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4.5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卢嘉锡 的原始碼
←
卢嘉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卢嘉锡]]'''(1915年10月26日-2001年6月4日),[[台湾省]][[台南市]]人,[[祖籍]][[福建省]]永定县 ,[[物理]][[化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科技组织领导者。 1934年,卢嘉锡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3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哲学[[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5月,出任[[中国科学院]]院长;198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卢嘉锡工作涉及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核化学和材料科学等多种学科领域。在结构化学研究工作中有杰出贡献,曾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结构模型,从事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等,对中国原子簇化学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他所指导的新技术晶体材料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成绩。他早年设计的等倾角魏森保单晶X射线衍射照相的Lp因子倒数图,载入国际X射线晶体学手册,称为"卢氏图"。 [[File:T019000b7e2acda7eb7 (1).jpg|缩略图|左|物理学家图片网址[http://p2.so.qhmsg.com/bdr/_240_/t019000b7e2acda7eb7.jpg]图片来源网址[http://image.so.com/i?q=%E5%8D%A2%E5%98%89%E9%94%A1&src=srp]]] ==早年经历== * 1915年(中华民国四年)10月26日,卢嘉锡出生于福建[[厦门]],原籍台湾省[[台南市]],祖籍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陈东乡蕉坑村[1] 。父卢东启(字霞村),设塾授徒,家境清寒。卢嘉锡幼时随父读书,他禀赋甚高,父母寄予厚望,渊源家学,因而诗词颇有根底,并擅长对联。 * 1926年(中华民国十五年),卢嘉锡就读于一所公立小学。 * 1927年(中华民国十六年)后,相继在厦门育才学社和大同中学初中就读过一年半。 * 1928年(中华民国十七年)秋,考入厦门大学预科,时年13岁。 * 1930年(中华民国十九年),预科毕业,进入厦门大学化学系本科班。 * 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时修毕数学系主要课程。大学期间曾担任校化学会会长和算学会副会长,毕业后留校任化学系助教三年,同时兼任厦门省立中学数学及英文教员。 [[File:T01cd315474d0f4701d.jpg|缩略图|左|图片网址[http://p1.so.qhimgs1.com/bdr/_240_/t01cd315474d0f4701d.jpg]图片来源网址[http://image.so.com/i?q=%E5%8D%A2%E5%98%89%E9%94%A1&src=srp]]] ==毅然回国== * 1945年冬,年方30岁的卢嘉锡满怀"科学救国"的热忱回到中国,受聘到母校厦门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兼系主任。 * 1947至1948年,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和浙江大学理学院院长胡刚复的聘请,两度到该校讲授物理化学课程。 1950年后,卢嘉锡历任厦门大学理学院院长、副教务长、研究部副部长、 部长和校长助理、副校长等职,并开始培养研究生。他有一套比较先进的办学经验和教育思想,在他的努力下,厦门大学不再仅因经济系(王亚南校长创办)而闻名,同时因化学系的崛起而跻身全国重点大学之列。 * 1955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同年被高等教育部聘为一级教授,是中国当时最年轻的学部委员和一级教授之一。 * 1956年,卢嘉锡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 * 1958年,根据组织的决定,卢嘉锡到[[福州]]参加筹建福州大学和原中国科学院福建分院,后经多次调整而建成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1960年,任福州大学副校长和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从系科布局、课程设置、图书订阅、科研设备购置、师资聘任到组织管理,卢嘉锡都付出了大量心血。 *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作为福州大学主要领导人之一和中国科学院福建分院院长的卢嘉锡自然在劫难逃。他是"文革"中第一批被揪斗的"走资派"之一,经过"文革"初期无数次的揪斗,最后,他被罢免了一切职务,被作为劳动改造对象,派到实验室洗烧杯,整理桌椅,搬设备,搞卫生,刷洗厕所。 * 1999年,在[[周恩来]]的保护下,福州大学"支左"解放军代表宣布解除对卢嘉锡的批判,准许他做些科研工作。 * 1972年后,卢嘉锡着手恢复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科研队伍和设备,关心和指 导该所结构化学、晶体材料、催化及金属腐蚀与防护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使这个所逐步形成为一所具有明显特色的结构化学综合研究机构,特别是在原子簇化学和新技术晶体材料科学方面成绩斐然,在国际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 1981年5月,卢嘉锡出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主席团主席、成员。 * 1984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 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198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是担任这一职务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 * 1987年,被聘为[[比利时]]皇家科学文学与美术院外籍院士。 * 2001年6月4日,[[卢嘉锡]]在福州病逝,终年86岁。 [[File:U=3378331235,342911547&fm=26&gp=0.jpg|缩略图|左|厦大“文庆亭”卢嘉锡塑像图片网址[http://img2.imgtn.bdimg.com/it/u=3378331235,342911547&fm=26&gp=0.jpg]图片来源网址[http://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5%8D%A2%E5%98%89%E9%94%A1&ie=utf-8&ie=utf-8]]] ==人才培养== 在教学工作中,卢嘉锡是一位才华横溢而又勤奋严谨的人。他学识渊博且善于表达,讲起课来生动活泼,见解独到,板书格外工整清晰,课堂常常座无虚席,成为厦门大学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1947年春,当他在浙江大学完成第一次讲学任务即将离去之际,该校一百多名师生曾联名写了封充满激情的挽留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他曾接受高等教育部的聘请,与唐敖庆等先后到山东大学和北京大学讲授物质结构课程,培养了一大批结构化学的师资。 卢嘉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虽然是一位数学功底很深的化学教授,却经常告诫学生,要学会对事物进行"毛估",他说:"毛估比不估好"。思考问题时要学会先大致估计出结果的数量级,尽量避开繁琐的计算,以便迅速地抓住问题的本质,必要时再仔细计算,这样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为了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他让学生记住一个奇特而有趣的结构式--C3H3,即ClearHead(清楚的头脑)、CleverHands(灵巧的双手)、CleanHabit(洁净的习惯)。他常说:"一个老师如果不能培养出几个超过自己的学生,他就不是位好老师。" 1949年后,卢嘉锡培养了十五届计50多名博士生、硕士生以及许多青年学者,如田昭武、张乾二、梁敬魁、黄金陵、黄锦顺、吴新涛、潘克桢、陈创天等。