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05.22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周易古经 的原始碼
←
周易古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周易古经</big>''' |- |<center><img src=https://img0.baidu.com/it/u=1962803239,1612761409&fm=253&fmt=auto&app=138&f=JPEG?w=462&h=664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91%A8%E6%98%93%E5%8F%A4%E7%BB%8F&step_word=&hs=0&pn=13&spn=0&di=7169026086108397569&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2&ie=utf-8&oe=utf-8&in=&cl=2&lm=-1&st=-1&cs=3127352304%2C4039413692&os=176634002%2C3737490306&simid=3127352304%2C4039413692&adpicid=0&lpn=0&ln=1079&fr=&fmq=1671778054737_R&fm=detail&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www.booyee.com.cn%2Fuploadpic%2F29235815070.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k55yjj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7fj6-kt1_z%26e3B3fr%3Ft1%3D8mccln&gsm=1e&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yLDMsNiwxLDQsNSw3LDg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周易古经 外文名;Zhouyi ancient classics 类别;古籍 类型;易学 |} 周文王(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季历之子,华夏族([[汉族]])人,西周奠基者。<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429/06/16193594_909136986.shtml 《周易》古经原文],360doc个人图书馆 , 2020年4月29日</ref> ==古籍简介== 《[['''周易古经''']]》(无卷数,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其父季历死后,继承西伯(伯爵)之位,故又称西伯昌,共在位50年。 他建国于岐山之下。在位期间,收附虞、芮两国,攻灭黎(今[[山西]]长治))、邗(今河南沁阳)、崇(今河南嵩县)等国,建都丰 邑(今陕西西安),为武王灭商奠基,旧传《[[周易]]》为其所演。 商纣王听到崇虎候的密保,命令西伯昌来朝歌觐见,随后“囚西伯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北部),也就是将西伯投入了监牢,这一关,就是七年。周文王被囚,每日闭门待罪无事可做,便将伏羲所创八卦演变为八八六十四卦,并且为之坐了卦爻辞,代表万事万物,无穷无尽,内藏阴阳消息之机。这样《[[周易古经]]》就形成了,这部书对后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公元前1046年,其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时,追尊他为文王。 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时,自称武家为姬昌后代,遂追尊周文王为南周始祖文[[皇帝]]。 ==四库提要== 明雷乐编。乐,建安人。嘉靖间由贡生官广州训导。是书《[[明史·艺文志]]》不著录,朱彝尊《[[经义考]]》亦不载。所据乃宋吴仁杰本,称为费直之所传。首列《[[沿革]]》一篇,历载前儒古《[[易]]》之式,凡初本、费直本、郑玄本、王弼本、胡旦胡瑗本、吕大防本、邵子本、晁说之本、程迥本、吕祖谦本、朱子本,共十二家。乐据吴仁杰本为费氏之《[[易]]》,原无确证。且朱子本即吕祖谦本,亦未可分为二家。至於十二家外尚有王洙、周燔、冯椅诸本,未及载入,亦殊挂漏。末阙《[[杂卦]]》一篇,盖传写佚之。然吴仁杰本具在,正不假此本以传也。 笔者认为:《[[复]]》卦卦辞“其”可训为“有”。吴昌莹《[[经词衍释]]》:“其,犹‘有’也。《[[礼记]]》:‘三代之王也,必先其令闻。’旧解训曰:已有令善之声闻是也。‘庶子不祭,明其宗也。’谓明有宗子也。‘天下其几矣。’言有几也。《[[左传]]》隐元年:‘其谁曰不然?’犹有谁曰不是也。文二年:‘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昭五年:‘备之若何,谁其重此?’成八年:‘辟陋在夷,其孰以我为虞?’《[[周语]]》:‘民所曹好,鲜其不济;民所曹恶,鲜其不废。’‘其’皆言‘有’也。凡经言‘岂其’者,犹言‘岂有’也。”(58)其说是。“道”,路,此指规律。“反复其道”,是说阳气的回复有一定的规律。“七日来复”,即数日来复,几天后就回复。这里的“七日”,与《[[震]]》卦六二爻辞、《[[既济]]》六二爻辞同,皆非实数,都是虚指,言其时间不长也。因此,卦辞“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是说阳气复反,亨通。出而又入,没有疾患;群阳复反,没有咎责。阳气的回复有一定的规律,过不了多久必将回复。利于有所前往。 除了“三岁”、“三年”、“十年”、“三日”、“七日”这些时间数量词组外,《[[临]]》卦卦辞还有:“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是说监临,善为处理,就会亨通;利于守静,但到了八月则会有凶险。“八月”为仲秋之月,《[[礼记·月令]]》说:“是月也,杀气浸盛,阳气日衰。”这是说君临天下,当以守静为利,但也当因时而异。(59)这里的“八月”,“八”是序数,“八月”即第八月,自然是实指,大家都没有异议。 由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周易]]》卦爻辞的时间数量词组,其表时间的量词是确定的,如“日”、“岁”、“年”、“月”。表时间的基数则是不确定的,往往是虚指,如“三”、“七”、“十”。但表序数时,则还是实指。所以,《[[周易]]》卦爻辞的“三岁”、“三年”、“十年”、“三日”、“七日”,都不是实指,而是虚数。“三岁”、“三年”、“十年”,都是数年的意思,“三日”、“七日”都是数日的[[意思]];而“八月”,则是确指第八月。不懂得《[[周易]]》卦爻辞时间数量表示的这些虚虚实实,以虚为实,只能是方枘圆凿。以此来解读《[[周易]]》卦爻辞,求其真义,只能说是缘木求鱼。 == 参考来源 == <center> {{#iDisplay:d00272pfh5k|480|270|qq}} <center>《大家-腾讯新闻》易经破迷第三讲·易经古经</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 [[Category:650 中國史料]]
返回「
周易古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