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6.206.11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周文育 的原始碼
←
周文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周文育1.jpg|缩略图|[http://a1.att.hudong.com/21/47/01300000164178121173479243467.jpg 原图链接]周文育]] '''周文育'''({{bd|509年||559年}}),本名'''项猛奴''',字'''景德''',[[义兴]][[阳羡]]人,一说新安寿昌县(今[[浙江]][[建德市]])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义兴将领[[周荟]]养子。<ref>[http://yw.eywedu.com/24/14/mydoc190.htm 周文育传] 周文育对周荟说:“我母亲年老,家中贫困,兄弟和姐姐都已长大,家里受困于赋税和徭役。”周荟听后,很替他难过,便跟随文育到他家去看望,并且向文育的母亲请求将...</ref> ==简介== 十一岁时能跳高五、六尺。早年孤贫,天监十八年(519年)被义兴人[[周荟]]收养,又让兄子[[周弘让]]教他读书。[[侯景之乱]]时,随[[陈霸先]]入建业(南京),周文育与[[杜僧明]]同为前军,攻克兰裕。<ref>[http://ren.bytravel.cn/history/zhouwenyu.html 周文育_宜兴南北朝人物专题] 周文育(507—558),字景德,义兴阳羡人,居新安寿昌(今建德)。原姓项,名猛奴。南朝梁天监十八年(519),宜兴人周荟任寿昌浦口戍主,驻扎罗桐埠、梅坪一带,闻见...</ref> 太平二年(557年)二月,平西将军周文育讨伐广州刺史[[萧勃]]。永定三年(559年)五月,与[[周迪]]、巴山太守[[熊昙朗]]一起攻讨[[余公颺]]。[[王琳]]部将[[曹庆]]下令偏将[[常众爱]]抵抗周文育。 周迪战败,不知去向,周文育退守金口(江西省新建县西南)。熊昙朗忽生异心,阴谋叛变。周文育监军[[孙白象]]得知此事,议杀熊昙朗,周文育不肯。这时周迪写信给文育,五月二十九日,文育将信转呈给熊昙朗,熊昙朗在宴席上诛杀周文育,投降常众爱。<ref>[http://www.artx.cn/renwu/Z/2350_669.html 周文育 - 中国历史人物 - 西汶艺术网(ARTX.cn)] http://www.cyyangqiguan.com/renwu/rw2559601.html 周文育传翻译赏析_周文育传原文全诗的意思_超越网]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阳羡人。年轻时孤单贫困,本来住在新安寿昌县,姓项,名猛奴。十一岁时,能在水中仰游好几里远,跳五六尺高,和孩子们一起玩耍,无人比得上他。...周文育,魏晋南北朝人士,生卒年509-559,字景德,名将,中国历史人物... 周文育(509—559.6.29),字景德,原名项猛奴,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ref> 有子[[周宝安]]。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年幼时父亲去世,家中贫苦。精通水性,十一岁便能来回游数里,跳五六尺高。 后来,义兴周荟出任寿昌浦口戍主,途中遇到周文育,对他很好奇,便召他来问话。周文育道:“母亲年迈,家中贫困,哥哥姐姐都已长大,家里受困于赋税和徭役。”周荟很可怜他,便跟他回家,在征得其母同意后,将他收为养子。 