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37.17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台東縣 的原始碼
←
台東縣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台東縣.gif|thumb |300px|有框|右|'''台東縣'''地圖,圖片來源:[https://tour.taitung.gov.tw/ 國際旅遊 首選台東]台東觀光旅遊網]] '''台東縣''',[[台灣]]第三大縣,幅員廣闊,東臨太平洋、西南毗連[[屏東縣|屏東]]和[[高雄縣市|高雄]]山區。位於[[花東縱谷]]之中,東臨[[海岸山脈]],西以[[中央山脈]]為界、北面與秀姑巒溪與[[花蓮縣]]為鄰,境內高山、海岸、森林、溪谷,保持完整的風貌,有臺灣的「後花園」稱號,是「全球養生休閒度假縣」的樂活首都,尤其是單車樂活族的參訪聖地,擁有全臺最早最完善的關山自行車道;物產豐饒,遠近馳名的縱谷好米、金針花、洛神花、臺東釋迦;漁產亦十分興盛,旗魚、柴魚片都是極富盛名的當地特產品。<ref>[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01123 東部地區 -台東縣- 交通部觀光局]</ref><br style="clear:both;"> ==歷史沿革== '''台東縣'''位於台灣東部的山區,地處偏遠,因此開發較晚,除了早期在此地生活的先民外,幾乎都未開墾,至19世紀末期[[沈葆楨]]開山撫番,開始打通往台灣東部的道路,並且設立北、中、南路安撫司,排解原住民與漢人的衝突,為台灣東部的開發史掀開了一頁;到了1886年台灣建省才把[[台東|台東縣]]與[[花蓮|花蓮縣]]併為台東直隸州。<ref>[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taiwan/taitungcounty/ 台東縣景點地圖- 台灣旅遊資訊- 旅遊導覽| TravelKing旅遊王]</ref> ==景觀特色== [[File:台東縣-0.jpg|有框|右|台東縣熱氣球每年帶來龐大商機和觀光產值,圖片來源:[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01123 台東縣]交通部觀光局]] '''台東縣'''人稱臺灣的「後花園」、「最後一塊淨土」、「全球養生休閒度假縣」,是樂活首都,單車族參訪聖地,擁有全臺最早最完善的關山自行車道,在鹿野龍田、池上、臺東市、海岸沿線…等各地,都有專屬的自行車道,沿途充滿自然與純樸的美景,宛若騎入人間仙境。縣花為蝴蝶蘭,縣樹為樟樹,在這寬敞的大地上可以享受悠閒的生活步調,它充滿多族群的人文特色,不同族群的節日慶典,有不同人文風貌的經典呈現,在這裡與各式各樣的人群相會,並從他們的口中聽聞有趣的歷史或神話,對每一個外地人而言,將會是豐收的知性饗宴。<ref>[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01124 '''台東縣''' ]交通部觀光局官網</ref><br style="clear:both;"> 。 ==行政區== '''台東縣'''位於台灣的東南方東經120.44度、北緯23.6度,全縣面積3515.2526平方公里,為台灣第三大縣份,東面朝臨太平洋、西面和南面與屏東縣和高雄市,以中央山脈為界、北面與秀姑巒溪與花蓮縣為鄰,靠山臨海自然資源豐富,擁有許多自然文化保留區,可謂台灣的大自然教室。行政區劃分有[[台東市]]、[[關山鎮]]、[[成功鎮]]、[[長濱鄉]]、[[海端鄉]]、[[太麻里鄉]]、[[池上鄉]]、[[東河鄉]]、[[延平鄉]]、[[卑南鄉]]、[[金峰鄉]]、[[大武鄉]]、[[達仁鄉]]、[[綠島鄉]]、[[蘭嶼鄉]]等鄉鎮<ref>[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taiwan/taitungcounty/ 台東縣景點地圖- 台灣旅遊資訊- 旅遊導覽]TravelKing旅遊王</ref>。 ===[[關山鎮]]=== [[File:關山鎮親水公園.jpg | thumb |300px|有框|右|關山鎮親水公園[https://www.erv-nsa.gov.tw/zh-tw/Attractions/Detail/19 照片來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 關山鎮的開發甚早,清初,平埔族人即已進入關山開墾,隨後阿美族人也跟進聚居建社,漢人則在清光緒晚期始移入開墾。關山鎮原始地名為「里壠」,源於阿美族語指當地多「紅蟲」之故。原名阿里壠後簡稱為里壠。日治時期開闢關山警備道,以其位於警備道東口,大關山之下,乃於昭和12年(1937)改名「關山」。 關山鎮於民國35年1月(1946)設治,始稱「關山鄉」,後改為「里鎮」,於民國42年經本鎮鎮民代表會冬季大會建議,並於民國43年3月1日起奉准將「里壠」改為「關山鎮」。