网</ref> 江盈科著《王者所天在民论》,认为民为王者之天,王者之心”。[[王权]]表露形迹,天下民众总是设法逃避;而民权表现的是心,却无迹可寻,民心向背,关系社稷的存亡,力量无比。因此,为官者必然“不敢忽民,不忍残民,不能一瞬息忘民”。<ref>[https://www.360kuai.com/pc/9c461e83b90a38344?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 信用小故事:“宋濂守信好学”和“晏殊诚实守信” ] 快资讯;发布时间;2021-06-27 </ref>。 ==诗词正文== {{Cquote|<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北人食菱》>|<古诗文网>}} ==作者简介== [[File:Songlian.jpg|thumb|140px|有框|左|[https://www.shiwens.com/upload/authors/songlian.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hiwens.com/detail_230037.html 图片来源]]] [[江盈科]]<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bd7bfb80e492.aspx 「江盈科简介 ] 古诗文网</ref>(1553—1605),字进之,号绿萝山人。湖南桃源人,明万历二十年进士,先后历任长洲县令、大理寺正、户部员外郎、卒于四川提学副使任上。是明朝晚期文坛“公安派”的重要成员之一。 江盈科从小聪慧,万历五年(1577)人县学为生员,十三年(1585)乡试中举,“自为诸生,名已隆隆起”但是,此后于万历十四年、十七年两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皆不第而归。万历二十年(1592)三月,与[[袁宏道]]同榜进士及第。八月,授长洲(今[[江苏]]吴县)县令。长洲属三吴,“赋税之重,甲于天下”,江盈科同情人民,常因催科不力而遭“长官詈骂”。为缓解人民“京解诸役”之苦,置役田二千余亩以资役费。任职六载,贤令名声远播。万历二十六年(1598),先报吏部主事,旋因李应策劾奏江盈科“以征赋不及格”而改官大理寺正。是年冬离京,奉命恤刑滇黔。两年后升户部员外郎并主试四川。三十二年七月,擢四川提学副使。次年八月,病逝于[[四川]]。后归葬桃源苏溪。 ==视频== <center>'''《明代诗词》 '''</center> <center> {{#iDisplay:h0860kenoi8|680|3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qu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北人食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