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0.242.16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唱一首故乡的儿歌(孙同林) 的原始碼
←
唱一首故乡的儿歌(孙同林)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唱一首故乡的儿歌'''<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2292669/pexels-photo-12292669.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唱一首故乡的儿歌》'''是[[中国]]当代作家孙同林的散文。 ==作品欣赏== ===唱一首故乡的儿歌=== 进入老年,[[童年]]的画面却时常走进梦里。 儿时的老家屋前有一条小河,清清的河水几乎环绕了整个村庄。一棵古老的银杏树,象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守在小桥边上,看顾着后代晚辈们,那里是我们上学的必由之路,每当我们从它身旁走过的时候,它总会伸过慈祥的“手”,笑眯眯地抚摸着我们每个人的头顶,它一定知道我们这群顽皮的孩子里面,哪一个是单顶,哪一个是双顶。 老家西南边,有一个叫“秧池”的地方,小河在那里拐了个弯,弯子上有一座坟,坟前立一块碑,石碑上的字迹有点模糊了,孩子们一律地好奇心重,越是看不清楚越是要看,我们就趴在那里辨认:国难烈士孙惟年之墓。墓碑是我叔叔的,他是1948年在苏中的一场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墓前两侧,是我的祖父亲手栽植的两排白杨树,有风的日子,白杨树上的叶子会发出啪啪的响声。我们不知道数了多少遍,一共是十八棵,为什么是十八棵?祖父或者是有用意的,叔叔牺牲那年十八岁。 黄昏时分的墓地最美,两排白杨整齐地肃立着,衬着静默的田野,披着薄暮,仿佛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门前的小河曾是我们儿时的乐趣所在。 夏天,我们时常在小河里游泳,晚上在水里洗澡,总要在大人的一遍又一遍的催促声中才肯上岸。水中的游戏很多,我们有时会带一个竹篮,将其按到水底,然后猛地一提,运气好的时候会逮到几条小鱼小虾;有时,我们用小竹竿做成鱼竿,坐在岸边悠悠地垂钓,清澈的河水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小鱼围着鱼饵游来游去,其中的一条,游到鱼饵处,用嘴或尾巴触一触鱼饵,我屏住呼吸,睁大眼睛紧紧盯着,盼鱼儿快快咬钩,鱼儿偏偏调皮地碰一下,再碰一下,又跟着“大部队”游远了,恨得我直咬牙。 有一次,我买回几把鱼“卡子”,想当一回渔翁。傍晚,我把装了鱼饵的“卡子”分别投在小河的几个地方,这个夜是睡不踏实的,总是在设想着鱼被卡子卡住了的情形,第二天天不亮就急急爬起来去收卡。可恨的是,卡子上天天都是空的。邻居锁儿鼓励我,要沉住气,要有耐心:“捞鱼网网空,一次捞个斫草功。”终于有一天,收线的时候手上沉甸甸的,觉得有个东西在使劲往水里拉,肯定有戏,我便小心地拉着,胸口却啪嗵啪嗵地狂跳起来,终于拉近了,看到是一个长长的东西在水中揽动,可能是一条大鳗鱼,心里异常地兴奋,待终于到了水边,便猛地向上一拽,那东西被甩在岸上,原来是一条水蛇,吓得我扔了渔线,逃之夭夭…… 冬天,我们在水跳上放“癞宝鲨簏子”。水跳是我们对水埠口的叫法。