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5.72.3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向隅:孤独的历史 的原始碼
←
向隅:孤独的历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kfzimg.com/sw/kfz-cos/kfzimg/4986191/166286d9921170af_n.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ook.kongfz.com/451353/6093951935/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small> |} == 内容简介 == 寂寞,就像一阵雨。 从大海向黄昏升腾; 它从遥远而荒芜的莽原 升向它所属的天国。 ——它又从天国,向着城市坠落。 里尔克的诗、贾科梅蒂的雕塑、蒙克的画、李贽的哲学……人类文明的行述,每一个字都被孤独浸润。 认识孤独,就是认识自己、认识死亡,认识文明、认识永恒。 孤独如何渗透于存在的表象和里象?孤独是一种罪,还是一种面向神圣永恒的澄明激情?孤独主义如何以一己之力冲击世俗边界,形塑人类文明?《向隅——孤独的历史》援引文明史上各个领域的历史文化遗存,探讨了人类存在与美学文明的情感基调,并追索其精神根源,即人类本性中挥之不去的至大孤独。 《向隅——孤独的历史》是梁超“消极美学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延续“消极美学”的思想脉络,由历史哲学领域转回美学领域,对人类美学文明的情感基调展开探讨,以触类旁通的广博论证,阐释了“孤独”在人类文明隽永深邃的文化历史的形成过程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全书分为“孤独之表象”“孤独之里象”“孤独之大轻蔑”三大部分,分别从诗歌、绘画、语言学切入,剖析了孤独的外化表达;从哲学、物理学、神话、心理学角度推理论证了存在的孤独本质;并阐释了孤独及孤独主义参与塑造文明的机制。 == 作者简介 == [[梁超]],1976年生,浙江杭州人,艺术史与美学博士。历史学者、作家、策展人,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 <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352622/ 豆瓣网]</ref>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向隅:孤独的历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