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61.19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嗜酸性粒细胞 的原始碼
←
嗜酸性粒细胞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嗜酸性粒细胞</big> ''' |- | [[File:V2-e78d1cac76d3ae7f314c4edba227f911 qhd.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2.zhimg.com/80/v2-e78d1cac76d3ae7f314c4edba227f911_qhd.jpg原图链接][https://www.zhihu.com/topic/20515945/top-answers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人体中正常成熟的白细胞可以分为五类:[[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粒细胞一样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杀伤细菌、寄生虫的功能,也是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可以释放颗粒中的内容物,引起组织损伤,促进炎症进展。 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表现为昼夜周期性波动。 清晨细胞数减少,午夜时细胞数增多。这种细胞数的周期性变化是与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量的昼夜波动有关的。当血液中皮质激素浓度增高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而当皮质激素浓度降低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增加。 =='''目录'''== '''简介''' '''形态''' '''临床意义''' '''正常值参考范围''' =='''简介'''==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白细胞根据形态差异可分为颗粒和无颗粒两大类。颗粒白细胞(粒细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颗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种颗粒白细胞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 =='''形态'''== 细胞直径10-12μm,核分叶,或呈S形或不规则形,着色较浅。胞质内含有嗜酸性颗粒,大小胞,不等,分布不均,染成橘红色,不可将核掩盖。[2] 嗜酸性粒细胞可移行至有病原体或发生过敏反应的部位。该细胞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释放的多种溶酶体酶有杀菌作用,阳离子蛋白对寄生虫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在发生过敏反应的部位,其释放的组胺酶能分解组胺,芳基硫酸酶酯能灭活白三烯,从而抑制过敏反应。 =='''临床意义'''== 1.增多<ref>[https://www.youlai.cn/video/article/233324UsYt.html 嗜酸性粒细胞],搜狗, 2019-07-13</ref> (1)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药物过敏、过敏性紫癜等。 (2)寄生虫感染如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 (3)某些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 (4)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嗜酸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等。 (5)某些恶性肿瘤某些上皮系肿瘤如肺癌等。 (6)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等。 (7)其他风湿性疾病、脑腺垂体功能减低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等。 2.减少 伤寒和副伤寒患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等。 =='''正常值参考范围'''== 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0.4~8。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90 人類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嗜酸性粒细胞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