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4.52.10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十大建設計劃 的原始碼
←
十大建設計劃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十大建設計劃'''<br><img src="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ehanlin-keyword/image/%E5%8D%81%E5%A4%A7%E5%BB%BA%E8%A8%AD.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ehanlin.com.tw/app/keyword/%E5%9C%8B%E4%B8%AD/%E6%AD%B7%E5%8F%B2/%E5%8D%81%E5%A4%A7%E5%BB%BA%E8%A8%AD.html 圖片來自ehanlin]</small> |} 《'''十大建設計劃'''》({{lang-en|Ten Major Infrastructure Projects}}),是由時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透過《[[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宣佈,[[香港政府]]將會於未來數年推動多份[[基礎建設]]計劃,當中包括數個[[香港鐵路|鐵路]]項目、跨境基礎建設、成立[[西九文化區]]和建設新發展區等,以改善[[香港市民]]的居住[[環境]]及促進[[香港社會]]具有更高度的[[可持續發展]]水平。惟十大基建直至2012年曾蔭權卸任后仍在進行中,多項基建均發生延誤和超支的情況。 ==背景介紹== 自[[香港回歸]]後經歷數次[[金融風暴]]後,香港的基礎建設發展進度大幅度地減少,一度更停滯不前,很多項目一直都停留在草擬階段。2007年更是香港近年來在基礎建設支出上最少的一年。同年7月,[[決策局]]轄下成立了[[發展局]],旨在統籌各項重大基礎建設工程。同年10月,曾蔭權發表的《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提出「十大建設,繁榮經濟」的[[概念]],在其5年任期內(至2012年6月30日)致力推動十大建設工程全面進展。計劃預算耗資逾2,500億港元,全面落成後可以為[[香港經濟]]每年創造逾1,000億元的增加值及逾250,000個[[就業機會]]<ref>[http://www.policyaddress.gov.hk/07-08/chi/p18.html 二零零七至零八年施政報告 - 施政報告 乙、十大建設 繁榮經濟] {{Wayback|url=http://www.policyaddress.gov.hk/07-08/chi/p18.html |date=20091124160039 }}修訂日期 : 2007年10月10日</ref>。 ==十項工程== === 交通基建 === ====(一)南港島綫(東段)==== [[南區 (香港)|南區]]是[[香港十八區]]中唯一一個無鐵路服務的地區,當區居民一直積極爭取[[港鐵]]能夠伸延服務至南區。南港島綫分為東、西兩段;東段總長7公里,服務[[香港海洋公園|海洋公園]]、[[黃竹坑]]及[[鴨脷洲]],預計造價逾70億港元。東段工程於2011年5月展開,原定於2015年竣工;西段工程則諮詢公眾發展方案,後來於[[鐵路發展策略2014]]落實興建。 東段自動工後多次傳出延誤消息,傳媒多次取得港鐵密件揭示工程遇上困難,當中金鐘站擴建大幅落後原訂進度<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521/18727021 蘋果日報:南港島綫 延誤年半 港鐵死撐2015可通車 運房局踢爆工程滯後] {{Wayback|url=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521/18727021 |date=20140525063901 }},2014年5月21日</ref>。港鐵最終承認延誤,最後延遲至2016年12月28日通車。 ====(二)沙田至中環綫==== [[沙田至中環綫]]分為兩大部份:大圍至紅磡段及過海段(紅磡至金鐘段)。 整個計劃由[[沙田區]]的[[大圍]]開始,穿過[[大老山]]到達[[鑽石山]],再沿[[東九龍綫 (1970年方案)|東九龍綫]]前往[[啟德發展區]]、[[土瓜灣]]到達[[紅磡]]。與[[東鐵綫]]交匯後,再經由[[香港第四條過海鐵路]]到達[[香港島]]的[[會展站|會展]],以[[金鐘站|金鐘]]為終點站。計劃包括興建6個[[鐵路站]](大圍至紅磡段:[[顯徑站|顯徑]]、[[啟德站|啟德]]、[[宋皇臺站|宋皇臺]]、[[土瓜灣站|土瓜灣]]、[[何文田站|何文田]];過海段:[[會展站|會展]])、重置[[紅磡站]]及擴建[[鑽石山站]]與[[金鐘站]]。按計劃,沙田至中環綫工程原訂在2010年展開,後延遲至2012年6月展開,大圍至紅磡段及過海段分別預計於2018年及2020年竣工。惟因多項因素,包括2014年[[宋皇臺站]]一帶發現考古遺跡,需時挖掘及搶救,以及2018年[[沙中綫偷工減料醜聞|爆出偷工減料醜聞]],所以最新預計分別延遲至2020年2月14日,2020年底或2021年初及2022年才能通車。 最終沙中線需要分階段通車。2020年2月14日,大圍至啟德一段通車,與[[馬鞍山綫]]合併成為[[屯馬綫|屯馬綫一期]],而啟德至紅磡一段預計於2021年第三季通車,紅磡至金鐘一段[[東鐵綫]]預計於2022年第一季通車。 ====(三)屯門西繞道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 [[屯門西繞道]]為連接[[港深西部公路]]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道路,經過新界屯門的西部。