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214.24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吴筱之 的原始碼
←
吴筱之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女艺人 | 姓名 = 吴筱之 | 类型 = 女 | 图片 = | birth_place = 中國 | 民族 = 汉族 | 籍贯 = | 出生日期 = 1910 | 职业 = 演员 | 语言 = | 教育程度 = | 母校 = | 代表作 = | 活跃年代 = | 经纪公司 = | 网站 = }} [[File: 吴筱之.jpg |250px|缩略图|240px|thumb|frame|'''吴筱之''' |[http://img10.huaien.com/12/File/tmp/1021/photo/201606271101425746.jpg 原圖鏈接][http://jn.huaien.com/g1009818/ 圖片來源]]] '''吴筱之'''(1910-2003)江苏金坛人。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夫人。 == 生平经历 == 吴筱之18岁那年,也就是1927年,经人说合,嫁给了同乡的同龄人华罗庚。 婚后不到几个月,瘟疫病蔓延江苏金坛县,夺去了婆婆的性命。不多久,[[华罗庚]]也染上了瘟疫,每天处于昏迷状态。这时,吴筱之将吃奶的女儿交给母亲去照管,自己日夜守候在丈夫身旁。由于婆婆刚刚过世,女儿又新来人间,加上丈夫身患重病,使得本来就不富足的华罗庚家中更为困难。为此,[[吴筱之]]背着家人,将结婚时心爱的饰物拿到当铺,换钱给丈夫治病买药。也许是爱情的力量增强了华罗庚战胜病魔的决心和勇气,他终于从死亡线上挣扎出来。可惜的是,这场病使他的一条腿成了残疾。 华罗庚病愈之后,身体虽残,意志弥坚。他立志献身于祖国的科研事业,更加刻苦地钻研起数学来。为给丈夫提供方便,即使有时到了无米下锅的境地,她也是一个人设法解决,从不让丈夫为之分心。 不久,华罗庚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得到了[[清华大学]]熊庆来教授的赏识,并邀请他去清华执教。吴筱之自然也想去[[北京]]居住,但想到丈夫每月薪水太低,难以维持一家三口人的生活;而且她又身怀六甲,生孩子更会增加许多费用;何况公公年迈多病,需人照料。于是,取消了随夫进京的打算,挑起了沉重的家务担子。 1936年夏,25岁的[[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第二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七七事变]]"。华罗庚得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后义愤填膺,他毅然放弃了在英国深造的机会,满怀抗日救国的热忱回到了祖国,并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去执教。于是,一家四口久别重逢,开始再次团圆。 由于华罗庚工作极忙,无暇给子女以更多的关心和教育,于是这一重任又落在了吴筱之的肩上。<ref>{{cite web|url=https://sa.sogou.com/sgsearch/sgs_tc_news.php?req=P-OwN4pVT7Q9u0nCbLTytqN7fH04HrLIgDX-PZaDeEs=&tencentdocid=20190919A0QPUE00&docid=20190919A0QPUE00&user_type=1|title=数学之父华罗庚,75岁逝世,留下3子3女,现如今怎样?|publisher=SOGOU|date=2019-09-19|accessdate=2019-11-22}}</ref> 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一家迁居到了北京。虽然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吴筱之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却未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华罗庚]]精神振奋,报国之心愈烈。同时,各项工作也更加繁忙起来。吴筱之不仅操持家务,还帮他抄写论文和书信。一旦客人来家,吴筱之便代他承担起待客的各种杂务;而当他外出开会、办公时,又总是将他的拐杖、香烟和帽子拿出来,一递到他手上。 鉴此,华罗庚的亲朋好友曾问吴筱之为什么对丈夫关心得如此周到,她的回答是:"我能帮他一点忙,他就少操一点心,为国家多出点力。" == 个人轶事 == 华罗庚当年患伤寒时,一年里,吴筱之整日侍奉在床前,端屎端尿、端水端药自然不在话下。华罗庚后来生了褥疮,身上局部组织溃烂坏死,在医疗条件不好的地方,这种病往往致命。多亏妻子吴筱之悉心照料,华罗庚才转危为安。 华罗庚也十分疼爱妻子。在大西南时,华罗庚有一次看到有孕在身的妻子太疲惫了,很是心疼,便自告奋勇说:"我去熬点粥吧!"随即,他舀好米,一瘸一拐地去河边淘米,下锅煮粥。可出乎大数学家意料,米加热后会严重膨胀,本想煮一锅粥,结果煮成了足够全家吃好几顿的干饭。 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夫妇依然相濡以沫。据华罗庚小女儿华密回忆,她许多年后在整理父母遗物时,发现了二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书信。当时,[[华罗庚]]组建了一支小分队,到全国各地推广统筹法、优选法。他走到哪里,妻子的关心就跟到哪里。在一封写于1974年11月1日的信中,华罗庚对妻子说:"今天12时多安抵洛阳,在车上发现包中有糖,还是一盒鹿茸糖,你的关心,感动了我。 "学生裴定一回北京,华罗庚请他带回对妻子的问候。在1977年3月12日的信中他写道:"现趁裴定一同志来送重要公文之便带上丝棉被絮一条及山萸肉一包,都是买来的。特别是山萸肉,可能学名是山茱萸肉,对你的健康合适,可以泡水、长喝。 " "文革"中,华罗庚一度受到冲击。但吴筱之始终坚定地站在丈夫身边。可以说,华罗庚经历的每一段困难时光,妻子吴筱之都是他最坚强有力的支柱。 令人遗憾的是,华罗庚与妻子的爱情结局并不完满。吴筱之在那个年代中受到了很大的精神刺激,缺乏安全感,不愿意让华罗庚离开自己。 == 家庭子女 == 华罗庚与妻子吴筱之是包办婚姻,婚后共育有6个孩子,3男3女。三个儿子分别是[[华俊东]]、华陵、华光,三 个女儿分别是[[华顺]]、[[华苏]]与[[华蜜]]。 == 参考资料 == [[Category:中國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女艺人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吴筱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