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38.20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周予同 的原始碼
←
周予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周予同</big> ''' |- | [[File:10507634 775695.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2.66wz.com/0/10/50/76/10507634_775695.jpg 原图链接] [http://www.66ruian.com/system/2012/02/01/010945917.shtml 来自瑞安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small>'''中国经学史著名专家'''</small> |- | align= light| '''别 名''' :周毓懋 '''民 族''' :汉族 '''国 籍''' :中国 '''职 业''' :经学史专家 '''出 生 地''' :浙江瑞安 '''研究方向''' :中国历史、经学史 '''出生时间''' :1898年 '''去世时间''' :1981年7月15日 '''主要作品''' :《周予同经学史论》 |} <p style="text-indent:2em;">'''周予同'''(1898年-1981年7月15日),初名周毓懋,学名周蘧,又一学名周豫桐,浙江瑞安人。<br>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国经学史著名专家,少年时代,就读于晚清经学大师孙诒让创办的蒙学堂。毕业后,进了瑞安中学。 == 人物专题 == * [https://cul.qq.com/a/20151129/010764.htm 周予同:倾向改良,却与胡适交恶] * [http://www.66ruian.com/system/2012/02/01/010945917.shtml 周予同:点燃“五四”薪火一代史学大家] * [https://cul.sohu.com/20120315/n337788546.shtml 复旦教授朱维铮去世 与周予同坚持启蒙主义立场]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4164279937440645&wfr=spider&for=pc 周予同、冯友兰和徐复观是如何评价孔子理想人格的?]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8575121949515165&wfr=spider&for=pc 周予同先生和顾颉刚先生切磋学问,写信言辞这么恳切] == 人物经历 == * 周予同少年时代,就读于晚清经学大师孙诒让创办的蒙学堂。毕业后,进了瑞安中学。 * 1916年,以第一名考取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师大前身)国文部。 * 受“科学”与“民主”的新思潮的影响,周予同和同学们组织励学会、工学会、平民教育社,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复旦大学经学家领域教授。 * 1919年“五四”,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北京各校代表数十人举行联合大会,他就是高师的代表之一,并参加“火烧赵家楼”的壮举。 * 1920年,周予同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次年到上海工作,直至1932年。他当过商务印书馆编辑,担任过教育杂志社主编,并一度在上海大学执教。 * 1927年“四·一二”大屠杀后,他义愤填膺,与[[胡愈之]]等联名抗议,揭露真相。当时,参加大革命的[[周谷城]]来到上海,生活上碰到困难,他热情的给予帮助。颇有趣味的是,后来两人长期任教复旦大学,因为同年出生,加上同姓、同学又同行,所以被称为复旦“二周”。 * 1932年周予同离开上海,回乡探亲。一度在浙江十中任教。 * 1933年,应邀到安徽大学任教,曾兼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 * 1935年又返回上海,在暨南大学任教。 *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至1941年,周予同仍在暨南大学任教,兼史地系主任、南洋研究馆主任、教务长等职。 * 1943年至1945年,任开明书店编辑兼襄理。 * 1945年开始在复旦大学当教授,一直到逝世。解放初期,周予同曾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教务长、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教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上海市委副主任等职。 * 1957年以后,兼任上海市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 1963年,又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1965年,围剿[[吴晗]]《[[海瑞罢官]]》,他在《文汇报》编辑部举行的座谈会上,愤激地说,如此全盘否定,“将来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只好取材于外国资料了”。会上,他公开说吴晗是好人、是“清官”,痛斥姚文元“乱箭射人”“乱打一通”。这一下,真是闯了大祸了。 * 1966年,上海“首批周予同”,他遭到了从未有过的磨难。一位古稀之年的学者病倒了,瘫痪卧床,双目失明,整整13年。粉碎“[[四人帮]]”后,周予同的冤案得到昭雪。他虽然病魔缠身,无法执笔,却仍然指点朱维铮撰写有关论文,并编辑自己的论著选集。遗憾的是,选集尚未正式出版,却于1981年7月15日早晨溘然病逝,终年83岁。<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872828/d8f6caPQSPMYWok6fQV1tGHmZUKP5ebNWVF6l040NZcJNE-yOhQW1NuHvjhUQQW5U-iOsExuDKJOoEpmYCiRNZRPLYBoV-Fu 周予同自传.豆瓣网.2012-11-25] </ref> == 人物贡献 == * 他一方面继续研究经学史,出版了《群经概论》《孔子》《汉学师承记选注》等;另一方面,为编写教材花了大量心血,如编写了《本国史》《国文教科书》。此外,撰写了《中国现代教育史》。 * 从抗战爆发到上海解放这段战乱的年代里,在日寇铁蹄蹂躏下的上海,他身陷“孤岛”,正气浩然,宁肯挨饿,决不到日伪办的学校教书。抗战胜利后,新的内战又起,194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与[[张志让]]、[[蔡尚思]]、[[沈体兰]]等发动组织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大教联”)。解放前夕,复旦进步学生遭毒打,周谷城曾起草宣言,揭露真相,他与[[陈望道]]、[[洪深]]、[[曹亨闻]]、[[朱伯康]]等著名人士均签了名。坚定地站在民主运动的前列,为保障人民权利与民族解放而奋斗。 * 繁忙的社会活动中,他仍坚持教学与科研工作。从1959年起,他恢复了经学史的系统研究,开设全国独一无二的课程“中国经学史”,并悉心培养学生,指导学生和二届研究生撰写专题论文。六十年代初,他和汤志钧合撰了七篇论文,推动了全国学术界重视经学史的研究。此外,他还主编了文科教材《中国历史文选》和《辞海》经学史全部条目。周予同的学术研究贯穿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敢于公开抵制极“左”的观点。 == 主要作品 == * 《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 * 《中国历史文选》(上下册,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新一版; * 《经学历史》,[清]皮锡瑞 注、周予同 注释,中华书局横排简体版,2004年7月;竖排繁体版,2008年8月第2版; * 《群经概论》,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9月; * 《中国现代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 * 《周予同经学史论》,朱维铮编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2月。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中国人]][[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周予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