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249.16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喀拉蚩 的原始碼
←
喀拉蚩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喀拉蚩'''<br><img src="https://www.geo.tv/assets/uploads/updates/2020-01-01/264964_9081651_updates.jpg" width="250"></center><small> [https://www.geo.tv/assets/uploads/updates/2020-01-01/264964_9081651_updates.jpg 原圖鏈結] [https://www.geo.tv/latest/264964-pakistan-weather-update-karachi-temperature-touches-9c 圖片來自geo.tv]</small> |} </div> '''喀拉蚩'''([[烏爾都語]]:كراچى,[[信德語]]:ڪراچي;[[英語]]:Karachi),亦譯卡拉奇,是[[巴基斯坦]]信德省省會,它是巴面積最大、海港和軍港最大的城市,該城市是巴基斯坦首要的工業和金融中心。它是巴基斯坦的文化,經濟,慈善,教育和政治中心,和巴基斯坦最國際化的城市。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同樣也有另外一個之最:喀拉蚩的槍殺、爆炸和恐怖襲擊最多。 濱臨阿拉伯海的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喀拉蚩(Karachi),已取代也濱臨阿拉伯海的印度第一大城[[孟買(Mumbai)]],成為亞洲最大貧民窟所在地。<ref>[http://www.epochtimes.com/b5/9/9/7/n2648993.htm 聯合國:巴基斯坦喀拉蚩為亞洲最大貧民窟],epochtimes.com,106.8.23</ref> == 城市景觀 == [[卡拉奇海港]](Karāchi Harbour)是該市所處的海岸,是安全而美麗的天然海港。[[凱馬里島]],[[馬諾拉島]],以及[[牡蠣岩]]一起阻擋暴風雨,但同時也阻礙了西部海港入口的大部分。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10px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img src="https://whereismap.net/wp-content/uploads/2019/12/Where-is-Karachi-Located-What-Country-is-Karachi-in-Karachi-Map-800x445.jpg" width="250"></center><small>地圖<br> [https://whereismap.net/wp-content/uploads/2019/12/Where-is-Karachi-Located-What-Country-is-Karachi-in-Karachi-Map-800x445.jpg 原圖鏈結] [https://whereismap.net/where-is-karachi-located-what-country-is-karachi-in-karachi-map/ 圖片來自whereismap]</small> |} </div> 一個低窪的沿海地帶沿著海港的海岸延伸。遠離海岸,地面向北和向東緩慢上升,形成一個大平原,海拔 5到120英尺(1.5到37米),上面建有卡拉奇市。 == 人文歷史 == 卡拉奇最初是一個小漁民村,由來自Balochistan and Makran的Baloch族在此定居。他們的第一個定居點在[[印度河]]三角洲附近,他們將其命名為“ Kolachi”村莊。原始社區的人們仍居住在卡拉奇港附近的阿卜杜拉·哥特小島上。卡拉奇(Karachi)著名的社區'Mai Kolachi'仍然使人回想起這座城市的原始名稱。 1700世紀末,科拉奇村的定居者開始與馬斯喀特和波斯灣地區進行海上貿易。後來,該村莊開始發展成為商業中心和貿易港口。為了保護這個發展中地區,建造了一個小堡壘。這座堡壘於1795年由[[卡拉特汗(Khan of Kalat)]]移交給信德統治者。 英國人認識到城市作為貿易站的重要性。