乡里人家,家家河边上都有一个洗东西的埠口,埠口上的踏板,我们就叫它“水跳”。水跳上一年四季都有我们的游戏。我们站在水跳上钓鱼,我们趴在水跳上扣虾,我们扶着水跳在水底摸螺蛳……冬天的水跳,是放癞宝鲨簏子的好地方。癞宝鲨簏子很好做,两块小瓦片相对一捧,用绳子在中间捆一道箍,下面垫一片旺砖,绑牢,再在上面系一根长长的绳子就成了。放在水跳旁边,每天早上去拎一拎,说不定里面就会有一条“呆”癞宝鲨。癞宝鲨的肉有点像黑鱼的肉,厚实,肥嫩,刺又少,很适合孩子们口味。拎癞宝鲨锻炼了我们冬天早起的好习惯。 还有个节目也是我们每年冬天所必做的,那就是支“黄猫夹子”。黄猫是乡人对黄鼠狼的昵称,黄猫夹子就是打黄鼠狼的工具。黄猫夹子又叫“跺箔子”,是一块一米见方的竹箔。在竹园里整出一片平地,将竹箔子放下,在上面压上重重的泥块,下面设置好钓饵,钓饵连着机关,当寻找食物的黄鼠狼吞食了钓饵,触动机关,跺箔子便随之扑倒,压住黄鼠狼。晚上,我们到竹园里将黄猫夹子支起来,早上去查看一下,如果没有收获,就放下来,晚上再支……每年冬天,我们都在期待中度过,天天早晚都要光顾周围的好几个竹园,尽管收获甚微,但我们却乐此不疲。黄鼠狼的皮价格很贵,如果能打到一只黄鼠狼,很可能就能够解决我们一学期的学费。� 老家屋后的那棵枇杷树上也曾经有戏。枇杷树的品种不好,果子小,核大肉薄,不好吃,而且每年结得很少,却会招来一种专门吃枇杷的鸟儿来,我们叫那种鸟“白头公”。邻家锁儿读书不开窍,玩起来点子却多,手也巧,他做了个捕鸟夹子,有两回还真捕到了鸟。他把白头公的毛择了,在锅里煮熟,“宴请”大家,我也在他家尝了一回“白头公”美味。枇杷树还有个作用,就是树叶可以做中药的药引子,经常会有人来摘树上的叶子,我们还为此编了个儿歌:“枇杷果儿不香又不甜,白头公儿它不嫌。枇杷树叶儿长腰腰,做药引子不要钱。” 油菜花开的季节,家乡的田野变的絢丽多彩,蜜蜂嗡嗡地在花丛间翻飞,我的堂叔养上了蜜蜂。那时的农村物质十分匮乏,我们就又把眼睛盯到了蜂箱里的蜂蜜上。有一天晚上,锁趁着夜深人静,带我们几个去偷蜂蜜。锁儿先跑到蜂箱处,一下掀开了蜂箱,蜜蜂嗡的一声轰了出来,情景恐怖,情势紧张,锁儿却不甘心收手,逃回时还伸手抓住一带蜜的蜂巢,当我们用舌头舔蜂巢上蜂蜜的时候,锁儿的手肿的象个馒头。大家为锁儿的勇敢举动和助人为乐精神所感动,又唱出一段儿歌来:“锁儿是我老兄,有难他往前冲,蜂蜜的确好吃,全靠他立大功。” 夏天的傍晚,孩子们早早把家里吃饭的桌子搬到场院里,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场上,一边纳凉一边吃晚饭。为了驱赶烦人的蚊子,大人就用潮湿的稻草做起一堆蚊烟来,浓浓的蚊烟让夏夜变得幽远而神秘,孩子们并不会因为天热而收敛些,他们手里挥舞着点燃的蒲棒头,一边跳着火舞,一边追扑空中忽闪着的萤火虫儿,宁静的村庄里传来阵阵大人的嗔骂声…… 儿时的乡村是柔美的,是多情的,也是浪漫的,它就像一首首儿歌,让我们时常念叨,反复吟唱……进入老年,童年的画面却时常走进梦里。 儿时的老家屋前有一条小河,清清的河水几乎环绕了整个村庄。一棵古老的银杏树,象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守在小桥边上,看顾着后代晚辈们,那里是我们上学的必由之路,每当我们从它身旁走过的时候,它总会伸过慈祥的“手”,笑眯眯地抚摸着我们每个人的头顶,它一定知道我们这群顽皮的孩子里面,哪一个是单顶,哪一个是双顶。 老家西南边,有一个叫“秧池”的地方,小河在那里拐了个弯,弯子上有一座坟,坟前立一块碑,石碑上的字迹有点模糊了,孩子们一律地好奇心重,越是看不清楚越是要看,我们就趴在那里辨认:国难烈士孙惟年之墓。