周荟任职期满后,带着周文育返回[[建康]](今[[江苏]][[南京]]),并请太子詹事[[周舍]]为他起名。周舍便给他起名文育,字景德。周荟还让侄子周弘让教周文育读书写字。周文育对周弘让所教的诗文不感兴趣,道:“谁学这些东西,谋取富贵只有依靠大槊。”周弘让认为他很有志向,便教他骑射功夫。<ref>[http://www.wutongzi.com/a/252705.html 建德名人 周文育] 周文育 周文育(509年-559年),字景德,原名项猛奴,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南... 周文育(509年-559年),字景德,原名项猛奴,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南北朝时期...</ref> ===归顺陈霸先=== 后来,周荟被[[陈庆之]]任命为前军军主,前往新蔡悬瓠慰劳白水蛮。蛮人打算抓住周荟后归附[[北魏]],结果事情泄露,周荟和周文育领兵抗拒。当时蛮人众多,战况激烈,一天之内大战数十回。周文育在前面冲锋陷阵,勇冠全军,而周荟却战死在阵上。周文育拼死抢回他的尸体,蛮人都不敢逼迫。 到了晚上,双方各自领兵离去,周文育则身受重伤。周文育伤好后,向陈庆之请求送周荟回乡安葬。陈庆之很欣赏他的节操,厚加馈赠后送他回去。周文育将周荟安葬后,随南江督护[[卢安兴]]征战俚僚,因功被封为[[南海]](今[[广东]][[番禺]])县令。 卢安兴死后,周文育先后尊其子[[卢子雄]]、[[卢子略]]为主。542年(大同八年),周文育随卢子略攻打广州刺史萧映。当时,陈霸先担任高要太守,得知此事后便率兵救援,生擒周文育与杜僧明。陈霸先见他们武艺高强,便把他们释放,让他们统帅兵马。<ref>[http://www.xtmm.cn/2014/1103/zhouwenyu.html 周文育 - 南北朝名将小传_尘土网-尘土历史网-历史网_忘记历史就...] 2014年11月3日 - 周文育对此并不感兴趣,便对周弘让说:“谁能学此,取富贵但有大槊耳”(《陈书·周文育列传》)。周弘让遂教他骑射,周文育非常高兴。司州刺史陈庆之和周荟...</ref> ==屡立战功== [[File:周文育2.jpg|缩略图|左|[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3c9d313af607468f816561319690d8aa.jpeg 原图链接] 周文育 [https://www.sohu.com/a/211713015_99921668 来自搜狐]]] ===随平侯景=== 550年(大宝元年),陈霸先起兵讨伐侯景。周文育与[[杜僧明]]统领前军,攻克兰裕,救援欧阳頠,累立战功。后来,陈霸先在南野(今[[江西]][[南康]])大战[[蔡路养]],周文育被困于阵中,战马被射死。周文育一边解马鞍一边作战,突围而出,又与杜僧明并力而进,终于大破蔡路养,被任命为府司马。 当时,[[高州]]刺史[[李迁仕]]占据大皋,命[[杜平虏]]在灨石用鱼梁筑城。陈霸先派周文育出击,杜平虏弃城而走。李迁仕得知后,亲率精兵征讨。周文育与李迁仕正相持不下,恰好陈霸先命杜僧明来援,李迁仕大败,逃往新淦。周文育因此被梁元帝封为假节、雄信将军、义州刺史。 不久,李迁仕又与[[刘孝尚]]一起抵抗陈霸先,陈霸先命周文育、[[侯安都]]等人在白口筑城以对抗。周文育多次出战,终于生擒李迁仕。 551年(大宝二年),陈霸先从南康出发,并命周文育领兵开通江路。周文育击退侯景部将[[王伯丑]],占据豫章(今江西南昌),因功封为游骑将军、员外散骑常侍、东迁县侯。 552年(承圣元年),陈霸先到达白茅湾(今江西[[九江]]东北),命杜僧明与周文育为前锋,扫平南陵(今安徽南陵)、鹊头(今安徽铜陵)等城。