因此,他們在查爾斯·納皮爾爵士的指揮下於1843年2月占領了該城市和信德省,併吞並了該城市,將其作為英屬[[印度帝國]]的一個地區。1846年,這里居住著大約9000名市民。同年,該市經歷了霍亂流行,並在該市成立了保護委員會,以保護人民免受這種疾病的侵害。該保護委員會於1852年改製成市政委員會,並於1853年再次升格為市政委員會。在英國統治下,這個天然港口開始蓬勃發展,成為繁華的港口。1857年9月10日,駐紮在卡拉奇的第21步兵步兵在第一次印度獨立戰爭中對英軍發動叛亂, 1864年,卡拉奇與倫敦之間的直接電報聯繫發送了第一條電報消息。1878年,該市通過鐵路線連接到印度其他地區,因此該市開始了諸如Frere Hall(1865)和Empress Market(1890)等公共建築項目。巴基斯坦的創始人[[穆罕默德·阿里·金納(Muhammad Ali Jinnah)]]於1876年出生於巴基斯坦一個著名的[[伊斯梅里·科賈(Ismaili Khoja)]]家庭。 1837年的《孟買地區市政法》在1878年擴展至信德省,卡拉奇市區也被納入該市。市政當局開始向業主收取房屋稅,這是第一個在次大陸收取稅收的市政當局。到19世紀末,這座城市已擁有約105,000人,是一個國際化的城市,由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社區以及猶太人,帕西斯人,伊朗人,黎巴嫩人和果阿商人組成。1900年,由於街道擁堵,印度第一個電車系統在這座繁華的城市建成。那時卡拉奇以其鐵路電車網絡,教堂,清真寺,法院,市場,鋪砌的街道和宏偉的港口而聞名。 1947年宣布巴基斯坦為獨立國家時,卡拉奇被選為巴基斯坦的首都。在此期間,該市為來自印度省的大量移民和難民提供了庇護所。1960年,巴基斯坦的首都首先移至拉瓦爾品第,然後移至伊斯蘭堡。卡拉奇仍然從未失去其作為巴基斯坦經濟中心的重要性。卡拉奇市政府於1976年升格為大都會公司。2001年8月14日,卡拉奇市政府再次改組為18個鎮行政機構和178個工會理事會。<ref>[https://www.karachi.com/v/history/ history],karachi.com</ref> == 地理位置 == 位於[[阿拉伯河]]沿岸,[[印度河三角洲]]西北部,瀕臨[[阿拉伯海]],面積3527平方公里。 == 經濟 == 紡織品和鞋類是製造的主要產品,其次是金屬產品,食品和飲料,紙張和印刷,木材和家具,機械,化學和石油,皮革和橡膠以及電氣產品。卡拉奇(Karāchi)還是手工業和家庭手工業的重要中心,生產手織的布,花邊,地毯,黃銅和鍾形金屬(銅和錫的合金),陶器,皮革製品以及金銀刺繡品。卡拉奇處理巴基斯坦和內陸阿富汗的整個海上貿易。 卡拉奇發展的動力源於它作為印度河流域和英屬印度旁遮普地區服務的港口,貿易輸入輸出是主旋律:這裡有各行各業的倉儲,而且做的大的企業都是家族企業,幾代人都在做同一件事,做同一個行業。喀拉蚩是港口城市,海鮮出口也不錯,但喀拉蚩不能直接出口海鮮到中國,都是通過越南的防城港中轉。<ref>[https://kknews.cc/zh-tw/travel/n5axrzg.html 我印象中的巴基斯坦喀拉蚩,恐怖而美麗的城市],2017-01-04</ref> == 體育 == 巴基斯坦[[板球]]的歷史早於1947年創建該國。[[高爾夫]]越來越受歡迎,卡拉奇的俱樂部如Dreamworld Resort,酒店和高爾夫俱樂部,阿拉伯海鄉村俱樂部,DA鄉村高爾夫俱樂部。 該市擁有用於[[曲棍球]](巴基斯坦的曲棍球俱樂部,UBL曲棍球場),[[拳擊]](KPT體育館),[[壁球]](賈漢吉爾·汗南瓜館)和[[馬球]]的設施。有碼頭和[[划船]]俱樂部。 == 旅遊景點 == * 沙嘴 * 馬諾拉島 * 國防住房管理局清真寺(Masjid-i-Tuba) * 巴基斯坦空軍博物館 * 卡拉奇都市開發公司大樓 * 博物館 * Quaid-i-Azam陵墓 * 巴基斯坦國家博物館 * 莫哈塔宮 * 聖三一大教堂<ref>[https://www.lonelyplanet.com/pakistan/sindh sindh],lonelyplanet.com</ref> == 教育 == * 卡拉奇大學,成立於1951年 * 工商管理學院(IBA),成立於1955年 * 巴基斯坦海軍工程學院(PNEC) * 阿加汗大學,成立於1983年 * 漢達德大學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30 亞洲史地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喀拉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