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隨機
登入
設定
關於 求真百科
免責聲明
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卧佛院摩崖造像 的原始碼
←
卧佛院摩崖造像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卧佛院摩崖造像</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p0.ssl.img.360kuai.com%2Ft01483c138318249a7a.jpg%3Fsize%3D640x377&refer=http%3A%2F%2Fp0.ssl.img.360kuai.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70338575&t=12d2d70cdd76b0a4f8a145b746b07b15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falaliyulecheng.eas.easyfang.com/sh/list-1.html 来自 携程旅行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本名 卧佛院摩崖造像 外文名 Reclining Buddha Temple Cliffside Images 地理位置 [[四川省]][[安岳县]] 地 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卧佛院摩崖造像''':中国西南地区唐代佛教造像位于[[四川省]][[安岳县]]城北35公里的八庙乡卧佛沟。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f>[http://falaliyulecheng.eas.easyfang.com/sh/list-1.html 卧佛院摩崖造像], 博雅旅游, 2020-01-18</ref> == 简介== 卧佛沟为东西向,在长达0.5公里的两边崖壁上,凿有大小龛窟 138个,其中佛教造像84龛,计1593尊,内以[[释迦牟尼]]左侧卧造像最为壮观。卧佛全长23米,头长3米,肩宽3.1米,头东脚西,向南左侧卧于距地表 5米处的崖壁上。卧佛头有螺髻,双目微闭,形体修长,身着袈纱,坦胸,两手平伸,赤双足,神态安详端庄。 此像雕刻精美、洗练,形象地展示出超脱的境界。在卧佛上部,刻有释迦牟尼佛坐像,两侧为诸弟子及天龙八部等,各现半身。腹部外侧跪一弟子,面向佛,背朝外。 脚部刻力士像 1尊,上身裸露,肌肉丰满,充分表现了盛唐时期石刻造像艺术的独特风格。 ==雕刻艺术== 卧佛院摩崖造像与卧佛相对应的崖壁上,是卧佛院藏经洞。 佛教经文主要集中镌刻在15个经洞内,造字面积达 131.2平方米,共260468字。字为楷书,方格直行,大小规格 2~4厘米不等,均是唐人书写雕刻的佛经和敬爱寺经论目序。所刻经目是《大唐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序》、《[[大般涅经]]》《[[法华经]]》《[[妙法莲华经]]》、《大方便佛报恩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佛名经》、《檀三藏经》等16部。刻经的题记,现存的有开元十五年(727)、开元十七年、开元二十三年三则。 ==重要地位== 另外还有“开元十二年”、“开元二十一年卧佛院僧玄应书”等题记,也清晰可见。藏经洞内所刻佛经经文,不仅记有年代、经论名称,而且字迹古朴工整,笔势清劲纯熟,是研究中国佛教史、书法史和校正佛经版本的重要历史资料。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国地理总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卧佛院摩崖造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