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17.12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噶迥寺 的原始碼
←
噶迥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噶迥寺'''<br><img src="https://www.twtainan.net/image/18053/1024x768"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twtainan.net/zh-tw/attractions/detail/568 圖片來自twtainan]</small> |} '''噶迥寺''',寺名的[[藏语]]全称“噶迥多吉英”,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县]][[柳梧乡]]若玛岗村(又译“日玛岗村”),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建于[[吐蕃]]时期,现已无存。《噶迥寺建寺碑》是著名的[[吐蕃]]时期碑刻。<ref>{{Cite web |url=http://mingkok.buddhistdoor.com/cht/news/d/1548 |title=西藏拉薩 旺久多吉, 昔日貴族後裔 今日雪村居民,佛门网,2009-08-16 |accessdate=2013-08-17 |archive-date=2016-03-0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185555/http://mingkok.buddhistdoor.com/cht/news/d/1548 |dead-url=no }}</ref> ==說明== [[吐蕃]][[赞普]][[赤德松赞]](798年-815年)在王室危难之际,依靠佛教徒护持而取得[[赞普]]之位。为了酬谢佛教徒,[[赤德松赞]]遂在[[拉萨河]]对岸兴建“噶迥多吉英”佛寺,并且与大臣及贵族盟誓,以保护佛教。《噶迥寺建寺碑》便是当时盟誓的一部分内容。 《[[贤者喜宴]]》ja卷12页记载:“[[赤德松赞]]迎请[[梵天]]大德毗摩罗米特罗、赤喇色那、[[尼婆罗]]大德吽噶罗等多人,广译经论,并于‘[[拉萨河|几河]]’之下游建‘噶迥多吉英’寺,与诸臣工酋长盟于寺中。”其下收录了赤德松赞的两道诏书,并附参与盟誓的各位臣工酋长的名单,这是研究该碑的重要材料。《[[红史]]》第44页、《[[西藏王臣史]]》第92页也都有赤德松赞建立噶迥寺的记载,但均较为简略。 《噶迥寺建寺碑》现存[[拉萨河]]对岸西南的“若玛岗”。该碑有[[藏文]]五十七列,文字清晰。碑文中记载的[[松赞干布]]以下历代赞普的业绩与世序,可以纠正不少混乱的藏族历史记载。[[意大利]]藏学家[[朱塞佩·图奇]]《吐蕃赞普陵墓考》中,也录有该碑文字,并加以考证。 藏学家[[王尧]]翻译的《噶迥寺建寺碑》碑文如下(括号内为王尧添加): [[赞普|圣神赞普]][[赤德松赞]]之世,为圣教正法,永固久存,亲署盟证誓文: [[赞普|圣神赞普]]先祖[[松赞干布|赤松赞]](弃宗弄赞)之世,始行圆觉正法,建逻些([[拉萨]])[[大昭寺]]及诸神殿,立三宝之所依处。祖[[赤都松赞|赤都松]](器弩悉恭)之世,于[[林廓|林]]之赤孜诸处建神殿,立三宝之所依处。祖[[赤德祖赞]](弃隶蹜赞)之世,于札玛建[[瓜州寺]],于琛浦建神殿等,立三宝之所依处。父王[[赤松德赞]](乞黎苏笼-{獵}-赞)之世,于札玛建[[桑耶寺]]等寺庙,中央及四境遍建神殿,立三宝之所依处。圣神赞普[[赤德松赞]]之时,亦建噶迥神殿等,立三宝之所依处。祖辈以还,如此敬信奉行圆觉正法,永世不隳,不离不弃,化为无量妙业。若离之、弃之、隳毁之、湮灭之,则有无数罪孽接踵而至。今迩后世世代代,圣神赞普父王赤松德赞之世,所建三宝之所依处,所行圆觉之正法,不离不弃,不隳不灭,子子孙孙,均申盟誓。如此诸端,赞普父子、小邦诸王、尚论臣工,均参与盟誓。依盟书誓文,勒于石上者均一一遵行。如此,父祖以还,子子孙孙,建三宝之所依处,奉行圆觉之正法,爱惜护持。(此后)任何时期,设或有人谓如此做作为有罪,或谓不善,或以[[占卜]],或以梦觇等等,不拘何种因由,决不因而隳灭,决不离弃。勿论上下人等,勿论何人,以此等言词陈请,决不听信依之而行。 赞普子孙,自幼冲之年起,直至秉政作人主为止,从[[比丘]]中任命善知识充任教师,尽全力教其悉心修习正法。蕃地全境(人民)亦应习学正法,修悟正道,轨仪行为不停。上起蕃地贵胄上流,下至蕃地庶民黔首,其入解脱之门径,无论何时,永不阻塞,虔诚敬信之徒,悉令解脱。其中,有宿慧者,下诏任命为世尊之教法[[堪布]],堪布等人须遵行经教之一切仪规。任命善知识讲授经籍并作主持。出家诸人,予父子(赞普)均尊为皈依供养之处,赞普牙帐之内立三宝之所依处,而供奉之,不令颓败,不离不弃,不毁不谤,而供奉之也。简言之,赞普之牙帐及蕃地全境,决不离弃三宝。祖、父、子、孙无论何时,定断作三宝之顺缘者决不降低、减少,不隳不灭,如同寺庙户籍文书诏令之前所言,依之管理行事。今迩后,每一代相承,赞普父子均作如此之盟誓。为使此誓词永不变更,三宝出世间之一切天神、非天,均奉请作证。赞普、小邦王子、尚论臣工均亲自起誓加盟,而增盟之详尽文字置于父王在世时所书盟书誓文一起,而秘置藏之。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 [[Category:227 寺院]]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噶迥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