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86.23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四会邓村中学 的原始碼
←
四会邓村中学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四会邓村中学.jpeg|有框|右|<big></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20/e1a3862e4bb14772912320db313c3a64.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36715420_100004057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四会邓村中学''',创办于1968年9月至10月期间。为响应上级关于“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号召,并根据“各公社都要办中学”(初中二年、高中二年)的要求,邓村公社革委会教育办9月开始在邓村、光荣两所小学开办附设初中一年级。10月,由公社革委会程根芳委员负责筹备高中开办工作。生源由原在四会中学、江谷中学高中一年级的回乡就读生和原邓村林业中学直升的学生构成,组成高中一年级一个教学班,近40名学生。原在石狗中学的樊荣安、四会中学的陈树源和县[[劳动大学]]的郭辉(女)三位老师被抽调到邓村执教[[高中]],樊荣安老师负责学校日常全面工作。当时还有一段少为人知的小故事。邓村原是个偏僻的山区公社,交通非常不便:到四会县城要搭乡渡或乘渡船过绥江河对岸公路踩自行车;到邻近的石狗公社或清塘公社的柑榄、独岗等地只能沿河边小路步行。陈树源和郭辉老师是分别搭乡渡来坑口后自带行李沿围基步行到邓村公社的。樊荣安老师原在石狗中学任教,而笔者和陆灼华同学是从石狗中学升上四会中学的高中一年级回乡就读生,得知樊老师要来邓村负责高中的教学,我们十分高兴,就专程步行到石狗中学帮他担书籍及生活用品。樊老师用自行车载着[[行李]],我们担着书籍,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小路来到邓村中学。从某种角度可以说,邓村中学是从石狗中学担、推下来的。由于初办中学没有校舍,邓村高中只能暂借邓村小学教室上课,教师也借宿在邓村小学。因老师紧缺,当时只开设语文、政治、数学、物理、英语和工农业知识等课程,每周以劳动一天代替了体育课。 群策群力建校舍 1969年初,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影响,由公社革委会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邓村中学革命领导小组:樊荣安任组长,李松林任副组长,成员有潘鉴泉(公社代表)、伍成礼(贫代会代表)、樊荣安、李松林、黄大英(中学代表),由他们负责邓村中学的教学和建校工作。几经选择,领导小组最后决定在公社南边的虎山西面旱地上(现贞山邓村文化广场、邓村幼儿园)筹建邓村中学校舍。 ==勤工俭学结硕果== 经30多年的建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关怀和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历届师生同心同德,不断发扬艰苦创业和连续作战的精神,勤工俭学办校,努力建设校舍和完善各项教学设施,使邓村中学校舍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办学条件日趋完善,教育事业迅速发展。1987年,实现了“一无二有”;1990年,顺利通过了省“普九”检查验收。1994年10月3日成功举办了首届校庆会。1995年,筹建了一栋[[建筑面积]]474平方米的多功能教学“校友楼”。1995年,邓村中学已建设成为有一定规模的初级中学。截止到2011年合并前,有教学班12个,教职工35人,在校学生688人,校园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比开办时的1560平方米扩大了十一倍,建筑面积有2500多平方米,分别建有教室12间,实验室2间,仪器室2间,三层的“校友楼”一座,教师宿舍楼两座,教学设施和教师住宿条件大有改善。 ==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即是指:怎样和自己[[相处]],怎样和别人相处,怎样和[[环境]]相处,这是做人。事情要怎样进行,才容易达到[[目标]],这是做事。透过教育<ref>[https://www.doc88.com/p-4317358522491.html 教育和而不同 学生多元发展],道客巴巴,2019-09-12</ref>,分享[[行善故事]]、[[孝顺]]故事、[[生命教育]]故事、带着孩子[[净滩]]、关心[[老人]]等,[[教养]]出的孩子懂得做人做事,教育的目标才能真正的落实<ref>[https://www.docin.com/p-475449006.html 生命教育],豆丁网,2012-09-06</ref>。 ==教学相长出人才== 办学30多年来,邓村中学遵照教书育人的宗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发扬艰苦奋斗的办学作风,从严治学,从严治教,从严治校,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人才。据不完全的统计,邓村中学自创办以来,培养了高中毕业生477人,初中毕业生3500多人。学校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升学人数逐年增加,为各级各类学校输送了1200多名优秀学生。 一批批莘莘学子离开母校,走向[[社会]],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运用在母校学到的知识,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拓进取,事业有成,得到了社会和人民的肯定。就以前四届高中毕业生为例:李锦华,毕业后被四会县吸收为国家干部,历任四会县团委书记、石狗区长、肇庆市口岸办科长;陆灼华被选送到华南农学院学习,毕业后分配在四会县农委工作,后调[[东莞市]]工作,历任科员、农工商经理、东莞市农校校长;高兴波参军转业从事公安消防工作,曾任广州市消防处长;笔者也是首届高中生,因办学需要选送到县初中师训班学习半年后回校任教,两年后考送到[[华南师范大学]]学习三年后再回校任教,历任中学教导主任八年,其中代理全校工作两年,后调入县(市)纪委监察局工作,退休前是市纪委监察局党廉室主任(正科级)。第二届高中毕业生张耀东在师范学习毕业后分配在县教育局工作,后调入县机关工作,历任文教办科员、石狗镇镇长、四会市委办主任、大沙镇党委书记、四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等;赖常达为四会市民政局局长;陈子青为四会市林业局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温发林在中山医学院毕业,为市肿瘤所主治医师。第三届高中毕业生温兆锋被录选为行政干部,历任邓村镇团委书记、县团委书记、江谷镇镇长、四会市纪委副书记、南江工业园副总;黄三才被吸收为行政干部,历任大队党支书、龙湾镇镇长、四会市大兴农场场长;申翰华在[[兰州大学]]毕业后在肇庆市环保局任高级工程师。第四届高中毕业生张成友历任大队党支书、龙甫镇党委书记、四会市环保局局长等;伍仕贤毕业后曾任中学教师,邓村镇委办公室主任、镇党校校长、镇纪委书记,后调市政协负责《四会文史》编辑工作,正科级干部退休;刘志雄毕业后在邓村中学任教,任中学教导主任,后调入四会市人大工作,任主任科员……以上所列,只是这几届[[毕业生]]中较有代表性的人员,其它各届初、高中毕业生也有不少表现出色的人才,在此不一一列举。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返回「
四会邓村中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