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9.85.5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吴曼青 的原始碼
←
吴曼青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吴曼青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吴曼青.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5%90%B4%E6%9B%BC%E9%9D%92&src=tab_www&correct=%E5%90%B4%E6%9B%BC%E9%9D%92&ancestor=list&cmsid=1f08b67f00249aca6907ed771db7f56d&cmras=0&cn=0&gn=0&kn=13&fsn=83&adstar=1&clw=284#id=9bd8237bcf2c38ba69d4aea4ed2be4ef&currsn=0&ps=68&pc=68 原图链接]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2/1116/c346673-19600076.html 来自人民网]]] | 图像说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出生日期 = 1965年8月 | 出生地点 = 安徽桐城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院长、党委副书记(兼) | 知名作品 = }} '''吴曼青'''(1965.8-),男,汉族,[[安徽]]桐城人,1990年3月参加工作,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系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ref>[http://www.cae.cn/cae/html/main/colys/28404165.html 吴曼青] ,中国工程院</ref>,网络信息领域专家,合肥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十八届候补中央委员。 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总体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兼)<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0005378497388627&wfr=spider&for=pc 吴曼青] 百度</ref>。 ==人物简介== 吴曼青,男,汉族,1965年8月出生,安徽桐城人,中共党员。十八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网络信息领域专家。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并获硕士学位,2001年任信息产业部第三十八研究所(后隶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所长,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兼电子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吴曼青同志担任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委会常委,科技创新2030重大科技工程"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实施方案专家组组长,"社会安全风险感知与防控大数据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ref>[http://www.sohu.com/a/240418069_757363 立足创新、服务实战 |吴曼青院长指导国家工程实验室工作 ] 搜狐</ref>。 吴曼青同志是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中共安徽省第八次、九次党代会主席团成员,安徽省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 ==个人履历== 1983-1987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系本科生 1987-1990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研究生 1990-1995年原机械电子工业部(后为电子工业部 )第三十八研究所总体部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95-1996年电子工业部第三十八研究所总体部副主任 1997-2001年信息产业部第三十八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其间:1998年晋升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2001-2009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长、党委委员,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9-2011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长、党委委员,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1-2012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2-2013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电子科学研究院(总体研究院)院长 201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电子科学研究院(总体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兼) ==人物贡献== 2016年4月19日,吴曼青同志应邀参加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第一个向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题为《聚焦能力建设,实现信息化发展新跨越》的汇报发言,分析了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存在的信息化贫困、信息孤岛极有可能成为"治理的孤地"、信息化战略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坚持"国家利益到哪里,网络信息覆盖到哪里"、加快实施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重大工程等建议,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和落实。 2014年10月以来,在国家科技部主导下,主持论证"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重大科技工程,成为首批启动实施的四个"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之一。目前,正担任专家组组长,组织编制工程实施方案。 "只有将归宿定位到国家需要上,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我们的创新才能迸发出最大的活力,获得奔腾不息的源头活水"是吴曼青经常引用的一句话,长期以来,他带领"国家队"时刻践行"国字当头、创字开路、改字为先"的核心价值观,在网信事业上做出了积极贡献: 1.长期从事我国国防科技创新工作,在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自主创新了全数字阵列雷达技术的新方向,带领团队突破了一大批原创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成功应用于机载预警、空间探测、卫星通信、对地观测等领域,使得我国在数字阵列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2.带领"国家队"在国家重大需要面前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预警机的研制长期处于受制于人的局面。2008年,在2005年提出采用全新体制的新思路上,吴曼青担任总设计师,团结协作,仅用3年时间成功研制出国际领先水平的空警-500预警机,顺利实现了从体制到关键技术、从部件到系统的多项自主创新,彻底解决载机受制于人的局面。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搜寻邱光华失事直升机组一度陷入困境。吴曼青同志主动带队赴一线指挥,连续工作80小时,利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成像5700平方公里,确定了3个疑似点,经相互印证确定了一个高度疑似点,指挥部据此成功找到失事直升机,打破了西方国家断定中国人利用技术手段是找不到的论断。 2008年,我国引进雷达测图系统遭到拒绝,吴曼青主动请缨,带领团队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套机载雷达测图系统,获取了中国西部横断山脉11万平方公里雷达影像,填补了该地区地图空白,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掌握雷达测绘技术的国家之一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后,吴曼青团队利用雷达测图系统获取了重灾区结古镇及其周边地区近10000平方公里全极化高分辨率SAR图像,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 2009年,吴曼青领衔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并成为国家第三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布局了智能传感、微系统、视频感知、极限粒子源成像、微波光子学等一批前沿技术。 3.积极推动军民融合的战略实践,在产业化发展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2004年,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被誉为"中国雷达第一股"。这家公司取得了中国第一张国产空管雷达民航使用许可证,2011年入选首批55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2006年,针对军工院所的发展需求和国家改革需要,吴曼青团队提出基于自主创新、装备供给、民品产业"三大板块"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思路,被国防科工委主办的《军工内参》、《国防科技工业》刊登,成为军工科研院所改革范式。 2006年,在安徽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策划并推动了三十八所对国营第0871总厂的兼并重组,实施体制机制改革,打造装备供给平台,使一个濒临破产的国营工厂成功转型为高科技企业。 2017年,布局建设"社会安全风险感知与防控大数据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组织建立天山力遁技术产业创新联盟,致力于在社会安全领域走出一条国家需求引领、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化发展联动的新路子。 ==个人荣誉== 吴曼青同志先后入选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央直接联系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二届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国防科工委武器装备研制个人一等功,全国先进工作者,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等多项荣誉。 主持创造的管理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管理创新奖4项、省部级管理创新奖9项。 ==视频== ===张兵会见中电科吴曼青=== {{#iDisplay:c0720gkt1m5|寬度|高度|qq}} ==参考来源== [[Category:学者]][[Category:科学家]] [[Category:中国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吴曼青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