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193.5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司礼监掌印太监 的原始碼
←
司礼监掌印太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B528-hhnunsq4710810.jpg|250px|缩略图|右|[http://n.sinaimg.cn/sinacn08/300/w600h500/20180810/b528-hhnunsq4710810.jpg 原图链接] [http://k.sina.com.cn/article_6371447930_17bc4947a00100c976.html 来自新浪网]]] <p style="text-indent:2em;">'''司礼监掌印太监'''是[[明朝]][[十二监]]中最具权势的职位,有“内相”之称。在[[司礼监]]中排名第一,位在秉笔太监之上,负责完成明朝国家决策中“[[批红]]”的部分最后的审核盖印。<br> == 热议话题 == * [http://k.sina.com.cn/article_6371447930_17bc4947a00100c976.html 明朝司礼监掌印太监是干什么的?]<br>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4811283242808625&wfr=spider&for=pc 明朝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是如何崛起的?谁的权力更大?]<br> * [https://www.sohu.com/a/246282504_100059881 明朝司礼监掌印太监是干什么的?为何内阁首辅都要高看他一眼? ]<br> * [https://www.sohu.com/a/309994588_99892459 不是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以死抗争,弘治中兴泡汤,明朝危矣 ] ==基本信息 == {| |- | '''中文名''' || 司礼监掌印太监 || '''创立时间''' || 明朝<ref name="M1T">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688081/e9d6yHEWup8QJoRLRBRHaH8RoHFfihRNXvQa1MDd-I6WBL37mNeo1v8rbs-RAZzwpWEH_ib2BspseItpg7Ltktx7KJSXMicKr7c 司礼监掌印太监.中国知网.2019-06-28] </ref> |- | '''职 责''' || 职掌府库,完成明朝国家决策中“批红”的部分最后的审核盖印。 || '''分 类''' || 官署名<ref name=M1T/> |} == 历史背景 ==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内廷以司礼监为首有十二监,下设有四司八局,合称“[[二十四衙门]]”。除专司清洗内廷衣物、便器的浣衣局外,其余二十三单位皆设于紫禁城内。[[朱元璋]]即位初期,各监各局编制约百人,至明中后期,多数监局在各省州县,皆派驻直属宦官,主管与宫内需索有关的业务,并监视疆吏民情以密报内廷,宦官人数达数万人。 <p style="text-indent:2em;">[[司礼监]]诸太监权力来自明代特有的[[票拟]]与[[批红]]制度。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废相,内阁与各部大臣奏议公事先行“票拟”,由皇帝“硃批”决定可否。由于废相后繁琐朝议使皇帝无力负荷,加以若干君主废弛朝政,遂有秉笔太监代为“批红”的制度。即各部公文奏议交司礼监分类后,拣选其要呈送皇帝。皇帝或亲批,或由秉笔口述大要而皇帝口决,秉笔代为“照阁票批红”,发还内阁与各部依据批红撰写正式诏书执行。但秉笔太监只是写上意见,最后由掌印太监审核,如果认为可以,就盖上印章。如果认为不行,有权打回去重批。 == 职位概述 == <p style="text-indent:2em;">《明史卷七十四》:“凡内官司礼监掌印,权如外廷元辅;掌东厂,权如总宪。秉笔、随堂视众辅。各设私臣掌家、掌班、司房等员。提督西厂,不常设,惟汪直、谷大用置之。刘瑾又设西内厂。寻俱罢革。提督京营,提督太监,坐营太监,监枪、掌司、佥书俱无定员。” <p style="text-indent:2em;">《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载:“……司礼今为十二监中第一署。其长与首揆封柄机要,佥书、秉笔与管文书房,则职同次相;其僚佐及小内使俱以内翰自命,若外之词林,且常服亦稍异。其宦官在别署者,见之必叩头称为上司。虽童稚亦以清流自居,晏然不为礼也。内官监视吏部掌升选差遣之事,今虽称清要,而其权俱归司礼矣。” [[File:5fdf8db1cb13495488a633f17f579a5ed0094a8e.jpg|缩略图|右|[https://pics0.baidu.com/feed/5fdf8db1cb13495488a633f17f579a5ed0094a8e.jpeg?token=3dd60f72b7eaba6537014be4ac57a098&s=A7131DCFBF7286D8584045180300B003 原图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4811283242808625&wfr=spider&for=pc 来自百度文章]]] <p style="text-indent:2em;">明初,司礼监与各监主管设“太监”一,左右少监各一,各司设“司正”一,各局设“大使”一。以后编制扩张,各监分设“掌印太监”。司礼监以“掌印太监”为首,下设“秉笔太监”数人,首席秉笔主管东厂、诏狱等特务刑讯机构,各秉笔分管各监各司局。 <p style="text-indent:2em;">由于司礼监主管皇帝文书、印玺、宫内礼仪等业务,遂上升为“十二监”之首,成为内廷权力最大之机构,其主管虽仅具有外朝三品之级别,但有时权力可与内阁首辅匹敌,有“权过元辅”之称。无内朝之名却有内朝之实。内外廷设置皆相对应,司礼监对应内阁与御史,掌印太监位尊可比首辅,秉笔则职同次辅,掌东厂者权重视左都御史兼次辅。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明朝宦官]][[Category:610 中國通史]]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司礼监掌印太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