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19.19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卢木斋 的原始碼
←
卢木斋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卢木斋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卢木斋.jpg|缩略图 |center|[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974200&sid=7196889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974200&sid=7196889 图片来源360搜索]]] | 图像说明 = 著名教育家、藏书家、刻书家 | 出生日期 = 1856年 | 出生地点 = 湖北沔阳(今仙桃市) | 逝世日期 = 1948年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 '''卢木斋''',[[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是我国著名[[教育家]]、藏书家、刻书家,他将自己兴办实业的全部财产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先后捐资兴办了卢氏蒙养院、木斋小学、木斋中学、[[南开大学]]图书馆等多个教育场所 <ref>[http://bbs.cnhubei.com/thread-4668140-1-1.html 卢木斋 ],东湖社区网</ref>。 生于贫寒书香家庭。9岁从父读,28岁尚无功名,乡人目为"狂生"。后继父业,以教书为生 <ref>[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6821243/ 卢木斋 ]豆瓣网</ref>。 ==经历== 1883年,撰《火器真诀释例》,书稿被荐于湖北巡抚彭祖贤,得彭刊印,并调经心书院学习。 29岁中举,张之洞以"博学异才"奏荐,由直隶总督李鸿章委为天津武备学堂算学总教习。1887年起先后任直隶省赞皇、南宫、定兴、丰润知县。在丰润疏浚黑龙、泥、沙、陡等四河各30余里,筑还乡河决口5里余,修堤20余里,并亲自勘测飞施。 义和团进入丰润县境,卢表示"吾誓死于正命,决不从匪以幸生",并致书友人托付后事,以是获清廷赏识,1900年破格擢主多伦诺尔厅,凡二年,得拥巨资。 1903年,任保定关东大学堂监督。1905年率领直隶官绅赴日本考察教育。次年出任直隶提学使,先后办蒙养院,建立天津、保定、奉天图书馆,兴办师范、法政、农、工、商、医、美术、水产等专科学堂数十所,官立中飞小学数百所。 主张办学要"守尚武、尚实、尚公之典,植德育、智育、体育之基";多聘用教师"为事而择人,不为人误事"。时清王府示意捐巡抚,拒之。随即调奉天提学使。 民国时期,无意仕途,在天津、山海关、秦皇岛、海口、北京等地广置地产,同时投资开滦煤矿,启新、济安自来水厂,耀华玻璃公司,张家口电灯公司。 1916年在天津办卢氏小学(后命名木斋学校),1925年在北戴河捐资办单庄小学。并捐款在家乡仙桃镇汉江南岸修筑矶头,抵御洪水,人称"卢公矾"。 1927年捐款10万元兴建南开大学图书馆(后命名为木斋图书馆),并捐书10万余卷。 后又为清华大学捐书1600余部、23000多册。1947年捐款为北京大学建数学研究所。次年9月殁于北平,终年92岁。卢八十初度曾请出监护人,预立遗嘱:"死后遗产全部用于教育事业,不传子孙"。 ==著作== 所刊严复译《天演论》,为我国最早版本,《慎始基斋丛书》11种、《湖北先正遗书》720卷、《沔阳丛书》百数十卷,合称卢刻三大丛书。 著有《万象一元演式》、《割圜术辑要》、《叠微分守卜草》、《求级数捷法》、《代数术补草》、《微积溯源补草》、《代微积拾级补草》等篇。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育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卢木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