墓碑是我叔叔的,他是1948年在苏中的一场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墓前两侧,是我的祖父亲手栽植的两排白杨树,有风的日子,白杨树上的叶子会发出啪啪的响声。我们不知道数了多少遍,一共是十八棵,为什么是十八棵?祖父或者是有用意的,叔叔牺牲那年十八岁。 黄昏时分的墓地最美,两排白杨整齐地肃立着,衬着静默的田野,披着薄暮,仿佛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门前的小河曾是我们儿时的乐趣所在。 [[夏天]],我们时常在小河里游泳,晚上在水里洗澡,总要在大人的一遍又一遍的催促声中才肯上岸。水中的游戏很多,我们有时会带一个竹篮,将其按到水底,然后猛地一提,运气好的时候会逮到几条小鱼小虾;有时,我们用小竹竿做成鱼竿,坐在岸边悠悠地垂钓,清澈的河水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小鱼围着鱼饵游来游去,其中的一条,游到鱼饵处,用嘴或尾巴触一触鱼饵,我屏住呼吸,睁大眼睛紧紧盯着,盼鱼儿快快咬钩,鱼儿偏偏调皮地碰一下,再碰一下,又跟着“大部队”游远了,恨得我直咬牙。 有一次,我买回几把鱼“卡子”,想当一回渔翁。傍晚,我把装了鱼饵的“卡子”分别投在小河的几个地方,这个夜是睡不踏实的,总是在设想着鱼被卡子卡住了的情形,第二天天不亮就急急爬起来去收卡。可恨的是,卡子上天天都是空的。邻居锁儿鼓励我,要沉住气,要有耐心:“捞鱼网网空,一次捞个斫草功。”终于有一天,收线的时候手上沉甸甸的,觉得有个东西在使劲往水里拉,肯定有戏,我便小心地拉着,胸口却啪嗵啪嗵地狂跳起来,终于拉近了,看到是一个长长的东西在水中揽动,可能是一条大鳗鱼,心里异常地兴奋,待终于到了水边,便猛地向上一拽,那东西被甩在岸上,原来是一条水蛇,吓得我扔了渔线,逃之夭夭…… 冬天,我们在水跳上放“癞宝鲨簏子”。水跳是我们对水埠口的叫法。乡里人家,家家河边上都有一个洗东西的埠口,埠口上的踏板,我们就叫它“水跳”。水跳上一年四季都有我们的游戏。我们站在水跳上钓鱼,我们趴在水跳上扣虾,我们扶着水跳在水底摸螺蛳……冬天的水跳,是放癞宝鲨簏子的好地方。癞宝鲨簏子很好做,两块小瓦片相对一捧,用绳子在中间捆一道箍,下面垫一片旺砖,绑牢,再在上面系一根长长的绳子就成了。放在水跳旁边,每天早上去拎一拎,说不定里面就会有一条“呆”癞宝鲨。癞宝鲨的肉有点像黑鱼的肉,厚实,肥嫩,刺又少,很适合孩子们口味。拎癞宝鲨锻炼了我们冬天早起的好习惯。 还有个节目也是我们每年冬天所必做的,那就是支“黄猫夹子”。黄猫是乡人对黄鼠狼的昵称,黄猫夹子就是打黄鼠狼的工具。黄猫夹子又叫“跺箔子”,是一块一米见方的竹箔。在竹园里整出一片平地,将竹箔子放下,在上面压上重重的泥块,下面设置好钓饵,钓饵连着机关,当寻找食物的黄鼠狼吞食了钓饵,触动机关,跺箔子便随之扑倒,压住黄鼠狼。晚上,我们到竹园里将黄猫夹子支起来,早上去查看一下,如果没有收获,就放下来,晚上再支……每年冬天,我们都在期待中度过,天天早晚都要光顾周围的好几个竹园,尽管收获甚微,但我们却乐此不疲。黄鼠狼的皮价格很贵,如果能打到一只黄鼠狼,很可能就能够解决我们一学期的学费。 老家屋后的那棵枇杷树上也曾经有戏。枇杷树的品种不好,果子小,核大肉薄,不好吃,而且每年结得很少,却会招来一种专门吃枇杷的鸟儿来,我们叫那种鸟“[[白头公]]”。邻家锁儿读书不开窍,玩起来点子却多,手也巧,他做了个捕鸟夹子,有两回还真捕到了鸟。他把白头公的毛择了,在锅里煮熟,“宴请”大家,我也在他家尝了一回“白头公”美味。枇杷树还有个作用,就是树叶可以做中药的药引子,经常会有人来摘树上的叶子,我们还为此编了个儿歌:“枇杷果儿不香又不甜,白头公儿它不嫌。