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92.20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的原始碼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嗜麦芽窄食单胞菌.jpg|缩略图|[https://pic.sogou.com/d?query=嗜麦芽窄食单胞菌&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6 原图链接][https://www.yaozui.com/p/677037 来自药最网]]]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属于黄单胞菌目的黄单胞菌科,该菌在1961年根据其鞭毛特征命名为嗜麦芽假单胞菌,1983年根据核酸同源性和细胞脂肪酸组成等归入黄单胞菌属,命名为嗜麦芽黄单胞菌。但由于其无黄单胞菌素,无植物病原性,能在37℃生长等,与其他黄单胞不同,1993年有学者提议将此菌命名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该菌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嗜麦芽寡养(窄食) 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广泛存在于水,土壤,动物体内,为条件致病菌,随着临床抗生素和免疫抑制的广泛和大剂量应用,其分离率在非发酵菌属中呈上升趋势,因该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因而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ref>[https://www.youlai.cn/ask/AAC488Yx8AV.html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首选抗生素]有来医生网</ref> == 培养特性 == 最适生长温度35℃,4℃不生长,42℃近半数生长。在血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h,形成圆形、光滑、湿润、浅黄色的菌落,产生刺激的氨味,48h培养菌落增大呈黄色。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形成淡黄色菌落。 == 形态与染色 == 革兰阴性杆菌,有1-8根极端鞭毛,有动力、无芽孢、无荚膜、菌落不溶血,有黄色素。 == 生化反应 == 氧化酶试验阴性,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不分解木糖和甘露醇,葡萄糖OF为氧化型(缓慢),动力、明胶、赖氨酸脱羧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均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鸟氨酸脱羧酶]]、枸橼酸盐和脲酶试验均阴性。 == 性质 == 1.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窄食单胞菌属中的成员,是重要的医源性感染菌,其分离率在非发酵菌中,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氏不动杆菌,其中易感因素包括:体弱,免疫功能低下,外伤,插管,手术,移植,使用呼吸机等。从菌株的来源及分布来看,该菌主要是引起呼吸道感染,在其他疾病中亦分离到该菌,说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医院内感染的重要作用。 2.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具有复杂的耐药机制,外膜通透性低,对多种抗生素不易渗透,可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如青霉素酶,头孢菌素L2酶以及金属锌酶,因此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同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也耐药。由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较强,一旦发现该菌感染应及时根据药敏报告合理用药。 3.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高危因素的患者,尤其是在气管切开,插管,呼吸机支持的危险因素存在时,要警惕该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临床医生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一旦检出该菌,须根据药敏,及时,足量联合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此外,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和保护机体免疫状态等综合性治疗措施也十分重要。 4.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生物学性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为专性需氧的非发酵型革兰氏阴性极生多鞭毛杆菌,在血平板上有强的氨味,无溶血;在营养琼脂上显示灰黄色素或无色素,菌落边缘光滑,呈淡黄色或灰白色,直径0.5mm~1mm,中央突起。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氧化酶阴性,[[强解脂性]],DNase 阳性,[[水解明胶]]和七叶苷,[[赖氨酸脱羧酶]]阳性。在氧化发酵试验中,产酸缓慢或不显产酸,但分解麦芽糖。 == 鉴别要点 == 1.本菌特征氧化酶试验阴性,有动力,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葡萄糖OF为氧化型。 2.与不动杆菌属的鉴别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动力,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不动杆菌属细菌则相反。 3.与莫拉菌属的鉴别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动力,分解麦芽糖,葡萄糖O/F为氧化型;莫拉菌属细菌无动力,不分解麦芽糖,葡萄糖O/F为产碱型。 4.与产碱假单胞菌的鉴别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解麦芽糖,赖氨酸脱羧酶试验阳性;产碱假单胞菌则相反。<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14393094&ver=2915&signature=OF-nJv-QMthdCUb3vREgiEYDT7zzShr5Zixv*HnhVspvbv871pUjAXPVe*XspHBg3y-*AFpBy6hd4xzwKxJlXVtZdVHG0lRnfS1cvyIYkU6opD0KMdy0apSwAATPcD9P&new=1 病原微生物小讲堂(第二十四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微信</ref> == 产酸明显 == 可利用葡萄糖、甘露糖、蔗糖、蕈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水杨素、乙酸盐和丙酸盐等24种物质,而果糖、异丁酸盐、顺乌头酸盐和正丙醇则仅为部分菌株利用。 == 临床意义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可寄居于人的呼吸道和肠道中,为条件致病菌,是一种主要的医源感染的病原菌。该菌可引起呼吸道、泌尿道和伤口感染及心内膜炎、脑膜炎、附睾炎、关节炎、胆管炎、眼内炎以及腹膜透析有关的腹膜炎等,对大多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和很多β内酰胺类(包括对铜绿假单胞菌很有效的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天然耐药,有别于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抗生素药敏试验暂定做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啭唑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其他药物只允许报告MC结果。 == 诊断标准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可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血流感染、腹腔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在烧伤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诊断与其他细菌感染无明显不同,均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细菌学检测结果进行诊断。患者肺内感染、血液感染、创面感染的诊断标准可见相关指南。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易在住院患者皮肤、结膜、口腔、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定植。因此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培养阳性时,应注意细菌定植与感染的鉴别,对培养标本的采集应注意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避免污染。 == 试验结果 == 该菌含有β-内酰胺酶,临床治疗首选磺胺类;TMP/SMZ;[[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或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临床不应选用。尚无标准方法用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单位耐药性检测,药敏试验纸片法仅有三种抗菌药物:头孢他啶,[[米诺环素]],复方磺胺有判断折点。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60 生物科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