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103.14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反坦克戰 的原始碼
←
反坦克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89式反戰車自走砲'''<br><img src="http://www.mdc.idv.tw/mdc/army/ptz89-1.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www.mdc.idv.tw/mdc/army/ptz89.htm 圖片來自mdc.idv.tw]</small> |} '''反戰車战''',是指与[[装甲战斗车辆]],尤其是[[戰車]]作战的各种形式的总称。最常见的反戰車系统包括具有高[[炮口初速]]或使用[[穿甲弹|穿甲弹药]]的[[火炮]]、反戰車[[导弹]](例如[[导弹线控制导]]<ref>[https://ir.nctu.edu.tw/bitstream/11536/102835/2/972221E009046MY3(%E7%AC%AC2%E5%B9%B4).PDF 导弹线控制导],交通大學</ref> 导弹)、[[地雷|反戰車地雷]]等等。 在反戰車作战领域,有三个常用概念:'''机动力破坏'''、'''火力破坏'''和'''完全破坏'''。机动力破坏是指使戰車丧失移动能力,例如破坏戰車的[[履带]],戰車虽然无法移动,但其[[武器]]系统可能还能正常使用;火力破坏是指使戰車部分或完全丧失开火能力;完全破坏则是指使戰車彻底丧失继续战斗能力,例如彻底摧毁戰車或使戰車全体[[乘员]]失去继续战斗的能力。 == 早期形式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反坦克作战技术刚刚形成雏形的阶段。德军最初使用小型[[加农炮]]和大[[口径]][[步枪]]来对抗英军的坦克。当大部分这些武器在实战中被证明几乎毫无作用之后,他们开始使用一种7.92毫米口径具有穿甲能力的[[K弹]]。[[手榴弹]]也被用于反坦克。当发现单枚手榴弹威力不足时,[[集束手榴弹]]就开始被投入使用。坦克在各种大口径火炮面前也是脆弱的,尤其当它们被复杂地形、[[反坦克壕]]、[[铁丝网]]等困在原地时,就更加成为这些武器的活靶子。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 反坦克炮 === 反坦克炮是专门设计用来破坏装甲车辆的火炮,通常都能够高速发射穿甲弹。在[[二战]]初期,很少有反坦克炮的口径超过50毫米,当时常见的口径包括:德制和美制的37毫米炮、法制25毫米炮和47毫米炮、英制两磅(40毫米)炮、苏制45毫米炮。这些口径的反坦克炮可以击穿战前和战争初期各国几乎所有型号的坦克的[[装甲]]。 但随着战争的进行,反坦克炮口径的发展速度很快就跟不上坦克的装甲厚度了。德制的37毫米炮在[[苏联]]的[[T-34坦克|T-34]]和[[KV-1坦克|KV系列]]坦克面前一筹莫展。各国于是开始生产口径更大、火力更强的反坦克炮。到1943年间,各国的反坦克炮口径已经普遍达到了50毫米以上。一年后,随着[[苏德战争|东线]]压力的加剧,75毫米、88毫米、100毫米甚至122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纷纷被投入到战争中。 早期的反坦克炮属于轻型武器,炮组的成员可以轻松地推动火炮进行移动。但到了战争中后期,当反坦克炮口径逐渐扩大,重量逐渐增加,它们的移动能力也逐渐下降,使得它们在敌方火力面前愈发难以生存。此外,反坦克炮也很难为炮组成员提供任何保护。为了改善反坦克炮在机动力和防护力方面的缺陷,各国先后开发生产了[[驅逐戰車]]。这种带有轻型装甲防护的自行式反坦克炮与那些固定式反坦克炮相比,威力大幅度提高。 二战结束以后,反坦克炮由于体型庞大、机动力差等缺点,发展逐渐停止。它的地位被[[无后坐力炮]]和[[火箭推进榴弹|火箭筒]]所取代。 === 反坦克地雷 === 二战中的反坦克地雷通常由步兵使用,主要用于破坏坦克履带使其丧失机动力,或击穿脆弱的底部装甲,对坦克乘员造成伤害。战争结束后,世界各国研发出了多种新型反坦克地雷,使用更具威力的装药,采用聚能破甲形式,其中一些型号还具备攻击坦克顶部和侧面装甲的能力。 === 步兵近距离攻击 === 坦克对步兵来说仍然不是无懈可击的,尤其在[[巷战]]中。坦克体型庞大而且发出巨大噪音,非常容易被步兵发现、跟踪和偷袭。由于坦克乘员的视野范围受到限制,敌方有经验的步兵可以很容易地靠近一辆没有步兵[[掩护]]的坦克,而坦克的武器则很难攻击到靠近自己的敌方步兵。一旦靠近一辆坦克,步兵将获得很多攻击它的手段。步兵的火箭筒、手榴弹等武器有时很难击穿坦克最为厚实的正面装甲,但是通过靠近坦克,他就可以选择攻击相对脆弱得多的顶部、后部和侧面装甲。破坏坦克履带也可以对坦克造成机动力破坏。在二战中,苏军步兵有时会直接冲向敌方坦克,将[[汽油]]倒进坦克乘员舱里并将出口封死,把坦克乘员烧死在坦克中。 === 反坦克手榴弹 === 反坦克手榴弹的形式多种多样,从简单的高爆式到复杂的聚能装药式。为了增加威力,反坦克手榴弹常常被设计成带有粘性或磁性的,这样它们可以在被投掷后附着在坦克装甲上,在爆炸时产生最大效果。[[莫洛托夫鸡尾酒]]也是一种常用的反坦克手榴弹形式,但它只对战争前期轻薄装甲的坦克比较有效,在战争后期,除非使用者能够准确将其投中坦克的[[发动机]],否则这种燃烧瓶对坦克就毫无用处。 === 聚能破甲武器 === 轻型反坦克武器(可单兵携带)的发展是从二战开始的,其中的大部分都采用[[锥形装药|聚能破甲]](HEAT,High Explosive Anti-tank)的原理。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国]]的[[巴祖卡火箭筒]]、[[德国]]的[[反坦克榴弹发射器|铁拳]]预装填无后坐力炮。 战争结束后,聚能破甲武器继续发展。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分别研制了[[巴祖卡火箭筒|超级巴祖卡]]和[[M72輕型反裝甲武器|M72 LAW]]型反坦克火箭筒,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其他火炮 === 传统的炮弹对坦克装甲的效果十分有限。非穿甲弹一般只能通过爆炸产生的震波对坦克造成伤害。但是在过去三十年中,一种新的[[炮射导弹]]被发展出来。这种炮弹采用激光制导,确保能够准确命中坦克,并且其[[弹头]]采用聚能破甲战斗部(HEAT)而不是一般的高爆弹头(HE),对坦克的杀伤力大大提高。 此外,另一种新出现的反坦克武裝是[[制导]]或非制导的攻頂飛彈。当这种炮弹在坦克上空爆炸后,会向下散射出数个聚能装药的弹头,由于它们所攻击的是坦克顶部最薄弱的装甲,所以其中只要有任何一个或几个命中目标,就会对坦克造成巨大伤害。 这些炮弹都可以使用中型[[火炮]](122毫米、152毫米或155毫米等口径)、大口径[[迫击炮]](81毫米及以上)或飛彈發射器射擊。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反坦克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