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116.6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即将倒塌的墙(高桂云) 的原始碼
←
即将倒塌的墙(高桂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即将倒塌的墙'''<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9097339/pexels-photo-19097339.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即将倒塌的墙》'''是[[中国]]当代作家高桂云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即将倒塌的墙=== 从我家去妈家的路很近,每每我都步行。路上途经一个仅有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庄,村庄的路也只一条,且弯弯曲曲几乎没啥过渡就到我们村了。就是在这条曲里拐弯的小路上,有一堵即将倒塌的墙。 说来,我们虽与这小村子是邻村,却不甚相熟。一来我不知道这村叫啥名,它好像也没啥正儿八经的名,更没有村部和村委,因为紧挨县城又特别小的缘故?我不知,也从未去想过。二来呢,我只记得小时候进城从此过,总是怕得要命,因为有一人家的狗特别凶,又惯常不拴起来,由着它见人就追。一种明显拒人千里的排外意味。 不过,尽管如此,为了近便,我们小孩子总还忍不住打此过,无外乎在手里多拿一根棍子或一块半头砖罢了。当然,如今二三十年过去了,那喜欢养狗的人家早就搬走了,这个村子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我们胡同出外时的必经之地。如此一说,倒也是与它很熟了,当然是指这路,因为是打小建立的交情嘛! 其实,与其说我们村与这[[村庄]]相邻,不如说是我们家所在的胡同与之相连。说来也挺有意思,倘若由并不知内情的局外人来做判断,许会把我们与他们归为一体也说不定哩。因为我们这胡同是孤零零自村里延伸到村外的一细长条儿,后来又被从此间过的三零八国道从中截断,如此,在国道这边的三五七八户人家便彻底与自己的村子隔离开来,倒是显得与旁人亲如一家了。 好了,闲话少叙,说那堵墙。说它是墙,可严格说来又不完全是墙,起码不是那种纯粹的院墙。它归属于一所空无一人的老院子,老院子里的一座老房子。坐东朝西,好像是这户人家的灶房吧,那临街的东墙而今与整个房子脱了节,摇摇欲坠。而房主人呢,早就不知搬去了哪里,眼不见心不烦,将其弃之不顾了。 自打人们发现了这堵即将倒塌的墙,有的人便不敢从此过了。比如说,前院的胖大娘,这是一个热心人,不但自己不敢走那路,还逢人就拦着:哎呦,你这是还要打那儿走呐?你没看见那墙?随着对方的反应,她要么是一句,心真大;要么是一句,胆真大。而无论对方是[[注意]]还是没注意到那堵即将倒塌的墙,她都苦口婆心劝其就此打住,另寻坦途。 而后院的李二嫂子,则是另一种[[热情]]。自打她亲眼见证了那墙的[[危险]],便将这三五七八家邻居挨家挨户警告了个遍,好像她天生就有护佑左邻右舍的神圣职责似的;尽管那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情让人如鲠在喉,不上不下的。她如此对我妈说,婶子啊,你可千万别再打南边的小道上走了哈,看那墙多悬哪!说倒就倒的。它可不像我这样,提前先给你打个招呼!也给小孩儿们(系本地方言,意为子女们)说声,别怪咱没把丑话说前头,真要图省事一下子给拍墙底下,可有的受! 好了,这几户人家有了这二位,恐怕连那墙也拿咱没办法吧?可有时候,人们往往就是不信那个邪!这一天二十四小时,二十四小时里有多少秒!而墙的倾倒撑死也就那么一两秒钟,怎么着?还非得不早不晚偏赶在我打那过的节骨眼上?还不偏不倚恰巧砸在我身上?真有意思! 