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卢德铭 - 中共党员 的原始碼
←
卢德铭 - 中共党员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卢德铭</big> ''' |- | [[File:卢德铭1.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卢德铭 别名;卢继雄 国籍; 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05年6月9日 出生地;四川自贡 逝世日期:1927年9月23日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 职业;无产阶级革命家 主要成就:担任秋收起义总指挥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 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 '''卢德铭'''(1905年6月9日-1927年9月23日),又名继雄,字邦鼎,号又新,四川自贡人,中共[[党员]]。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二营四连连长。卢德铭在1926年北伐中升任二营营长,兼任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参谋长。1927年,卢德铭担任秋收起义总指挥,为掩护部队突围而壮烈牺牲。为纪念卢德铭,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修建了卢德铭烈士革命[[陵园]]。2009年卢德铭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人物生平== ===少年明志=== 卢德铭,1905年6月9日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县双石乡狮子湾(今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仲权镇民主村狮子湾)的一个富裕家庭。其父卢安炳通书理,因此幼年受良好的私塾[[教育]],1919年就读白花高等小学堂。 1921年考入成都公学。在学期间,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阅读[[《新青年》]]、《洪水》、[[《马克思传》]]、《共产主义ABC》书刊,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关心时事,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和军阀连年混战强烈不满,认为:"要打倒列强,铲除军阀,只有靠[[枪杆子]]的实力才行。" ===考入黄埔=== 1924年初,卢德铭到广州投考黄埔军校,因路途遥远错过考期,通过老同盟会员李筱亭推荐,见到了孙中山。[[孙中山]]看到李筱亭写给他的举荐信,直接出考题"当今国民革命之首要任务"。卢德铭即席应试,文章激情飞扬,有理有据,忠胆毕露。孙中山阅后满意之极,当即推荐入学并提点他务必言行一致。最终,卢德铭被破格批准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步兵队。 ===首战立功=== 1925年2月,卢德铭任东征学生军侦探长,率学生军60人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战斗,数次化装潜入[[陈炯明]]军侦察情报,提供了大量兵力、将官部署、火力配备的信息,为主力部队做出正确的战斗指挥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北伐建功=== 1925年11月,[[叶挺]]独立团在广东肇庆成立,卢德铭任该团二营四连连长,随部队在广东西江、高要、广宁一带反击地主武装,帮助当地成立农会,开展农民运动。 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担任北伐军[[先锋]],卢德铭随团进发。6月初,率部坚守渌田镇,打垮进攻部队,并主动发起反击,最终全歼敌人。在平江、汀泗桥、贺胜桥战斗中,卢德铭[[表现]]优异,战功卓著,晋升为第一营营长。攻克武昌后,独立团改编为第二十四师第73团,卢德铭任参谋长。 ===南昌起义===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在武昌成立[[警卫团]],卢德铭受中国共产党委派担任团长。时值"马日事变"后,湖南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遭到杀害,上级党组织决定把在湖南工作的一批领导骨干转移到[[武汉]]。卢德铭利用职务便利,将宛希先、何挺颖、何长工安排在警卫团担任各级干部,既保存了革命力量,又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对这支部队的领导。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发动南昌起义。卢德铭与团参谋长韩浚、团指导员辛焕文研究,决定响应南昌起义,利用张发奎的调令将部队带走。8月2日,他率领警卫团2000官兵东下,前往江西南昌参加起义。然而,当部队抵达奉新县时,得知起义部队已南下,未赶上南昌起义,并且由于张发奎部队的堵截,警卫团与南昌起义部队联系中断。于是改变计划,将部队带到湘鄂赣三省交界的修水休整待命,并与中共湖南省委负责人夏曦取得联系。夏曦命令卢德铭继续参加南昌[[起义]]。当途经武汉时,当地党领导向警予请示中央,否定了夏曦的命令,令其返回原部队。卢德铭在农协干部护送下返回修水,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 。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卢德铭率领警卫团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委员,并任起义部队总指挥。当天,率起义[[部队]]一团从修水西门出发,到渣津一带宿营。 10日,攻下朱溪厂,越过修水、平江边界,打下了平江的龙门厂。 11日,路过金坪攻打长寿街时,腹背受敌,情况危急。为保存[[革命]]实力,他反对硬拼,当即组织反击,然后安全撤退,带领一团向浏阳转移。起义部队原计划夺取长沙,后因双方力量悬殊,各起义部队先后遭到挫折。此时,党内出现意见分化,一方面师长余洒渡坚持"取浏阳直攻长沙"的意见,另一方面毛泽东提出改变攻打长沙,转向山岭中进行武装割据的主张。卢德铭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作战计划和[[主张]],支持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会议上经过激烈争论,最后通过了毛泽东的主张。 20日中国工农革命军在毛泽东领导下,由浏阳文家市出发,向[[井冈山]]进军,经桐木、小枧,22日到达萍乡芦溪宿营。 23日拂晓,部队从芦溪更田村宿营地出发,[[江西]]军阀朱培德部队江保定保安特务营,和江西第四保安团从萍乡赶来尾随追击,部队行进在离开芦溪15华里的山口岩时,后卫第3团遭敌军数路夹击,部队损失严重。 [[File:卢德铭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壮烈牺牲=== 为掩护部队前进,卢德铭挺身而出,从前队折回,带领一个连抢占高地阻击特务营和保安团,同时指挥被打散的第3团官兵向前卫部队靠拢,在此过程中被一颗子弹击中右胸,壮烈牺牲。[[毛泽东]]痛惜不已,叹道:"还我卢德铭!给我3个师也不换。"<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FN9U29KU0521RRV8.html 中共早期军事奇才,去世时才22岁,不然可能就是十大元帅了] , 易网 2020-10-09 </ref> ==成就贡献== 1925年,卢德铭在陈炯明讨伐战中多次侦查,提供了大量军事[[信息]],为战斗部署提供了有利依据。 1926年,卢德铭在第一次北伐战役中率部坚守渌田镇,为主力部队夺取攸县创造了有利[[条件]];攻克平江、汀泗桥、贺胜桥,顺利打开了武昌的门户,为第一次北伐成功奠定了[[基础]]。 1926年,卢德铭利用职务之便将宛希先、何挺颖、何长工安排在警卫团,既增强了共产党对警卫团的控制力,又为革命保留了优秀的[[人才]]。 1927年,卢德铭担任秋收起义总指挥,在被追击中掩护主力部队撤退,为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 ==人物评价== 何应钦视察黄埔军校时赞到:"这个卢德铭,文武兼备,将来会是一个将才。"[[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典礼上称赞:"革命需要大批有为青年,大家要以卢德铭为楷模。" 叶挺在第一次北伐成功后称赞:"德铭身先士卒,有勇有谋,实为我军[[栋梁之才]]。"毛泽东在他牺牲后赞道:"德铭同志为革命保留了火种,他是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 2009年9月14日,卢德铭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k0534iryhmj|480|270|qq}} <center>解救被押共产党人 卢德铭智勇双全</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返回「
卢德铭 - 中共党员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