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40.16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南藤 的原始碼
←
南藤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南藤4.jpg|缩略图|[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42a98226cffc1e17d39b11b94a90f603738de916?x-bce-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d2F0ZXIvYmFpa2UxNTA=,g_7,xp_5,yp_5/format,f_auto 原图链接]]] '''南藤''',中药名。为胡椒科植物石南藤的茎叶或全株。别名: 丁父、丁公寄、丁公藤、搜山虎、风藤、巴岩香、三角枫、石蒌藤、细叶青竹蛇。 == 性味 == 味辛、甘,性温。 == 归经 == 归肝、肾经。<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97%E8%97%A4/1668635?fr=aladdin 南藤]</ref> == 功效 == 祛风湿,强腰膝,补肾壮阳,止咳平喘,活血止痛。 == 主治 == 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阳痿,[[咳嗽]]气喘,痛经,跌打肿痛。 == 用法用量 == 内服: 煎汤6-15g、或浸酒、酿酒、煮汁,熬膏。 外用: 适量、鲜品捣敷、捣烂炒热敷、浸酒外搽。 == 使用注意 == 孕妇及阴虚火旺者慎服。 == 炮制 == 采集加工: 8-10月割取带叶茎枝,晒干后,扎成小把。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成小段,干燥。 入药部位: 茎叶或全株。 == 形态特征 == 常绿攀援藤木,揉之有香气。茎深绿色,节膨大,生不定根。叶互生;叶柄长1-1.5cm;叶片椭圆形或向下渐变为狭卵形或卵形,长7-14cm,宽4-6.5cm,先端渐尖,基部钝圆或阔楔形,下面被疏粗毛,叶脉5-7条,最上1对互生或近对生,离基1-2.5cm从中脉发出,弧形上升。花单性异株,无花被;穗状花序与叶对生;雄花序与叶片近等长;总花梗与叶柄近等长,花序轴被毛;雄花苞片圆形,直径约1mm,具被毛的短柄,雄蕊2,稀3枚,花药比花丝短;雌花序短于叶片;雌花苞片柄于果期延长达2mm,密被白色长毛;子房离生,柱头3-4,稀5。浆果球形,直径3-3.5mm,有疣状凸起。花期5-6月;果期7-8月。 == 鉴别 == === 药材性状 === 茎扁圆柱形,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细纹,节膨大,具不定根,节间长7-9cm;质轻而脆,横断面呈放射状排列,中心有灰褐色的髓。叶多皱缩,展平后卵圆形,上表面灰绿色至灰褐色,下表面灰白色,有5条明显突起的叶脉。气清香,味辛辣。以枝条均匀、色灰褐、叶片完整者为佳。 === 饮片性状 === 为不规则小段,茎叶混合。茎枝呈扁圆形,直径1-3m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纵纹,节膨大,上生不定根。质轻而脆。叶灰绿色,皱缩。气清香,味辛辣。 == 生长环境 == 生于山谷林中阴处或湿润处,攀援于树上或岩石上。分布于甘肃南部、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 370 植物学总论]] {{reflist}} [[Category: 414 中药学]]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南藤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