到姑熟(今安徽当涂)后,周文育击破侯景部将[[侯子鉴]]。[[侯景之乱]]平定后,周文育被封为通直散骑常侍、信义太守,改封南移县侯。此后,周文育历任南丹阳太守、兰陵太守、晋陵太守、智武将军、散骑常侍。<ref>[http://www.wjszx.com.cn/sucaoqianjinleirutu-s.html 【宿草芊锦泪入土】 - 吴江诗词网] 又地名。《南史·周文育傳》文育由閒道,信宿達芊韶。又芊尹,複姓。《通志·氏族略》楚有大夫芊尹,申無宇之後。又《廣韻》倉甸切,音蒨。芊萰,草木相雜貌。...</ref> ===随平王僧辩=== 555年(绍泰元年)九月,陈霸先密谋袭击[[王僧辩]],并召侯安都、周文育、[[徐度]]、[[杜棱]]商议。陈霸先率兵出动后,人们以为陈霸先是要去抵御北齐,没有引起怀疑,而知道真相的只有周文育四人。 不久,陈霸先诛杀王僧辩,命周文育与[[陈蒨]]会师[[吴兴]],困困王僧辩女婿[[杜龛]]。不久,杜龛部将杜泰投降,杜龛被杀。 556年(太平元年),周文育渡江袭击会稽太守[[张彪]]。后来,陈蒨被张彪偷袭,周文育的军队正驻扎在城北的香岩寺。陈蒨便连夜跑到周文育处,张彪随即赶到。周文育苦战一场,终于消灭张彪。 ===击败徐嗣徽=== 不久,周文育奉命讨伐[[侯瑱]],袭击湓城,并被加封为都督南豫州诸军事、武威将军、南豫州刺史。周文育尚未攻下湓城,便因[[徐嗣徽]]引北齐军入侵而被召回京。当时,徐嗣徽的战舰从青墩(今安徽当涂西南)一直排到七矶(今安徽芜湖西北),切断周文育的退路。 周文育反攻徐嗣徽,徐嗣徽部将鲍砰独乘小船殿后抵挡。周文育也乘坐舴艋作战,斩杀鲍砰,夺回其战舰。徐嗣徽大惊,将船留在芜湖,改由陆路进攻。当时,陈霸先正在白城(今方山北),恰好周文育赶到,与其会合。 两军交战前,忽起大风,陈霸先说:“兵法说,逆风不能交战。”周文育说:“如今事情紧急,应当赶快决断,怎能依照兵法。”说罢提槊上马,率兵进军。这时,风向也发生转变,徐嗣徽大败,退据莫府山。周文育因功被加封为平西将军,进爵寿昌县公,赐鼓吹一部。 ===击败萧勃=== 557年(永定元年),[[广州刺史]][[萧勃]]举兵反对陈霸先,周文育奉命前去讨伐。当时,新吴洞主[[余孝顷]]为响应萧勃,出兵豫章,占据石头。萧勃派其子萧孜与余孝顷会合,又派[[欧阳騑]]、[[傅泰]]抵抗陈军。陈军船只较少,而余孝顷的船停泊在上牢。周文育便命人偷袭上牢,夺取他们的船舰,仍回豫章固守。 不久,陈军粮草用尽,都打算退兵。周文育不肯,写信给临川内史[[周迪]],陈说利害,并与他结为兄弟。周迪大喜,答应馈送粮草。周文育于是用旧船将老弱运走,烧毁栅栏,佯装退兵。余孝顷信以为真,因此不再设防。周文育则又由小路日夜兼程,占据芊韶(今江西[[丰城]]东北)。 当时,芊韶上游有[[欧阳頠]]、[[萧孜]],下游则有[[傅泰]]、余孝顷,见周文育占据此处,都非常害怕。欧阳頠退入泥溪(今江西新干西南),被严威将军[[周铁虎]]擒获,傅泰也被周文育俘虏。 萧勃在南康得知欧阳頠等兵败,非常害怕,引起军中惊慌。不久,萧勃被部将[[谭世远]]斩杀。谭世远随即遇害,属下[[夏侯明彻]]持萧勃首级出降。周文育又在侯安都的协助下击败萧孜、余孝顷,萧孜投降,余孝顷退守新吴。周文育回师豫章,因功被封为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 ===讨伐王琳=== 同年六月,陈霸先任命侯安都为西道都督,周文育为南道都督,一同出兵武昌,讨伐[[王琳]]。结果在沌口(今[[湖北]][[汉阳]]东南)交战时,周文育与侯安都都被俘虏。王琳用长链将他们锁住,命亲信宦官[[王子晋]]看守。后来,王琳出屯白水浦(今九江西),侯安都趁机向王子晋许以厚赂。王子晋便在晚上以乘船钓鱼为名,将周文育、侯安都、[[徐敬成]]三人送上岸。 周文育三人藏在深草之中,步行返回营地,然后回朝向皇帝陈霸先请罪。