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9.231.19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原角龙 的原始碼
←
原角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原角龙</big>''' |- |<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com/t018a7c74283625e9f8.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974212&sid=7196901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原角龙'''(属名:Protoceratops)在希腊文意为"第一个有角的脸, 是种角龙下目恐龙,生存于上白垩纪坎潘阶的蒙古。原角龙属于原角龙科,原角龙科是一群早期角龙类。不像晚期的角龙类恐龙,原角龙缺乏发展良好的角状物,且拥有一些原始特征。 =='''简介'''== 生存[[年代]]:[[化石]]的地质年代是上白垩纪坎潘阶(8350万年前到7060万年前) 辨认要决: 喙像鸟,头上长着褶边,但没有角 英文名(protoceratops)的含义是:第一张有角的脸 原角龙是草食动物,速龙会吃原角龙。 原角龙生蛋时往往是几只雌龙共用一个窝,大家轮流一圈一圈地产蛋。 =='''评价'''== 在1922年的一个由美国人组成的寻找人类祖先挖掘团队,摄影师J.B. Shackelford在戈壁沙漠(内蒙古、甘肃省)发现了原角龙的第一个标本。这次由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Roy Chapman Andrews)带领的挖 掘活动没有发现早期人类化石,而发现了许多原角龙、鹦鹉嘴龙化石,以及兽脚亚目的迅猛龙、偷蛋龙化石。 在1923年,沃特·格兰杰与W.K. Gregory正式地叙述、命名模式种安氏原角龙(P. andrewsi),种名是以安德鲁斯为名。化石的地质年代是上白垩纪坎潘阶(8350万年前到7060万年前)。研究人员注意到原角龙的重要性,认为原角龙是三角龙的祖先。这些化石组于保存良好的状况下,有些标本甚至保有了巩膜环(Sclerotic ring),巩膜环是一种易碎的眼睛骨头。 在1971年,在蒙古发现了一个化石,一只迅猛龙正攫取一只原角龙。一般认为它们在打斗中同时死亡,可能因为沙尘暴,或是沙丘倒塌在它们身上。 在1972年,波兰古生物学家Teresa Maryanska与Halszka Osmólska叙述了原角龙的第二种,柯氏原角龙(P. kozlowskii),化石发现于蒙古坎潘阶。然而,这些化石由不完整的未成年体化石构成,现在被独立为新属,柯氏矮脚角龙(Breviceratops kozlowskii)。 在2001年,命名了第二个有效种,巨鼻原角龙(P. hellenikorhinus),发现于中国内蒙古的巴音满达呼组(Bayan Mandahu),也是来自于上白垩纪的坎潘阶。巨鼻原角龙的体型明显大于安氏原角龙,并拥有稍微不同的头盾,以及更结实的颧骨角状物。 '''所属分类''' 原角龙是第一个被命名的原角龙科恐龙,所以也成为原角龙科的名称来源;原角龙科是一群草食性恐 龙,比鹦鹉嘴龙科先进,但比角龙科原始。原角龙科的特征是它们与角龙科的相似处,但原角龙科有更善于奔跑的四肢比例,以及较小的头盾。 在1998年,保罗·塞里诺(Paul Sereno)将原角龙科定义为:冠饰角龙类中,所有亲缘关系与原角龙较近,而离三角龙较远的物种,所组成的基群演化支。这个演化支包括:弱角龙、矮脚角龙、雅角龙、喇嘛角龙、巨嘴龙、扁角龙、巧合角龙等属。但在2006年,彼得·马克维奇与马克·诺瑞尔公布了新的系统发生学研究,将数个属移出原角龙科。贝恩角龙可能是原角龙的次异名。<ref>[https://view.inews.qq.com/a/20220323V07Q7H00 原角龙]搜狗</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362 演化論]]
返回「
原角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