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250.4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北史·元澄传 的原始碼
←
北史·元澄传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北史1.jpg|缩略图|220px|右|[https://www.epailive.com/goods/11753729 北史]]] '''北史·元澄传'''出自《北史》,史书是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共一百卷。记述从北魏登国元年到隋义宁二年(618)的历史。<ref>[https://www.gushimi.org/24shi/nanshi/3370.html- 古诗大全网]</ref> ==原文== 元澄,字道镜,少好学,美鬓发,善举止,言辞清辩,响若县钟。其父任城王薨,居丧以孝闻。袭封,加征北大将军。以氐羌反叛,除征南大将军、梁州刺史。文明太后引见诫励,顾谓中书令李冲曰此儿风神吐发当为宗室领袖是行当不辱命我不妄谈也澄至州诱导怀附西南款顺。加侍中,赐衣一袭,乘黄马一匹,以桂其德。转开府、徐州刺史,甚著声绩。朝京师,引见于皇信堂。孝文诏澄曰:“昔郑子产铸刑书而晋叔向非之。此二人皆贤士,得失竟谁?”对曰“:郑国寡弱,摄于强邻,人情去就,非刑莫制,故铸刑书来示威。虽乖古式,合今权道。”帝方变革,深善其对,笑曰“:任城当欲为魏子产也!朕方改朝制,当与任城共万世之功。”后征为中书令,改授尚书令。后帝外示要南讨,意在谋迁,乃独谓澄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非可兴文。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固兹大举,光宅中原,任城意以为何如?”澄深赞成其事。帝曰“:任城便是我子房!”于是,加抚军大将军、太子少保,又兼尚书左仆射。及车驾幸洛阳,定迁都计谋,诏澄驰驿向北,问彼百司,论择可否。澄既至代都,众闻迁诏,莫不惊骇。澄援引今古,徐以晓之,众乃开伏。遂南驰还报,会车驾于滑台。帝大曰:“若非任城,朕事业不得就也。”从幸邺宫,除吏部尚书。恒州刺史穆泰在州谋反,授澄节、铜武、竹使符,御杖左右,仍行恒州事。行达雁门,遣侍御史李焕先赴。至即禽泰,穷其党与,罪人皆得。巨鹿公陆睿、安乐侯元隆等百余人并狱禁。具状表闻。帝览表,乃大悦曰:“我任城可谓社稷臣,正复皋陶断狱,岂能过之?”顾咸阳王等曰“:汝等说当其处,不能办此也。”车驾寻幸平城,劳澄,引见逆徒,无一人称枉,时人莫不叹之。帝谓左右曰:“必也无讼,今日见之。”以澄正尚书。 ==译文== 元澄,字道镜,从小好学,鬓发很美,举止进退有节,言语清晰明辩,声音有如悬钟。他的父亲任城王去世后,居丧期间,他以守孝道而闻名。他承袭了父亲的封爵,并被加封为征北大将军。因氐羌反叛,朝廷任命他为征南大将军、梁州刺史。文明太后接见了他并加以告诫和勉励,她回过头对中书令李冲说:“这个孩子的风采神韵焕然迸发,自当成为皇族宗室的领袖,这次出行应当不辱使命,我不会乱说的。”元澄到梁州以后,耐心诱导氐羌人归附朝廷,西南一带都归顺了。朝廷加封他为侍中,赏赐一套衣物,让他乘上一匹黄马,以表彰他的功绩和才能。改为开府、徐州刺史,很有名声和政绩。朝拜京城时,被引到皇信堂。孝文帝下诏问元澄:“过去郑国子产铸造刑书,而晋国的叔向却责备他。这两人都是贤士,究竟谁是谁非呢?” 元澄回答说:“郑国弱小寡助,慑于强大的邻国压力,人心容易反复,不用刑律难以管理,所以铸刑书向他们表示威严。虽然有背于古制,却适合于今天权变之道。”文帝正在进行变革,十分欣赏元澄的回答,便笑着说:“任城王应当成为魏国的子产啊!我正在创改朝中制度,自当和任城王共建万世之功。’’后来便征召他入朝当中书令,又改任尚书今。后来孝文帝对外表示要南征,本意却打算迁都,于是,他单独对元澄说:“国家从北方兴起,迁居到平城,虽然富有四海,但文化、习俗等均未合一。这里是用武之地,不是可以兴起文教的地方。崤函自古为帝宅,河洛一向是王室之居,我想举此大事,宅居中原,你意下以为如何?”元澄十分赞成这件事。孝文帝说:“任城王便是我的张子房啊!”于是,加封他为抚军大将军、太子少保,又兼尚书左仆射。 当车驾到达洛阳,确定了迁都的计谋之后,皇帝诏今元澄驰回北方,询问留在那里的百官,让他们讨论决定是否迁都。元澄到达代都之后,众人听了有关迁都的诏书,无不惊讶万分。元澄援引古今事例,耐心地加以开导,众人这才明白和信服。于是,元澄南归回报,在滑台会见了皇帝。孝文帝大喜,说:“如果不是任城王,我的大业不能成功啊!”元澄跟从皇帝到达邺宫,被任命为史部尚书。恒州刺史穆泰在恒州谋反,朝廷授给元澄符节,铜武、竹使符,左右御杖,并代管恒州事。当行进到雁门时,给侍御史李焕送信表示要先行进发。 到恒州后立即抓住穆泰,穷追他的同党,所有罪人都被捉拿归案。钜鹿公陆睿、安乐侯元隆等一百多人都被关进狱中。将详细情况表奏朝廷。皇帝看完奏表,便十分高兴地说:“我的任城王真是社稷重臣,就算让皋陶来审理,又怎能超过他?”皇帝回过头对成阳王说:“你们要是处在他的位置上,不可能把事情办得这样好。”皇帝不久驾幸平城,犒劳元澄,引见了那些叛乱的党人,那些人没有一个说自己是被冤枉的,当时的人对此情状无不感叹。皇帝对左右的人说:“必也无讼,我今天亲眼见到了。”于是,任命元澄为正尚书。 <ref>[http://wyw.5156edu.com/html3/13.html 三国志-在线文言文]</ref> ==作者简介== 李延寿,唐代史学家,相州(今河南安阳)人。贞观年间,做过[[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后任御史台主簿,官至[[符玺郎]],兼修[[国史]]。李延寿曾参加过官修的《隋书》、《五代史志》(即《经籍志》)、《晋书》及当朝国史的修撰。《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ref>[http://ren.bytravel.cn/history/liyanshou.html 安阳县唐代人物专题]</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 840 中國文學別集 ]] [[Category: 623 晉及南北朝]]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北史·元澄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