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48.7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味噌 的原始碼
←
味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味噌'''<br><img src="https://www.firstsuper.com.tw/497-large_default/%E9%87%91%E5%85%89%E5%BA%9C%E4%B8%AD%E7%A7%80%E5%B3%B0%E7%99%BD%E5%91%B3%E5%99%8C.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firstsuper.com.tw/condiment/117-%E9%87%91%E5%85%89%E5%BA%9C%E4%B8%AD%E7%A7%80%E5%B3%B0%E7%99%BD%E5%91%B3%E5%99%8C.html 圖片來自第一名店]</small> |} '''味噌'''又稱'''味増'''或'''麵豉''',是一种有咸味的[[日本]][[调味品]],[[日本料理]]的主要配料之一。味噌的种类比较多,主要是原料的成分和比例的不同。用作制造味噌的原料有[[豆]]、[[米]]、[[麦]]等。其制作方法是将这些原料蒸熟后,再透过[[霉菌]]、[[酵母菌]][[发酵]]而制成,是[[醱酵豆醬]]的日本文化。 == 由來 == '''味噌'''的起源由兩個說法: *是從日本繩文時代起就有的製鹽行為所衍生出的利用鹽來醃製食品,在繩文時期末尾過渡到彌生時期的遺跡中,發現到有鹽藏穀物的形跡,接下來的古墳時代發展出麹發酵的技術,到了奈良時期文獻中開始出現「未醬」、「末醬」的記載,其意思為「尚未形成醬、還殘留有豆粒的醬」,隨著時代演變,名稱也從末醬、味醬、味曾,到最後演變為'''味噌'''。 *是发源于中国或[[泰国]]西部,崔寔《四民月令》:命典饋釀春酒,必躬親綮敬,以供夏至初伏之祀。可作諸醬:上旬𩱈菽,中旬煮之。以碎菽作『末都』。 日本《[[和名類聚抄]]》謂〖末醬〗可能就是此物。它与豆类透过霉菌繁殖而制得的[[豆瓣醬]]、[[黄豆酱]]、[[豆豉]]等很相似。据说,它是由[[唐朝]][[鉴真]]和尚传到日本的,也有一种说法是經由[[朝鲜半岛]]传到日本。 ==製法== 傳統制法是把大豆煮熟攪捽搓揉後,加入[[食用海鹽|海鹽]]調味,搓勻後放入[[米麴]]或[[麥麴]],最後放入[[木桶]]內封存發酵,兩年後味噌成熟,除去表面一層發霉的麵豉後便可得到又香又濃的味噌。有[[麴]]的味噌製作時須維持低溫,[[納豆]]的發酵則需要較高的溫度。 ==烹煮== 日本家庭最常用味噌湯<ref>[https://food.ltn.com.tw/article/4548 味噌湯要好喝,原來不能用「煮」的],自由時報,2019/03/08</ref>,有些地方拿來煮[[關東煮]],也可使用做為[[烤肉沾醬]]。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餐飲業]]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味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