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253.19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叶梦鼎 的原始碼
←
叶梦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叶梦鼎'''(1200-1279),字镇之,号西涧,浙江宁海东仓上宅人。本姓陈,六岁出继母族,改姓叶。少从学于郑霖。及长,复从学鄞县赵逢龙,天资颖悟,读书过目成诵;南宋绍定五年(1232)入太学。嘉熙元年(1237)以太学上舍试入优等,初授信州军事推官。后曾在袁州、吉州、隆兴等处任地方官。景定三年(1262)升兵部尚书,兼任国史编修及实录检讨。次年,调任吏部尚书。咸淳三年(1267),拜右丞相兼枢密使。 ==人物简介== 当时南宋朝廷国力日衰,外患内忧交织。梦鼎初有力挽狂澜之志,不仅在管辖范围内平冤狱、免和籴;革除弊政予民生息,且多次上书朝廷,提出了许多修明政治、振兴邦国的主张。尤其是佞臣贾似道权势日重、祸心袒露之后,叶梦鼎与其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早在1246年,贾似道以姐为理宗贵妃而获殊遇,起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并兼夔州路策应使时,梦鼎借转对之机提醒朝廷:"外有窥边之大敌,内有伺隙之巨奸。"景定四年(1263),贾似道晋封为少师、卫国公,愈加肆意弄权,竟在两浙及江东江西推行《公田法》,侵吞民田。梦鼎极力反对,遂使《公田法》行至浙西而止。次年,贾似道又推行《经界推排法》,并以"关子"货币更易前两界的"会子"货币,于是,物价飞涨,税赋倍增,百姓叫苦不迭。梦鼎又起而反对,使"会子"票未得全废。理宗死,度宗即位,朝廷议请太后垂帘听政。梦鼎以"母后垂帘岂是美事"诤谏。以此,史称梦鼎"以孤忠抗大奸,支持危局"。但度宗仍然重用贾似道,又赠封太师、魏国公,权势益重。梦鼎感憾国事,求辞职,朝廷不许,乃称病归里,屡诏屡拒。上无奈,授资政殿学士衔,在当地庆元任知府。 咸淳三年三月,上再召梦鼎为参知政事,虽六辞而不许。同年秋,强授相印,与[[贾似道]]分任。时贾似道授平章军国重事,专横益甚。梦鼎素恶似道为人,秉政后仍不屈于权势。不久,为利州转运使王价平反等事,与贾似道产生抵牾,似道恃权牵制,梦鼎不挠其志。及贾母责备似道,太学诸生亦上书言似道专权,贾似道方让步。自此,叶梦鼎决意辞职,数乞而未允。至咸淳五年(1269),梦鼎引北宋杜衍单车宵遁事例,多次恳辞,朝廷才易马鸾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但仍以观文殿学士、信国公等职挽留梦鼎于京中,梦鼎辞不受官。咸淳八年(1272)十二月,朝廷再诏梦鼎为少傅右丞相兼枢密使。梦鼎引疾固辞不赴,并在上疏后乘扁舟径归宁海故里。或以祸福相谕,梦鼎说:"廉耻事大,死生事小,万无可回之理。"景炎元年(1276),南宋大势已去。益王即位于福建,翌年以太师太乙之衔召梦鼎往。此时,局势危如累卵,亡宋即在旦夕,叶梦鼎以七十八高龄,仍受命南行,舟至永嘉(温州),以道阻不能进,恸哭而归。后两年病逝于家,享年八十。著有《西涧集》。 [[Category:南宋军政人物]]
返回「
叶梦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