蛋白质结晶学家、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员朱沅女士的成长也曾受到卢嘉锡的指导和关怀。 ==社会职务== * 1939年8月至1943年12月,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客座研究人员。 * 1944年1月至1944年12月,任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马里兰州研究室化学研究员。 * 1945年1月至1945年11月,任美国加州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员。 * 1946年至1960年,任厦门大学化学教授,并历任该校化学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副教务长、研究部副部长、部长、校长助理、副校长。 * 1947年至1948年,两度应聘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 1960年至1980年,任福州大学教授、副校长,同时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 1981年年5月至1987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主席团主席、成员。 * 1978年至1994年,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二十一届理事会理事长、第二十二届和二十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 198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 ==行政机构任职== * 1988年3月,卢嘉锡当选为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兼任华侨委员会主任;同年,任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届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继续担任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 * 1998年3月,当选为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 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此外,卢嘉锡还曾是第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第六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第九届中央副主席;中共福建省委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主席、第三届名誉主席。 ==获奖情况== * 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 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 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 * 1984年,被选为欧洲文理学院外域院士。 * 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1987年,获比利时皇家科学文学与美术院外籍院士称号;同年接受英国伦敦市立大学授予的理学名誉博士学位。 * 1979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人物影响== 2006年8月,根据卢嘉锡的遗愿,卢嘉锡子女们捐出了其生前所获全部奖金,与农工民主党中央、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共同发起创建"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基金会主要用于鼓励科学创新和支持人才培养,设有"卢嘉锡化学奖"、"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和"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还在厦门设立了"卢嘉锡青少年创新奖"。 在学习上,父亲勤奋细致,常说学无止境,勤学苦练才能学有所成,主张多读多写多练习,而且做一道题就要能举一反三。父亲讲课非常风趣,他不写详细的教案,有时只是随手把大纲写在日历纸的反面,课堂上临场发挥,就能把枯燥的化学课讲得生动活泼,听课的人从不打瞌睡。他演讲时,学校最大的教室往往不够用,门口都挤满了人。(卢嘉锡长子卢嵩岳评) 在家里,父亲既严格又慈祥。说他严格,是他经常教育我们要老老实实做人,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说他慈祥,是他总是用说服、教育、劝导的方法,以自己的榜样、民主的家风和他特有的教育方式对我们"言传身教"。(卢嘉锡次子卢咸池评) 父亲留给我的印象是多姿多彩的:是慈祥的父亲,是出色的"教书匠"(他喜欢这么称呼自己),是一位吃住从不讲究、做事却极为认真的男人,是不善于料理家务、却很关爱妻子的丈夫。(卢嘉锡小女儿卢紫莼评) 卢嘉锡同志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是为发展祖国的教育和科学事业献出全部智慧和精力的一生。他实事求是,光明磊落,学风严谨,豁达大度,平易近人,幽默风趣。他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为科学研究竭智尽力,追求不懈,奋斗不息。(《新华每日电讯》评) 卢老的一生是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一生,是敢于担当、不断开拓的一生,是坦荡磊落、为人师表的一生。他的爱国情怀、高尚品德、民主作风和人格魅力,为我国科技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卢老对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杰出贡献、卢老的海纳百川的胸襟、卢老的科学精神,永远留存在中国科学院人的记忆中,永远镌刻在中国科技事业的丰碑上,永远传颂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人民中间。(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评) 卢嘉锡同志一生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献身科学、服务社会,为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以及多党合作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尤权评) ==纪念座谈会== * 2015年10月30日,纪念卢嘉锡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座谈会。 * 2006年12月,为永久纪念卢嘉锡,中国国内首座全身造型的卢嘉锡铜像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落成。卢嘉锡铜像取材锡青铜,高3米,采用手持原子簇模型的全身造型,展示了卢嘉锡院士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的精神面貌。 ==参考资料== * 卢嘉锡----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 http://www.casad.cas.cn/aca/316/ygysmd-200906-t20090624_1809928.html * 新华网_让新闻离你更近 http://www.news.cn/ *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http://www.cas.cn/jh/201511/t20151102_4452214.shtml * 俞正声出席纪念卢嘉锡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_图片_新闻_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xinwen/2015-10/30/content_2956929.htm {{#iDisplay:a0308sizxfm|480|360|qq}} * 厦门的卢嘉锡_腾讯视频 {{#iDisplay:j0300zexsqh|480|360|qq}} * 央视栏目《大家》 20160511 卢嘉锡 科学兴国梦_腾讯视频 [[Category:科学家] [[Category:科學家]] [[Category:教育家]]
返回「
卢嘉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