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9.236.17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古巴解凍 的原始碼
←
古巴解凍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古巴解凍'''<br><img src="https://ichef.bbci.co.uk/news/624/amz/worldservice/live/assets/images/2014/12/18/141218101214_protests.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2014/12/141218_analyis_thaw_cuba_us 圖片來自bbc]</small> |} '''古巴解凍'''(Cuban Thaw,[[西班牙语]]:deshielo cubano)是指[[古巴]]與[[美國]]之間的[[古美關係|外交關係]]<ref>[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xinhuanet.com/world/2020-07/20/c_1126262013.htm 古美關係],xinhuanet</ref> 在2014年開始的正常化歷程。古巴和美國的邦交在1960年代開始一直不佳,其後曾經有關係緩和的跡象;古美兩國最終在2014年12月關係正常化,並在2015年7月恢復外交關係。古巴解凍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均帶來一定影響。 === 解凍前的關係緩和跡象 === 美國與古巴之間的雙邊關係曾在1970年代開始有所緩和,兩國签訂雙邊协议,又互相在對方國家设立办事处;但是,[[共和黨]]的[[罗纳德·里根]]其後接替[[民主黨 (美國)|民主黨]]的[[吉米·卡特]],成為[[美國總統]],他对古巴的政策較為强硬。里根離任後,美國與古巴的關係先後因其他事件而緊張起來。 [[勞爾·卡斯特羅]]於2006年成為古巴最高領導人,他在經濟和外交兩方面上的政策較為靈活;美國總統[[贝拉克·奥巴马]]在2009年宣佈放寬對古巴的部分限制,又在2013年上半年表示美國政府對兩國關係持開放態度,古巴外交部|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Cuba)亦在同年表示願意為改善兩國關係而採取行動。 == 過程 == 2013年6月開始,美國和古巴在[[教宗]][[方濟各 (教宗)|方濟各]]的斡旋下進行歷時近一年半的秘密谈判,最後成功达成共识;在谈判期間,美國與古巴雙方的人員會晤了最少九次,已知有七次會面是在[[加拿大]]的[[多倫多]]和[[渥太華]]舉行,另外兩次則在[[梵蒂岡]]。 2014年12月17日,美国和古巴突然交换囚犯,古巴释放了一名美國[[特務]]和美國人阿兰·格罗斯|Alan Gross,而三名被美國拘禁的古巴特務也獲释放。同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要令美國和古巴的關係正常化,結束美國過去企圖孤立古巴的方針,又認為這樣對兩國人民均有益處;為了使兩國實現關係正常化,美國將會評估過往把古巴列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做法、放寬旅遊和匯款限制、增加兩國之間電訊聯繫、並允許美國的機構與古巴金融機構進行往來。在同一天,劳尔·卡斯特罗发表电视讲话,指出美国需要解除对古巴的经貿封锁;在讲话中,卡斯特罗認為美國和古巴要承认彼此之間的差异,實現文明共处,又表示古巴愿意与美国合作。 在[[第七屆美洲國家首腦會議]]期間,奥巴马和劳尔·卡斯特罗举行会晤,是為美國和古巴领导人在半世纪以来的第一次会面。2015年4月14日,奧巴馬宣佈將會把古巴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中除名;一些共和黨政客抨擊奧巴馬的決定,亦有古巴裔議員聲稱會防止古巴被除名,但有關決定最終在45天的國會通告期後落實。 2015年7月20日,美國和古巴正式恢復兩國之間的邦交,並重開駐對方國家的[[大使館]];[[美国国务卿]][[克里]]出席了[[美國駐古巴大使館|駐古巴大使館]]的重開儀式,成為自1945年以来首名到访古巴的美国国务卿,而當年在大使館關閉時把[[美國國旗]]降下的老兵也有出席儀式。 == 動機分析 == === 美國 === 有評論認為,美國的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過往對古巴政策的失敗,這些政策不能成功推翻共產黨執政的古巴政權,亦損害了美國的利益。美國過去對古巴的制裁雖然對當地造成嚴重影響,但古巴政府沒有因而倒台,當地的社会亦保持稳定;與此同時,美國對古巴的封锁限制了美國到當地的出口貿易,造成企业家和农场主人的不满,亦妨礙古巴裔美國人|Cuban American到古巴探親。因此,美國有需要調整對古巴的政策。 美國過往對古巴的政策對[[美國外交]]構成損害。美国限制與古巴进行經贸往來的外国公司和人員,但此舉影響了對美友好国家的利益,引起加拿大和部分[[西欧]]国家不满;[[联合国大会]]在2013年和2014年均有要求美國终止封锁古巴的議案,這些議案得到大部分國家赞成,反對或弃权的國家不多。不少[[拉丁美洲]]國家反對美國對古巴的政策,影響美國在有關地區的影響力和地位;在第六屆美洲國家首腦會議|6th Summit of the Americas上,32個[[美洲國家首腦會議]]成員國發表共同聲明,表示除非古巴出席首腦會議,否則以後不會再參與,更有成員國的總統為此退出會議。 評論認為,奥巴马之所以要促使古巴解凍,是因為他想塑造政绩。[[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即將來臨,奥巴马需要在外交上取得突破的成積,為民主黨造勢。民主黨在2014年美国中期选举|United States elections, 2014中失利,共和党則成功控制多数的議會席位,令奥巴马难以在内政上取得新的成就;外交方面,奥巴马難以在[[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對抗[[恐怖主义]]等議題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而改善對古巴關係正是最可能在短期內見效的事務。 有[[俄羅斯]]學者指出,美国促使古巴解凍的动机是要赢得俄罗斯的盟友,並把自身的势力范围扩大至過去因[[意识形态]]等問題而不會涉足的地區,预示美国的外交政策转变。除了上述各點外,[[地缘政治学]]考虑和古巴裔移民的增加也被認為是美國促使古巴解凍的原因。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社會事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古巴解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