[[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是連接屯門及[[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快速公路]]。這兩個項目能提供一條直接的通道連接[[深圳灣口岸]](2007年啟用)、新界西北地區和機場,可使物流業受惠。 在原計劃裏,兩項目合共造價超過200億元,並可在2016年竣工。现時,屯門西繞道仍在计劃中,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南面則已在2018年10月24日通車,北面於2020年12月27日通車。 === 跨界基建 === ====(四)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 [[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將香港與[[中國]][[廣東省]][[廣州]]、[[東莞]]及[[深圳]]連接,香港段工程於2010年1月27日展開,預計於2015年通車;及後因工程延誤,延至2018年9月23日通車。 ====(五)港珠澳大橋==== 2009年10月28日,[[中國國務院]]通過港珠澳大橋可行性報告,大橋於2009年年底正式動工。港珠澳大橋全長約39.6[[公里]],大桥主体,即海中桥隧工程長35.578公里。按照六條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行車速度每小時100[[公里]],三方口岸採用「三地三檢」原則。通車後,由香港開車至廣東省[[珠海]]及[[澳門]],將從4至5個小時縮短到約45分鐘,有助吸引香港[[投資]]者及[[货运]]到[[珠江三角洲]]西岸投資,促進港、珠、澳三地的旅遊業和物流業。香港段於2011年11月動工,於2018年10月24日連同整條港珠澳大橋同步通車。 ====(六)港深機場合作==== 在施政報告計劃中,港府認為深圳機場處理的國內航班遠較香港機場多,因此為了促成兩者充分互補,締造雙贏局面,提出[[港深機場鐵路]]計劃,旅客在香港或者深圳機場預辦登機手續後,可以在機場特設的休息室等候跨境旅遊車,前往中轉機場轉乘飛機。港深機場鐵路預計於2020年至2030年年間通車。然而,後來的[[鐵路發展策略2014]]否決興建。 ====(七)港深共同開發河套==== [[落馬洲河套地區]]是香港鄰近[[深圳市]]邊界的一個區域,位於[[皇崗口岸]]與[[落馬洲口岸]]之間,面積約99公頃。施政報告建議與深圳當局攜手合作,善用落馬洲河套區的土地資源應付日後發展需要,從而鞏固兩地在泛珠三角地區的策略性地位。土地原來屬深圳市範圍。落馬洲河套區部分設施預計於2020年起運作。 === 都市新發展區 === ====(八)西九文化區==== [[西九文化區]]計劃即在[[西九龍填海區]]臨海地段興建一系列世界級文化設施,希望藉此推動[[香港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的長遠發展,提高香港文化水準與在世界上的地位。計劃工程於2013年開始分階段施展工程,預計第一階段建設於2020年或者以前竣工,第二階段建設於2030年或者以前竣工。 ====(九)啟德發展計劃==== [[啟德發展計劃]]是在[[前啟德機場]]進行的大型市區發展計劃。經過多年的研究及討論,計劃包括興建大型體育場館、[[都會公園]]、[[郵輪碼頭]]及旅遊中心等核心建築項目,並且有多項住宅及商業發展,與[[馬頭圍]]、[[九龍城]]、[[新蒲崗]]、[[九龍灣]]及[[觀塘]]等地整合為一個綜合發展區。計劃工程於2009年啟動,項目分為2013年、2016年及2022年三期落成。 ====(十)新發展區==== 為紓緩已發展地區的壓力和應付土地需求,施政報告提出恢復進行[[古洞北]]、[[粉嶺北]]、[[坪輋/打鼓嶺新市鎮]]及[[洪水橋新市鎮]]規劃研究,以應付長遠的房屋、社會、經濟及環境需要。項目仍在发展中,並计劃讓首批居民於2024年遷入新發展區。本研究以建設新發展區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具高能源效益、以人為本及[[無障礙]]的社區為目標。 ==參見== *[[香港高鐵爭議]]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 *[[反新界東北撥款示威]] *[[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2010至2011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世紀藍圖]]》- 2010年[[香港電台|香港電台電視部]]節目 ===其他香港大型發展規劃=== *[[香港機場核心計劃]](由前港英政府於1989年發表) *[[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由[[香港機場管理局]]於2011年發表) *[[東大嶼都會]](由[[梁振英]]於《2014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發表) *[[明日大嶼願景]](由[[林鄭月娥]]於《201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發表)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Lang-e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Wayback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十大建設計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