怎么说呢,无论是人心的固执还是反叛吧,反正越是有人不管出于何种心情、何种目的,阻拦着你去做某事,你越是心里痒痒,做不了你越是猴急。所以,尽管身边总少不了一个唠叨来唠叨去的人在那唠叨着,也没有耽误邻居们大大方方畅行在那条小路上。 当然啦,我也不能免俗。原因[[简单]]又直接,因为我是步行回家,我可不愿为着那似有若无的危险,那还在酝酿中的算不上灾难的灾难,而改至三零八国道上去绕远!何况,真要是像中彩票一样,眼看着它要倒,即便是在那节骨眼儿上麻利地跑两步,也还来得及。我有这个自信。不用说,这自信大家都有。所以,无论是真的幸运还是侥幸逃脱,至今大家都安然无恙毫发无伤。而那墙,尽管岌岌可危摇摇欲坠,也仍然保持着它岌岌可危摇摇欲坠的状态。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天我步行回家时,亲眼看见李二嫂子摇摇摆摆地打对面摇摆而来,我们相遇时恰好赶在那堵墙跟前儿。我忙停住脚步,对她说,嫂子,我先在这等着,你紧走两步,快过来。谁想李二嫂子面不改色心不慌,还笑了!啥呀,瞧你紧张的,没事!说着,竟放慢脚步对着那墙细端详起来,嘴里喃喃自语,我说,它是怎么了,到底倒不倒呢? 就是呀,也怪不得人家李二嫂子迷惑。我说这墙,你到底是倒还是不倒呢!要急死人不成? 其实,这墙不光挑战着我们的胆量和好奇心,同样的感受也生发在小村庄人的心里。凡是在这墙以北,进城时需打此过的小村庄的人家,都是这般心情。随着这墙一等也不倒,二等也不倒,慢慢地,大家终是站到了同一条战线上。 因着共同的利益,大家的沟通机会明显比以往多了。每当我回妈家路过此处,总能与人偶遇,即便是这墙以南的人家哩,特殊时期的神经也都是相当敏感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自带神奇的召唤力量,将人们从自己的舒适圈中呼召出来。 出来舒适圈,便进入是非圈。人们在沟通交流中议论最多的可不止这墙,更有墙的主人。因为,小村子里早有人提前知会那房主了。[[意思]]是让其回家稍稍修缮一下,这样既对自家的房子有利,也不至伤了路人。可人家因为远离这是非之地所秉持的已然是置身事外、事不关己的态度了。这就让人很想不通,这事说啥也不能与你无关呀! 无奈,既然房主不凑前儿,每天打此过的人便无论如何都不能仅仅算作路人。于是,局外进局内,被动变主动,大家聚一处商量对策。 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助它一臂之力,帮它一把!这个忙,当然要顺应它倒塌的意志,只是在方向上与之背道而驰;为了给大家自己行方便嘛!毕竟一旦墙往路边倒,路明显就堵死了。你想啊,如此狭狭窄窄的一条路,堵上偌大一堆土坯坷垃,还不得像堵上一座山似的! 所以,要倒也得让它往里倒。 所以,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大家悄没声儿地来到此地,欲将此墙往里推倒了。并且,激愤满怀,既然主家不仁也莫要怪我们不义。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任你怎么推,它就是不倒哩!更奇怪的是,它也不是纹丝不动,只是颤颤巍巍的,一旦到了它最原始的位置上便岿然止住了。可此处并非当下之人们心心念的终点啊。 毕竟,没有白捡的便宜!就房主那般无礼,人们能这般有情? 算了,今儿先让它这么着,等明儿一早天亮了,再翻过院去,一探究竟。人们如此商量妥当,纷纷归村,归家。 巧的是,第二天一早,墙又回归到之前岌岌可危、摇摇欲坠的[[状态]]去!真是邪了门了。大家再次同心协力齐动手,也不外乎再次努力到前一晚的功劳处。可就在大家放手想去院里探个究竟之时,那墙竟干干脆脆嚯啦一声又回来啦!继续岌岌可危着,摇摇欲坠着。 这下人们可傻了眼!还去不去?你看我,我看你。都没了主意。你别看这些人,尽管平日里没啥信仰,既不信鬼又不信神的,一副全然摆脱不掉的大大咧咧、无法无天的[[模样]];可一旦遇到点邪乎事,敬畏之心可是从不缺席的。就是啊,去,还是不去?