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199.20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四生丸 的原始碼
←
四生丸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四生丸''' =='''<big>組成</big>'''== [[生側柏葉]]、[[生艾葉]]、[[生荷葉]]、[[鮮生地]]<ref> {{Cite book | author = 清朝.汪訒庵 | title = 湯頭歌訣處方箋| location = 武陵出版社 | publisher = 林聰富 | date = 民國79年1月 | pages = 235-236頁 | accessdate = 西元2020年3月20日 | language =繁體中文| quote = 四生丸}} </ref>。[[File:四生丸.jpg| thumb | 300px | 四生丸 <br>[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427/15/14540902_649101856.shtml 原圖鏈接] ]] =='''<big>功能</big>'''== 涼血止血<ref> {{Cite book | author = 科達製藥公司編輯小組| title = 常用方劑選輯| location = 科達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sher = 陳裕昌 | date = 民國85年7月 | pages = 220-222頁 | accessdate = 西元2020年3月20日 | language =繁體中文| quote = 四生丸}} </ref>。 =='''<big>主治</big>'''== 血熱妄行所致的吐血、衂血、症見血色鮮紅、口乾咽燥、舌紅或絳、脈數等。 =='''<big>臨床經驗</big>'''== 血熱妄行、喀血、吐血、衂血、血色鮮紅、口乾咽燥。本方可用於肺結核喀血和胃潰瘍的吐血,但必須以血色鮮紅,來勢較急,舌紅或絳,脈弦數有力等血熱見症,方為適宜。現代多用於肺結核及支氣管擴張喀血,亦可用於鼻出血及齒齦滲血較多者 ==<big>'''說明'''</big>== 血司於肝,肝的功能主藏血,肝火旺盛,疏泄太過,故熱迫營血妄行,因而導致失血。生地黃味甘性寒,歸經入肝,具有清熱滋陰,涼營止血之功,金肝火旺盛,血熱妄行,故用為本方之主藥。荷葉止血散瘀,側柏葉擅長止血,艾葉活血止血,三味亦為入肝之藥,均有強大的止血作用,諸藥取其生用者,意在青嫩生鮮而解熱。輔助生地黃既清又止,故本方為清熱涼營止血之劑。 ==<big>'''臨床加減'''</big>== 一、本方止血藥物較少,可適當加入茜草根、旱蓮草、藕節等,以增加止血作用。亦可適當加入涼血祛瘀之品,如丹皮、赤芍、三七等、既增加止血作用、又無留瘀之弊。 二、本方配合菊葉三七、竹節三七、地榆、小薊、茜草使用,功能為止血,適用於各種出血症。 三、本方配合炒殭蠶、地龍、白附子、炒五靈脂、草烏使用,功能祛風鎮痛、活血通絡,治風寒痺症,骨節疼痛,舉臂不起,步履維艱,遍身麻痺,舌質襯紫、苔薄膩、脈浮澀。 四、本方配合黑牽牛、大黃、生皂角、生芒硝使用,功能瀉火通便,治一切火逆熱結,實熱便秘。 五、本方配合五靈脂、補骨脂、川烏、當歸使用,功能為祛風通絡,治風邪中于經絡,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六、使用本方,大都改為湯劑,除生地外,均用炒製三品,炒艾葉可適當加大劑量,若喀血劇者,本方加黃連、大黃、茜草,並吞服三七粉,當收頓挫之效。 七'如用於功能性子宮出血,可與膠艾湯同用;用於潰瘍病出血,本方可配合黃芩、附子、阿膠、甘草使用。 ==<big>'''禁忌'''</big>== 慢性虛性出血症,及大便溏泄者。 ==<big>'''參考來源'''</big>== {{reflist}}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四生丸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