枇杷树叶儿长腰腰,做药引子不要钱。” 油菜花开的季节,家乡的田野变的絢丽多彩,蜜蜂嗡嗡地在花丛间翻飞,我的堂叔养上了蜜蜂。那时的农村物质十分匮乏,我们就又把眼睛盯到了蜂箱里的蜂蜜上。有一天晚上,锁趁着夜深人静,带我们几个去偷蜂蜜。锁儿先跑到蜂箱处,一下掀开了蜂箱,蜜蜂嗡的一声轰了出来,情景恐怖,情势紧张,锁儿却不甘心收手,逃回时还伸手抓住一带蜜的蜂巢,当我们用舌头舔蜂巢上蜂蜜的时候,锁儿的手肿的象个馒头。大家为锁儿的勇敢举动和助人为乐精神所感动,又唱出一段儿歌来:“锁儿是我老兄,有难他往前冲,蜂蜜的确好吃,全靠他立大功。” 夏天的傍晚,孩子们早早把家里吃饭的桌子搬到场院里,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场上,一边纳凉一边吃晚饭。为了驱赶烦人的蚊子,大人就用潮湿的稻草做起一堆蚊烟来,浓浓的蚊烟让夏夜变得幽远而神秘,孩子们并不会因为天热而收敛些,他们手里挥舞着点燃的蒲棒头,一边跳着火舞,一边追扑空中忽闪着的萤火虫儿,宁静的村庄里传来阵阵大人的嗔骂声…… 儿时的乡村是柔美的,是多情的,也是[[浪漫]]的,它就像一首首儿歌,让我们时常念叨,反复吟唱……进入老年,童年的画面却时常走进梦里。 儿时的老家屋前有一条小河,清清的河水几乎环绕了整个村庄。一棵古老的银杏树,象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守在小桥边上,看顾着后代晚辈们,那里是我们上学的必由之路,每当我们从它身旁走过的时候,它总会伸过慈祥的“手”,笑眯眯地抚摸着我们每个人的头顶,它一定知道我们这群顽皮的孩子里面,哪一个是单顶,哪一个是双顶。 老家西南边,有一个叫“秧池”的地方,小河在那里拐了个弯,弯子上有一座坟,坟前立一块碑,石碑上的字迹有点模糊了,孩子们一律地好奇心重,越是看不清楚越是要看,我们就趴在那里辨认:国难烈士孙惟年之墓。墓碑是我叔叔的,他是1948年在苏中的一场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墓前两侧,是我的祖父亲手栽植的两排白杨树,有风的日子,白杨树上的叶子会发出啪啪的响声。我们不知道数了多少遍,一共是十八棵,为什么是十八棵?祖父或者是有用意的,叔叔牺牲那年十八岁。 黄昏时分的墓地最美,两排白杨整齐地肃立着,衬着静默的田野,披着薄暮,仿佛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门前的小河曾是我们儿时的乐趣所在。 夏天,我们时常在小河里游泳,晚上在水里洗澡,总要在大人的一遍又一遍的催促声中才肯上岸。水中的游戏很多,我们有时会带一个竹篮,将其按到水底,然后猛地一提,运气好的时候会逮到几条小鱼小虾;有时,我们用小竹竿做成鱼竿,坐在岸边悠悠地垂钓,清澈的河水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小鱼围着鱼饵游来游去,其中的一条,游到鱼饵处,用嘴或尾巴触一触鱼饵,我屏住呼吸,睁大眼睛紧紧盯着,盼鱼儿快快咬钩,鱼儿偏偏调皮地碰一下,再碰一下,又跟着“大部队”游远了,恨得我直咬牙。 有一次,我买回几把鱼“卡子”,想当一回渔翁。傍晚,我把装了鱼饵的“卡子”分别投在小河的几个地方,这个夜是睡不踏实的,总是在设想着鱼被卡子卡住了的情形,第二天天不亮就急急爬起来去收卡。可恨的是,卡子上天天都是空的。邻居锁儿鼓励我,要沉住气,要有耐心:“捞鱼网网空,一次捞个斫草功。”