像是大白天里遇见了鬼,没人敢下决定了。到了,也不过不了了之。 之后,你别管过了多长时间,那堵即将倒塌的墙一个样虚张声势、有恃无恐,斜斜地屹立在那条狭长小路上。必经之人倒也仍然在这必经之路上来来往往,往往来来。其中,堂而皇之者有之,战战兢兢者亦有之。与此同时,关于这堵墙的奇闻迅速地远扬开去。 结果,你猜怎么着?竟不乏好事者前来一堵其风采,并为其喝彩!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日升日落,四季流转,这条小路竟被人脚踢踏得锃光发亮,见天儿地往来者络绎不绝! 当然,不出你我所料,房主也来了。 当然,房主可不是来凑[[热闹]],他是来宣告主权的。 看吧。在那本就狭窄的小路边上,他大模大样摆放了一把草编椅,和着一方小桌。桌上除了一暖壶一茶杯外,最最醒目的乃是张贴在塑料支架上白纸黑字写着的告示:欲要观此奇墙,仅需消费十元。但见他翘着二郎腿儿,摇着荷叶扇,煦煦然很自得的样子。那黑框眼镜下面的眼睛眯眯着,嘴角的微笑似有若无,一眼望去,竟也像是个温文尔雅的儒者哩! 只可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凡来者,没有一个掏腰包的。再说,群众也不是吃素的。你在北边收费吧,我自南边入;你从南边收费吧,我打北边来。实在不行,不看也罢。 ——谁不知道你?当时人家叫你修墙,你不修,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这会子看有利可图了,倒是又认了。 ——什么认不认?是我的,[[自然]]是我的。修与不修,都是我的。 ——那眼睛可是我的哩,我想看就看,且偏要看,还偏不给你钱。 ——那,那,那我就把它推了!就是推了,也不让你看。 ——好啊,你推。 ——推就推,谁不敢似的! ——推呀,你推来试试,看能不能成。正好让大家见证下那玄之又玄的[[奇迹]]哩!实在不行我还可以搭把手。 如此,一来二去,主客双方还真撸起袖子,站在了墙跟前儿。那咱们不如试试往外推?好啊。真是无独有偶,双方竟也速度地达成了一致。 很显然,在墙外是无法做到往外推的。于是乎,房主大大方方,大仁大义,拿了钥匙打开家门。于是乎,主客双方和着一群好事者一拥而入。其中,[[自然]]不乏之前参与往里推墙的那波人。此时此刻,好奇心打败了一己私利而占了上风,敬畏之心却也在闹嚷嚷的兴奋中没了立足之地。 因着岌岌可危的墙,灶房是没人敢进的。所以,主客双方商定了一人一侧,先将这危墙左右两旁的院墙推来一试。不想那院墙虽看上去比之危墙要安稳牢固得多,却是没劳二位怎么费劲便轰然倒塌了;连累得危墙是颤了又颤,竟也只是震颤一下来做做样子,而已! 一半会儿,人们全都涌上前去,看看那本该倒的墙,再看看本不该倒的墙。突然,有人[[发现]]了什么,那是延伸到墙缝里的植物枝蔓,两边的墙体中都有一丝半缕的显现,只是随着墙的訇然坠地而被强行挣断了。 直到这时,人们才抬起高贵的头颅仰望起那爬满整个灶房屋顶的藤蔓植物来。但见那蓬蓬生机成就的是一派辉煌,俨然一顶名副其实的硕大草帽!那些浩荡汹涌的触手呀,密密麻麻,溶溶脉脉,攀附着老屋顶,依凭着它生存,又予以它庇护。人们战战兢兢、谦谦卑卑地打开灶房那吱呀怪叫的木门,纷纷将畏葸的双眼探入,在渐渐习惯了周遭的黑暗之后,眼之所见的是一根根攀援环绕在墙壁、盘桓而上的足有手指头粗的老藤。显然,它们在此安家、占山为王不止三年五载了。<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963138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高桂云,女,1979年生于[[山东]]高唐,热爱读书和写作。2015年从事文学创作,积累小说、**、随笔、散文作品150万字。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即将倒塌的墙(高桂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