陈霸先此时已京受禅称帝,赦免罪过,官复原职,拜使持节、散骑常侍、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寿昌县公。 ==壮年遇害== 当初,周迪虽然平定余孝顷,但是余孝顷之子[[余公飏]]、弟弟[[余孝劢]]仍在南方作乱。558年(永定二年)十月,陈霸先派周文育、周迪、[[黄法抃]]前去讨伐,豫章内史[[熊昙朗]]也出兵相助。 559年(永定三年),周文育命吴明彻率水军为周迪运粮,自己率军入象牙江,驻扎在金口。余公飏诈降,想趁机抓住周文育,但被周文育察觉。周文育将余公飏囚送建康,然后由陆路进据三陂。这时,王琳派曹庆救援余孝劢。曹庆命常众爱抵抗周文育,自己率兵击败周迪、吴明彻。周文育听闻周迪兵败,退守金口。 熊昙朗见陈军兵败,便想谋害周文育,投降常众爱。周文育的监军[[孙白象]]觉察此事,便建议周文育先下手除掉熊昙朗。周文育言道:“咱们的兵马少,助战的军队多。如果杀了熊昙朗,会引起客军惊慌,于战事很不利,不如推心置腹加以安抚他。”这时,音信全无的周迪送来一封书信。周文育大喜,将信给熊昙朗看,被其趁机杀害,时年五十一岁。 陈霸先得知周文育死讯,为其举哀,追赠侍中、司空,赐谥忠愍。 ==轶事典故== ===文育问卜=== 周文育被陈霸先释放后,得到监州[[王劢]]重用。后来,王劢离任,周文育随他离开,途中在[[大庾岭]]遇到一个算命人。算命人道:“你到北方最多只能做一个县令,留下则能做到公侯。”周文育道:“有钱用就行了,谁还指望当公侯。”算命人道:“你马上就能突然得到二千两白银,你若不相信,就用这件事做验证。”当晚,周文育住宿时,一个商人要与他赌博。结果,周文育赢了二千两白银。第二天一早,周文育便向王劢请辞,并如实相告,王劢便让他离开。陈霸先得知周文育返回,对他加以重用。 ===陈武论将=== 陈霸先曾宴请众将,当时[[杜僧明]]、周文育、侯安都三人都在座。三人在敬酒时,各自夸耀自己的功劳。陈霸先道:“你们都是良将,但是都有缺点。杜公志向远大可惜见识不明,对下属过于亲昵,对尊长则骄横无礼,夸耀自己的功劳却不知道掩饰自己的短处。周侯交友不考虑对象,同人谈心总是太过深入,身处危险之中,对人却没有猜疑和防范。侯郎行事傲慢放诞不知收敛,轻浮急躁率性而为。这些都不是保全自身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后来,这些话都应验了。 ===死前异兆=== 周文育占据三陂时,有流星坠落,巨响如雷,地上出现一个一丈方圆的大坑,中间有几斗碎炭。不久,军中又听到小孩的哭声,听声音好像是在地下传来。士兵掘地,找到一个三尺长的棺材,周文育很不高兴。不久,周迪兵败,周文育遇害。 ==人物评价== [[陈蒨]]:周文育、[[杜僧明]]、[[胡颖]],陈拟,或缔构艰难,经纶夷险;或摧锋冒刃,殉义遗生;或宣哲协规,绸缪帷幄;或披荆汗马,终始勤劬;莫不罄诚翻力,屯泰以之。 [[姚思廉]]:杜僧明、周文育并树功业,成于兴运,颇、牧、韩、彭,足可连类矣。 [[李延寿]]:古人云“知臣莫若君”,《书》曰“知人则哲”,观夫陈武论将,而周、侯遇祸,有以知斯言之非妄矣。 [[赵翼]]:周文育、侯安都、[[黄法抃]]、[[吴明彻]]等之于陈,皆御武戡乱,为国家所倚赖。 ==家庭成员== 儿子:[[周宝安]],历任员外散骑侍郎、吴兴太守、卫尉卿、南徐州刺史、左卫将军,袭封寿昌县公。 孙子:[[周芃]],历任晋陵太守、定远太守,封江安县伯。 ==参考文献== {{reflist}} ===参考书目=== *《[[陈书]]》列传第二 [[category:南北朝军事人物|Z]]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周文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