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4.195.16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啮指心痛 的原始碼
←
啮指心痛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啮指心痛</big> ''' |- | [[File:啮指心痛.png|缩略图|居中|300px|[http://gs.eywedu.com/24/images/5.jpg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82d80170102zf1l.html 来自 好故事网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二十四孝之一</big> ''' |- | align= light| '''近义词''' : '''反义词''' : '''出 处''' :《[[二十四孝]]》 '''体 裁''' :[[成语]] '''属 于''' :褒义词 |} '''啮指心痛'''是一个中国的汉语[[成语]]。曾参外出,母亲咬指呼唤他回家的故事。出自《[[二十四孝]]》。 ==原文== [[周朝|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ref>[http://gs.eywedu.com/24/exsx005.htm 啮指心痛],好故事网</ref> ==译文== 曾参,姓曾名参,字子兴,又称曾子,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人。孔子子弟。著有《大学》一书。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母孝顺。传说,有一天,他进入深山砍柴,家中来了客人,母亲急盼儿归,便咬了咬自己的手指,此时曾参忽感心痛,知是慈母呼唤,急忙背柴回家。真是母子连心。 ==诗赞== 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叫[[曾参]]的人,是[[孔子]]的学生。此人品德高尚,孝顺父母。孔子认为他可通孝道,经常和他一起讨论关于孝的问题,为后人留下许多关于孝的言论。 有一次,他吃过午饭便到山里砍柴去了,他母亲一个人在家里。他刚去不久,家里忽然来了几个客人,当时家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招待客人。母亲着急,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哎,要是曾子这时候能够回来帮我一下就好了。”她这样想着,并在心里焦急地盼望着儿子的出现。可是等啊等,等了好长时间,还不见儿子的身影。情急之中,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她知道母子的血脉是相通的,于是就用牙齿将自己的一根手指咬破。 果然,曾子在山里就忽然感到一阵心痛,他料想家里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急忙挑着柴回家。回到家里,客人还没有走,曾子便帮着母亲招待客人。待客人走后,曾子跪在母亲膝前,请母亲告诉他为什么家里来了客人他会心痛。母亲便向他解释道:“因为客人来了以后,家里没有招待客人的东西,我见你尚未归来,就咬破手指,我想你必定会有感觉,能早点回来,帮助招待客人。”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视频== <center> ===啮指心痛=== {{#iDisplay:f0131bb6dlr|640|3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030 國學總論]]
返回「
啮指心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