<ref>[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taiwan/taitungcounty/guanshan/ 關山鎮- 台東縣- 台灣旅遊資訊- 旅遊導覽]TravelKing旅遊王</ref> 關山鎮根據文獻記載,關山鎮原名『里壠』是原住民語『ㄉㄧ ㄉㄢˋㄉㄧˋㄌㄢˋ』的音譯,在清朝康熙年間尚屬於未開發的蠻荒地帶,當時只有阿美族原住民在此居住,到了光緒年間才逐漸有漢人開始往關山地區移居,並從事農業耕作,開始了關山地區的發展,關山鎮並於民國42年(西元1953年)在關山鎮鎮名代表冬季大會決定,將原本『里壠』改為『關山鎮』。<ref>[https://www.guanshan.gov.tw/index.php 關山鎮]關山鎮公所</ref><br style="clear:both;"> ===[[海端鄉]]=== [[File:海端鄉霧鹿峽谷.jpg |thumb |300px|有框|右|海端鄉霧鹿峽谷[https://www.erv-nsa.gov.tw/zh-tw/attractions/navigation 照片來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 海端鄉,為[[台東縣]]所轄五個原住民鄉之一,鄉內 約95%為原住民,以[[布農族]]為主,次有少數[[排灣族]]、[[卑南族]]、[[泰雅族]]、及[[阿美族]]等;另約5% 為非原住民,包括外省人、客家人及閩南人。<ref>[https://www.lyee.gov.tw/ 台東縣海端鄉公所官方網站]</ref>,布農語原稱haitotowan(現名haiduan),意指三方為山所環繞、一方為開口之地形,其地正當新武呂溪出中央山脈轉向南流,進入花東縱谷之處,宛若兩山間之缺口。早在18、9世紀間,就有住在東埔的布農族海端鄉歷史簡介人,越過[[中央山脈]]到東部拉庫拉溪流域(現[[花蓮縣]][[卓溪鄉]]一帶)尋求新獵場,其中部分族人再南下越過海端鄉的新武呂溪流域建立部落,清代文獻已有新武洛、里瓏山、丹那、大里渡等社名。 日據時代,西元1922年[[日本]]人即設為台東廳關山郡蕃地─海多多灣(音譯),由海道端警察駐在所管轄,隸屬台東廳里瓏支廳(昭和17年,西元1942年改為關山郡,即今臺東縣關山鎮)。台灣光復之初,仍隸屬臺東縣關山郡,歸里瓏鎮治理,旋即於民國35年4月1日自關山析出,改設「海端鄉」迄今。居民主要為布農族,在台灣原住民族群中人口數排行第四位,布農族共分為六大群,位於海端鄉的就是其中的is bu-bukun郡社群,另外還有tak banuaz巒社群、taki vatan (丹社群)、taki bakha 卡社群、taki tudu卓社群、taki bualn蘭社群;布農族人很擅長打獵,有些人稱他們是「天生的獵人」,其中最著名的『布農族打耳祭』就像漢人的農曆年一樣,是相當重要的日子,原始的打耳祭不但有訓練勇士的意義,也隱含布農族對生態的尊重,打耳祭祭典的儀式包括射箭禮、酒祭槍、驅邪活動、招竹作法等,是布農族相當重要的祭祀活動。<ref> [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taiwan/taitungcounty/luye/ 海端鄉- 台東縣- 台灣旅遊資訊- 旅遊導覽| TravelKing旅遊王]</ref><br style="clear:both;"> ===[[池上鄉]]=== [[File:池上鄉伯朗大道.jpg| thumb|300px|有框|右|池上鄉伯朗大道[https://www.erv-nsa.gov.tw/zh-tw/Attractions/Detail/23 照片來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 池上鄉位台灣台東縣,東鄰海岸山脈,西屏中央山脈,為新武呂溪沖積成扇型,扇端湧泉帶形成池泊,名為「大坡」。清光緒年間統稱『新開園』;日據時期設冶為「臺東廳關山郡池上庄」原住民遷住時,擇其水足地肥集居四周生活,並由世代繁衍而擴大其聚落,直至日據時期設治時,依其聚居該池之上而取名為『池上』。 池上鄉的歷史發展可源自於清朝光緒年間,池上地區被稱為『新開園』,到了日據時代西元1926年,東線鐵路通車開啟池上鄉的正式發展開墾的歷史,日人看見原住民的聚落位在現今大陂池(原稱大陂)旁,便取住在大陂池之上的意思,將這裡稱為「池上」,隸屬於台東廳關山郡管轄,並於台灣光復後改設為台東縣池上鄉;池上鄉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從古至今居民主要以農業種植稻米為主,在氣候的影響下稻米成為昔日進貢日本天皇的貢米,更在1988年(民國77年)獲得金米獎,成為全台灣品質最優良的稻米品種,也為池上鄉的農業經濟帶來新的契機<ref>[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taiwan/taitungcounty/chishang/ 池上鄉- 台東縣- 台灣旅遊資訊- 旅遊導覽]TravelKing旅遊王</ref><br style="clear:both;"> ===[[延平鄉]]=== [[File:延平鄉紅葉少棒.jpg| thumb|300px|有框|右|延平鄉紅葉少棒[https://www.erv-nsa.gov.tw/zh-tw/attractions/navigation 照片來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 延平鄉是一個原住民鄉,中央山脈的東南側,隔著花東縱谷,面對海岸山脈,一群以布農族為主的人們住在這塊山明水秀、人傑地靈的淨土。