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74.4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发聋振聩 的原始碼
←
发聋振聩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发聋振聩11.jpg|缩略图||right |[https://v.qq.com/x/cover/rtaibn4ns0r08t2/p0025mvk7se.html 原图链接]发聋振聩]] '''发聋振聩''',汉语成语,【拼音】:fā lóng zhèn kuì,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ref>[http://www.guoxuedashi.com/chengyu/8919f.html 发聋振聩 ] 国学大师</ref> == 出处 ==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示例'''】: 1.《清史稿》卷378《黄爵滋传》11588页:“况我皇上雷霆之威,赫然震怒,虽愚顽沉溺之久,自足以发聋振聩。” 2.[[严复]《救亡决论》:“今者,我欲与之为微词,则恐不足发聋而振聩;吾欲大声疾呼,又恐骇俗而惊人。” 3.[[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6章:“创办一个《民心日报》,想在舆论方面,多做些振聋启聩的工作。” 4.[[郭沫若]]《洪波曲》3:“老教育家斩截地对我这样说,声音是这么刚健,像乡里老百姓说话的那样,而又那么的振聋发聩。” == 相关成语 == 【'''近义词'''】:[[发聩振聋]]、[[醍醐灌顶]] 【'''反义词'''】: == 典故 == [[黄爵滋]](1793-1853年),字树斋,宜黄(今江西宜黄县)人。清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授编修,迁御史。道光十年(1830年),他与[[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结宣南诗社,讲求经世之学。道光十五年(1835年),他任鸿胪寺卿(掌蕃客朝会吉凶吊祭事)。道光十八年(1838年),黄爵滋向宣宗道光帝上奏严禁鸦片烟的条陈,痛述鸦片毒害,提出禁烟、戒烟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并希望皇帝用像打雷的威力,令人触目惊心地震动起来,虽然长期沉溺于吸鸦片烟的人,也足以唤醒他的糊涂和麻木。 清朝道光初期,英国舰船经常侵犯我国的领海主权,还偷偷地测绘我国的山川形势地图,暴露出了侵略意图。 当时担任鸿胪寺卿的黄爵滋目睹这些情况,忧心如焚,就上奏朝廷要警惕外国侵略者险恶用心。他说:"外国不可尽以恩抚,而沿海无备可危。"接着,他上奏《禁烟议疏》,首次提出要在我国禁止鸦片。 在那份奏疏中,他列举大量史料:自从鸦片流入中国,每年有数百万两白银外流。道光三年之后越来越严重,仅广东一省,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每年外流的白银一千七八百万两;道光十一年至十四年,每年外流的白银二千余万两;道光十四年至今,已经达到三千万两之多。而福建、浙江、山东、天津各海口,合起来每年也有几千万两。以中国有用之财,去填海外无穷之壑,年复一年,何处是底呢?长此下去,则成病国之忧。为了严禁鸦片,应该动用死刑,以达到发聋振聩的目的。 道光皇帝对黄爵滋的意见表示赞同。不久,就委任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去广东禁烟。 "发聋振聩",意思是声音大得连耳聋者都能听得见,比喻用惊人的语言来唤醒糊涂麻木之人。 == 视频 == <center> ===成语故事 第51集 发聋振聩 === {{#iDisplay:p0025mvk7se|640|360|qq}}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830 中國文學總集]]
返回「
发聋振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