终于有一天,收线的时候手上沉甸甸的,觉得有个东西在使劲往水里拉,肯定有戏,我便小心地拉着,胸口却啪嗵啪嗵地狂跳起来,终于拉近了,看到是一个长长的东西在水中揽动,可能是一条大鳗鱼,心里异常地兴奋,待终于到了水边,便猛地向上一拽,那东西被甩在岸上,原来是一条水蛇,吓得我扔了渔线,逃之夭夭…… 冬天,我们在水跳上放“癞宝鲨簏子”。水跳是我们对水埠口的叫法。乡里人家,家家河边上都有一个洗东西的埠口,埠口上的踏板,我们就叫它“水跳”。水跳上一年四季都有我们的游戏。我们站在水跳上钓鱼,我们趴在水跳上扣虾,我们扶着水跳在水底摸螺蛳……冬天的水跳,是放癞宝鲨簏子的好地方。癞宝鲨簏子很好做,两块小瓦片相对一捧,用绳子在中间捆一道箍,下面垫一片旺砖,绑牢,再在上面系一根长长的绳子就成了。放在水跳旁边,每天早上去拎一拎,说不定里面就会有一条“呆”癞宝鲨。癞宝鲨的肉有点像黑鱼的肉,厚实,肥嫩,刺又少,很适合孩子们口味。拎癞宝鲨锻炼了我们冬天早起的好习惯。 还有个节目也是我们每年冬天所必做的,那就是支“黄猫夹子”。黄猫是乡人对黄鼠狼的昵称,黄猫夹子就是打黄鼠狼的工具。黄猫夹子又叫“跺箔子”,是一块一米见方的竹箔。在竹园里整出一片平地,将竹箔子放下,在上面压上重重的泥块,下面设置好钓饵,钓饵连着机关,当寻找食物的[[黄鼠狼]]吞食了钓饵,触动机关,跺箔子便随之扑倒,压住黄鼠狼。晚上,我们到竹园里将黄猫夹子支起来,早上去查看一下,如果没有收获,就放下来,晚上再支……每年冬天,我们都在期待中度过,天天早晚都要光顾周围的好几个竹园,尽管收获甚微,但我们却乐此不疲。黄鼠狼的皮价格很贵,如果能打到一只黄鼠狼,很可能就能够解决我们一学期的学费。� 老家屋后的那棵枇杷树上也曾经有戏。枇杷树的品种不好,果子小,核大肉薄,不好吃,而且每年结得很少,却会招来一种专门吃枇杷的鸟儿来,我们叫那种鸟“白头公”。邻家锁儿读书不开窍,玩起来点子却多,手也巧,他做了个捕鸟夹子,有两回还真捕到了鸟。他把白头公的毛择了,在锅里煮熟,“宴请”大家,我也在他家尝了一回“白头公”美味。枇杷树还有个作用,就是树叶可以做中药的药引子,经常会有人来摘树上的叶子,我们还为此编了个儿歌:“枇杷果儿不香又不甜,白头公儿它不嫌。枇杷树叶儿长腰腰,做药引子不要钱。” 油菜花开的季节,家乡的田野变的絢丽多彩,蜜蜂嗡嗡地在花丛间翻飞,我的堂叔养上了蜜蜂。那时的农村物质十分匮乏,我们就又把眼睛盯到了蜂箱里的蜂蜜上。有一天晚上,锁趁着夜深人静,带我们几个去偷蜂蜜。锁儿先跑到蜂箱处,一下掀开了蜂箱,[[蜜蜂]]嗡的一声轰了出来,情景恐怖,情势紧张,锁儿却不甘心收手,逃回时还伸手抓住一带蜜的蜂巢,当我们用舌头舔蜂巢上蜂蜜的时候,锁儿的手肿的象个馒头。大家为锁儿的勇敢举动和助人为乐精神所感动,又唱出一段儿歌来:“锁儿是我老兄,有难他往前冲,蜂蜜的确好吃,全靠他立大功。” 夏天的[[傍晚]],孩子们早早把家里吃饭的桌子搬到场院里,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场上,一边纳凉一边吃晚饭。为了驱赶烦人的蚊子,大人就用潮湿的稻草做起一堆蚊烟来,浓浓的蚊烟让夏夜变得幽远而神秘,孩子们并不会因为天热而收敛些,他们手里挥舞着点燃的蒲棒头,一边跳着火舞,一边追扑空中忽闪着的萤火虫儿,宁静的村庄里传来阵阵大人的嗔骂声…… 儿时的乡村是柔美的,是多情的,也是浪漫的,它就像一首首儿歌,让我们时常念叨,反复吟唱…… <ref>[http://www.chinawriter.com.cn/l 中国作家网]</ref> ==作者简介== 孙同林,男,江苏省如东县袁庄镇人,1956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唱一首故乡的儿歌(孙同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