中央山脈的內本鹿是本鄉布農人的原居地,花東縱谷、海岸山脈及中央山脈是布農人的新樂土。鹿野溪、鹿寮溪流經本鄉境域,多年來,布農的子民就在這裡孕育、延續著生命,直到現在,也將持續到未來。 歷史曾在延平鄉留下烙痕,數百年來除了布農子民之外,曾有來自不同地方、不同世界的人們到這裡來追尋他們的理想。這裡對他們而言曾經是一個新的世界,他們也為布農人開啟新的視野。數百年過去,歷史在這塊土地留下足跡,但是依然屹立在此的,唯有我布農人;我們也曾經在歷史上留下足跡。歷史只為不平凡寫下註腳,「紅葉少棒的故鄉」是延平鄉的驕傲,也是延平鄉為布農人創造的,永遠的光榮。<ref>[http://www.ttypg.gov.tw/home/ 延平鄉公所]</ref><br style="clear:both;"> ===[[卑南鄉]]=== [[File:卑南鄉利吉惡地.jpg| thumb |300px|有框|右|卑南利吉惡地[https://www.erv-nsa.gov.tw/zh-tw/attractions/navigation 照片來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 卑南地名源自卑南語Puma,其意為「尊稱」,是為紀念一百八十多年前卑南族大頭目「鼻那來」(Pinara)。傳說中鼻那來聰明蓋世,有漢人血統,除了建立部落典章與納稅制度,又控制附近各大族,發展迅速統治臺東縱谷,使卑南成為近代奇。荷蘭人稱之為「卑媽拉」(Pimala),漢人則簡稱為「卑南」,沿用迄今。 另外根據族中耆老的說法,當卑南社的會所增到六所時,長老們認為過多的會所易生事端,決定不再增加,其後產生的家族都合併在六個組統中,以整合全族的防禦力量,此行為在卑南語中稱為Punuyuma(集中、團結之意),自此Puyuma成為卑南族之族名。<ref>[https://www.beinan.gov.tw/ 卑南鄉公所]</ref><br style="clear:both;"> ===[[金峰鄉]]=== [[File:金峰鄉洛神花季.jpg|thumb|300px|有框|右|金峰鄉洛神花季[https://www.facebook.com/kaluwan.Jinfeng/photos/a.271017983370041/519961055142398/?type=3&theater照片來自金峰鄉嘉蘭遊客服務站 臉書]]] 百步之鄉 - 金峰,金峰鄉的原住民濃郁的排灣族、魯凱族人文特色,是無價的旅遊資產,遊客們想要體驗原民文化,不用等到豐年祭,金峰鄉的族人們,隨時歡迎大家的到訪,下次行經南迴公路時,或許可以繞進小路,走訪賓茂、嘉蘭、歷坵、新興、歷坵五個村,必定會是一趟知性與文化的洗禮。<ref>[https://www.ttjfng.gov.tw/home/index.php/about/introduction 台東縣金峰鄉公所]</ref> 金峰鄉地處中央山脈南段,絕大部分屬山地地形,地勢崎嶇陡峭,海拔最高的北大武山達3096公尺,使本鄉發展限縮在右半邊與太麻里鄉相連的地區,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但隨海拔高度不同仍有所差異。鄉內主要族群為排灣族與魯凱族為主,產業上則以農業為主。 嘉蘭村至比魯溫泉沿線自然景色原始幽美,每逢秋末冬初時節,正是洛神花盛開季節,火紅的花萼在山坡迎風搖曳,嬌豔動人的景致年年都吸引不少遊客慕名前往,若說「臺東是臺灣最漂亮的後花園」,那麼「金峰鄉絕對是臺東最幽靜的桃花源」。入鄉一步,初識金峰人民和睦;入鄉十步,再見洛神紅花錦簇;入鄉百步,方知山水眷戀何處。<ref>[http://jft.cnu.edu.tw/Area/About.aspx 金峰鄉觀光產業網] </ref><br style="clear:both;"> ===[[大武鄉]]=== [[File:大武鄉.jpg | thumb |300px|有框|右|台灣台東縣大武鄉[https://www.facebook.com/1095917387136573/photos/a.1095919130469732/2782510055143956/?type=3&theater 照片來自大武鄉公所臉書]]] 大武鄉位於台東縣東南方,西邊與南邊為達仁鄉、北鄰太麻里鄉、東為太平洋,總面積約為69.1454平方公里,為南迴進入臺東的第一塊平地,是台灣東西部重要的聯絡要道,山與海的分界,自古以來有「臺東門戶」之稱。因此大武鄉居民來自四面八方,是個小型的民族大熔爐,有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和新住民,各種文化在此萌芽發展;大武鄉倚靠中央山脈、面向太平洋,靠山面海的地理位置相當優越,境內主要地形為山地而平原較少,並有朝庸溪、大鳥西和大武溪流經,居民主要產業為農業和漁業。 <ref>[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taiwan/taitungcounty/dawu/ 大武鄉- 台東縣- 台灣旅遊資訊- 旅遊導覽] TravelKing旅遊王</ref><br style="clear:both;"> ===[[達仁鄉]]=== [[File:達仁鄉.jpg|thumb|230px|有框|右|達仁鄉[https://www.facebook.com/%E9%81%94%E4%BB%81%E9%84%89%E5%85%AC%E6%89%80-442146522642644/?tn-str=k*F 照片來自達仁鄉公所臉書]]] '''達仁鄉'''位於[[台灣]][[台東縣]]境內。位置約東經在120度43分至120度56分之間,北緯約在22度14分至22度33分之間。位於南迴線最南端的達仁鄉,有著臺灣難得一見的自然原始風貌,有著傳統的排灣族的文化,那擁有百年歷史的土坂吊橋,正是見證排灣族與達仁鄉的故事。西南與屏東縣牡丹鄉比鄰,西與屏東縣春日鄉相連,西北與屏東縣來義鄉接壤,北與[[金峰鄉]]相接,東臨[[太平洋]]與[[大武鄉]]相接,東北邊有一段鄉界與太麻里相連。 達仁鄉東西之間相距最寬處約19.7公里,南北距離約30公里,全鄉面積為30.644公頃。<ref>[https://www.ttdaren.gov.tw/home/index.php/introduction/position 達仁鄉公所] </ref><br style="clear:both;"> ===[[綠島鄉]]=== [[File:綠島燈塔.jpg |thumb|280px|有框|右|綠島燈塔[https://tour.taitung.gov.tw/zh-tw/administrative/ludao 照片來自台東觀光旅遊網]]] '''綠島鄉''',位於台灣台東縣外海,面積16.2平方公里,由火山集塊岩所構成的島嶼,有火燒島之稱,是臺灣第四大附屬島,擁有世界聞名的海底溫泉,在大海、藍天下享受泡湯樂趣;島上四周佈滿美麗的珊瑚,自然的海底景觀,是潛水者的天堂。<ref>[https://tour.taitung.gov.tw/zh-tw/administrative/ludao 照片來自台東觀光旅遊網] </ref><br style="clear:both;"> ===[[蘭嶼鄉]]=== [[File:蘭嶼.jpg |thumb |280px|有框|右|蘭嶼青青草原[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01123&id=650 照片來自交通部觀光局]]] '''蘭嶼鄉''',位於台灣台東縣。是由海底火山噴發,岩漿遇海水凝固後所形成的火山島。由於島上西北角的山頭在夕陽映照下,就像一顆紅色的人頭,所以舊稱「紅頭嶼」。後來因島上盛產蘭花,更名為「蘭嶼」。氣候濕熱多雨,山區密佈雨林型態的森林,動植物種類繁多,不可勝數。四周海域珊瑚遍布,又有黑潮流經此地,常有魚群洄游,是海釣與潛水活動的天堂。<ref>[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01123&id=650 照片來自交通部觀光局] </ref><br style="clear:both;"> ==視頻==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787XXjZ2O4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46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旅遊魅力 盡在台東 The landscape for traveling. Taitung, Taiwan's Treasure,Taitung Amazing!2014-10-30}}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zmuKIsgskQ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46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台東縣池上鄉伯朗大道,San-Yen Lu,2015-11-06}} == 參考文獻 == {{reflist}} ==外部連結== *[https://www.taitung.gov.tw/cp.aspx?n=6528E8A41AC41737 臺東簡介及形象識別標誌]台東縣政府官網 [[Category:730 亞洲史地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台東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