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的原始碼
←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jpeg|有框|右|<big></big>[https://keysoftlab.nju.edu.cn/_upload/tpl/00/8f/143/template143/images/img01.jpg 原图链接][https://keysoftlab.nju.edu.cn/ 来自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的图片]]]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和[[计算机]]软件研究所多年进行软件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1986年底通过专家论证,1987年开始筹建,1990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向国内外开放。迄今已通过全部五次评估(1993、1997、2002、2007、2012年),并在2007年和2012年进行的第四、五次评估中被评为信息科学领域优秀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学科唯一优秀类实验室)。中科院院士[[吕建]]教授任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院士孙钟秀教授(已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计算机软件学先驱,中国[[计算机科学]]奠基人之一徐家福教授任名誉主任。 ==实验室概况==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南京大学建设<ref>[https://www.sohu.com/a/233078928_503494 科技部数据:哪些高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搜狐,2018-05-27</ref> ,在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和计算机软件研究所多年进行[[软件]]研究的基础上建立。1987年筹建,1990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向国内外开放。1993年通过第一次评估,1997年通过第二次评估,2002年3月通过第三次评估。在2007年和2012年进行的第四、五次评估中被评为信息科学领域优秀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学科唯一优秀类实验室)。 计算机软件技术与产业是[[信息技术]]与[[产业]]的灵魂。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坚持“研究力求原创,技术取得突破,成果促进产业”的指导思想,立足于应用基础研究,从软件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探索、软件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及关键软件[[产品]]和应用的产业化促进三个层次开展软件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 ==队伍和机构==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4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计划<ref>[https://www.docin.com/p-1845785038.html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豆丁网,2017-02-07</ref>入选者1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中创软件人才奖获得者6人,此外,培养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被提名者1人。多人在国家863计划专家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国计算机学会]]专业委员会、国际刊物与学术机构、及其国内重要刊物任职或担任编委;此外,还担任了一系列国内外学术会议的主席和程序委员会委员等。 本实验室建立了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在运行经费、办公场地、人才引进、评价机制、[[学术]]活动、国内外协作等方面得到依托单位南京大学的有力支持,使得研究人员把精力集中在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发展上。 ==视频== ===<center>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欢迎你</center> <center>{{#iDisplay:n08568663s2|560|390|qq}}</center> <center>南京大学宣传片2019</center> <center>{{#iDisplay:a08648ttpri|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03 科學教育及研究]]
返回「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