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42.21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叶斑病 的原始碼
←
叶斑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叶斑病.jpg|缩略图|[https://pic.sogou.com/d?query=叶斑病&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2 原图链接][http://www.haonongzi.com/m/ninfo.asp?id=60192 来自好农资网]]] '''叶斑病'''是甜瓜重要病害之一,分布较广,各地都有发生,一般在春、秋两季发生较重。发病率10%~60%,严重地块或棚室达100%,可减产10%~30%,特别严重时可减产60%以上。此病还可为害黄瓜、冬瓜、丝瓜、苦瓜等蔬菜。<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04973553&ver=2697&signature=BjxqCOJkRc8IX81WTbNKAjxBTHuwkuLuSkqJKIZhczZq0mNGVFkxzXMxg7fyg*v8pIVmpio2HG5XEZLwdlHNWEvMWB3-rCrdjHwc2nRBcGy6-0uA60-ZwDWGGrmzl9tG&new=1 叶斑病,秋季的多发病害]微信</ref> == 病原 == 属[[假单胞杆菌]],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细菌。病菌菌体短杆状,可链生,大小为0.7~0.9微米×1.4~2.0微米,极生1~5根鞭毛,有荚膜,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好气性。在肉汁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白色,近圆形,扁平,中央稍凸起,不透明,有同心环纹,边缘一圈薄而透明,菌落边缘有放射状细毛状物。 症状 ①[[鸡冠花叶斑病]](又称褐斑病),侵染叶片、叶柄和茎部。叶上病斑圆形,后扩大 呈不规则状大病斑,并产生轮纹,病斑由红褐色变为黑褐色,中央灰褐色。茎和叶柄上 病斑褐色、长条形。 ②[[鱼尾葵叶斑病]](亦称黑斑病)。叶片上产生黑褐色小圆斑,后扩大或病斑连片呈不规则大斑块,边缘略微隆起,叶两面散生小黑点。 ③[[君子兰叶斑病]](枯斑病)。叶上有椭圆型、长条形浅红褐色病斑,周围有退绿圈,后扩大呈不规则大斑块,病斑上产生黑点。<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102710704 用这个营养液——害虫、叶斑病、灰霉病、枯萎病等统统拿下]知乎</ref> == 发病规律 == 叶斑病菌在病残体或随之到地表层越冬,翌年发病期随风、雨传播侵染寄主。鸡冠花褐斑病夏秋(8-9月)病重,鱼尾葵叶斑病夏季高温病重,君子兰叶斑病春、秋发生,但温室中四季均可发生。连作、过度密植、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均有利于发病。 == 传播 == 经病原物侵害后主要在叶片上发生各种局部坏死性病斑的植物病害。可由真菌、细菌、线虫引起。病原物以真菌为主,如[[尾孢属(Cercospora)]]、[[长蠕孢属 (Helminthosporium)]]、[[壳针孢属(Septoria)]]、[[叶点霉属 (Phyllosticta)]]、[[链格孢属(Alternaria)]]等;此外,[[黄色单胞杆菌属(Xanthomonas)]]和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的细菌也可引起叶斑病。有些病原物存在不同的生理小种。常见的叶斑病有由真菌引起的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橡胶麻点病、花生褐斑病、花生黑斑病、甜菜褐斑病、向日葵褐斑病、苹果褐斑病等,由细菌引起的棉花角斑病、水稻白叶枯病、大豆细菌性叶斑病等。 叶斑病菌主要在植物病残组织和种子上越冬,成为下一代生长季的初侵染源。病菌多数靠气流、风雨,有时也靠昆虫传播。通常在生长季节不断侵染。叶斑病的流行要求雨量较大、降雨次数较多、温度适宜的气候条件,但也有对湿度要求不高的情况,如马铃薯早疫病。叶斑病造成局部坏死;仅少数可发展为系统侵染,如水稻白叶枯病的病菌侵入后在植株体内扩展,苗期症状不明显,至分蘖末期、孕穗初期呈现典型症状。 == 防治方法 == ①及时除去病组织,集中烧毁。 ②轮作(温室内可换土)。 ③不宜对植株喷浇。 ④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止病害扩展蔓延。 常用药剂有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50%的1000倍、40%胶悬剂600-800倍),68%甲霜灵锰锌800-1200倍液,50%托布津1000倍,20%氟硅唑咪鲜胺600-800倍液,70%代森锰500倍、80%代森锰锌400-600倍,50%克菌丹500倍等。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 预防方案 == 方案一:20%氟硅唑咪鲜胺30ml,兑水15公斤,每7—10天1次 方案二:20%氟硅唑咪鲜胺30ml+68%甲霜灵锰锌25ml兑水15公斤,每7—10天1次 桂花叶斑病 症状:该病菌多从叶缘或叶尖侵入,病斑最初为淡黄绿色,后逐渐扩大,呈灰褐色至灰色,形状不规则或近圆形,边缘明显。后期病斑上产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树冠下部受害常比顶部重,老叶发病比新叶严重。 防治方法:冬季摘除病叶,并加以烧埋,清洁田园,减少越冬病源。加强栽培管理,增施肥料。天气燥热时应适当浇水,以加强树势和提高抗病力。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叶斑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