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92.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国风·王风·黍离 的原始碼
←
国风·王风·黍离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T09mg.jpg|缩略图|右| [http://s1.sinaimg.cn/middle/60c59d2ag8e735755e59a&690 原图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0942f0100l7zd.html 来自新浪博客]]] * <small><small>国风·王风·黍离(《[[诗经]]》篇目)</small></small><br> <p style="text-indent:2em;">《'''国风·王风·黍离'''》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东周都城洛邑周边地区的民歌,是一首有感于家国兴亡的诗歌。全诗三章,每章十句。此诗由物及情,寓情于景,情景相谐,在空灵抽象的情境中传递出闵意情怀,蕴含着主人公绵绵不尽的故国之思和凄怆无已之情。其主要特点是用重叠的字句,回还反复地吟唱,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 ==基本信息 == {| |- | '''作品名称'''|| 国风·王风·黍离|| '''作品出处'''|| 《诗经》 |- | '''作品别名'''|| 王风·黍离、黍离|| '''文学体裁'''|| 四言诗 |- | '''创作年代'''|| [[春秋]]时期|| '''作 者'''|| 无名氏 |} == 作品原文 == 彼黍离离{{NoteTag|黍(shǔ):北方的一种农作物,形似小米,有黏性。离离:行列貌。}},彼稷之苗{{NoteTag|稷(jì):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行迈靡靡{{NoteTag|行迈:行走。靡(mǐ)靡:行步迟缓貌。}},中心摇摇{{NoteTag|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NoteTag|悠悠:遥远的样子。}}!此何人哉?<br>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br>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NoteTag|噎(yē):堵塞。此处以食物卡在食管比喻忧深气逆难以呼吸。<ref name="M2T">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33-135</ref> <ref name="M3T">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32-134 </ref>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ref name="M1T"> 朱 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9 </ref> <br> == 热议话题 ==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803/09/7816218_852709671.shtml 最“懒”的一首诗,《国风·王风·黍离》赏析]<br> * [https://www.jianshu.com/p/5a2b488540a4 “黍离之悲”的真正意涵——《国风·王风·黍离》 荐评]<br>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8080220597623801&wfr=spider&for=pc 满是寂寞无助的一句诗: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br> == 词句注释 == {{NoteFoot}} == 白话译文 == [[File:Fcea12b80cee42748c8f7a91bf071568.jpg|缩略图|左|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19/fcea12b80cee42748c8f7a91bf071568.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228803516_100071995 来自搜狐网]]]<br>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心里只有忧和伤。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如同喝醉酒一样。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红彤彤。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如噎一般痛。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ref name=M2T/><ref name=M3T/><br> == 创作背景 == <p style="text-indent:2em;">关于《王风·黍离》一诗的背景,《毛诗序》说:“《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从此诗序于王风之首,可见其为编诗者之意旨。但历来争讼颇多,三家诗中韩、鲁遗说与毛序异,宋儒[[程颐]]更有臆说以为“彼稷之苗”是彼后稷之苗。近人读诗,新说迭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将其定为旧家贵族悲伤自己的破产而作,[[余冠英]]则在《诗经选》中认为当是流浪者诉述他的忧思。还有[[蓝菊荪]]的爱国志士忧国怨战说(《诗经国风今译》),[[程俊英]]的难舍家园说(《诗经译注》)等。说法虽多,诗中所蕴含的那份因时世变迁所引起的忧思是无可争辩的,虽然从诗文中无法确见其具体背景,但其显示的沧桑感带给读者的心灵震撼是值得细加体味的。另一方面,从诗教角度视之,正因其为大夫闵宗周之作,故得列于《王风》之首,此为诗说正统。 <p style="text-indent:2em;">若要弄明白闵宗周之诗何以列于《王风》之首,先得弄清何为《王风》。郑笺云:“宗周,镐京也,谓之西周。周,王城也,谓之东周。幽王之乱而宗周灭,平王东迁,政遂微弱,下列于诸侯,其诗不能复《雅》,而同于《国风》焉。”可见《王风》兼有地理与政治两方面的含义,从地理上说是王城之歌,从政治上说,已无《雅》诗之正,故为《王风》。作为京畿之地,其从容大度的尊贵之气、朴素雅致的平民之风、平王东迁王室衰微的无奈和悲怨交织在一起,形成独具风尚的文化心理。此诗若如《毛诗序》所言,其典型情境应该是:平王东迁不久,朝中一位大夫行役至西周都城镐京,即所谓宗周,满目所见,已没有了昔日的城阙宫殿,也没有了都市的繁盛荣华,只有一片郁茂的黍苗尽情地生长,也许偶尔还传来一两声野雉的哀鸣,此情此景,令诗作者不禁悲从中来,涕泪满衫。因这样的情和这样的景,故化而为诗。<ref name=M2T/><ref name=M3T/> <br> <br> == 鉴赏赏析 == <p style="text-indent:2em;">此诗作者在写法上采用了一种物象浓缩化而情感递进式发展的方式,因此这首诗具有宽泛和长久的激荡心灵的力量。 <p style="text-indent:2em;">全诗共三章,每章十句。三章间结构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 <p style="text-indent:2em;">诗首章写诗人行役至宗周,过访故宗庙宫室时,所见一片葱绿,当年的繁盛不见了,昔日的奢华也不见了,就连刚刚经历的战火也难觅印痕了,看哪,那绿油油的一片是黍在盛长,还有那稷苗凄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黍稷之苗本无情意,但在诗人眼中,却是勾起无限愁思的引子,于是他缓步行走在荒凉的小路上,不禁心旌摇摇,充满怅惘。怅惘尚能承受,令人不堪者是这种忧思不能被理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尴尬,这是心智高于常人者的悲哀。这种大悲哀诉诸人间是难得回应的,只能质之于天:“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苍天自然也无回应,此时诗人郁懑和忧思便又加深一层。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二章和第三章,基本场景未变,但“稷苗”已成“稷穗”和“稷实”。稷黍成长的过程颇有象征意味,与此相随的是诗人从“中心摇摇”到“如醉”“如噎”的深化。而每章后半部分的感叹和呼号虽然在形式上完全一样,但在一次次反覆中加深了沉郁之气,这是歌唱,更是痛定思痛之后的长歌当哭。 <p style="text-indent:2em;">其实,诗中除了黍和稷是具体物象之外,都是空灵抽象的情境,抒情主体“我”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基于这一点,欣赏者可根据自己不同的遭际从中寻找到与心灵相契的情感共鸣点。诸如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难觅之憾,世事沧桑之叹,无不可借此宣泄。此诗所提供的具象,表现出一个孤独的思想者,面对虽无灵性却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对自命不凡却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类的前途的无限忧思,这种忧思只有“知我者”才会理解,可这“知我者”是何等样的人:“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充满失望的呼号,就好像后世诗人”陈子昂吟出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心中所怀的正是这种难以被世人所理解的对人类命运的忧思。<ref name=M3T/><ref>鲁峡.低转婉回的悲忧之声——《王风·黍离》的诗情表现及影响.名作欣赏,2005,04</ref> <br> == 名家点评 == [[File:93e4c89f8ad6cdc2bc12de08794cea92.jpg|缩略图|左| [http://img.yuwen360.com/d/file/shici/poem/xianqin/2016-06-13/93e4c89f8ad6cdc2bc12de08794cea92.jpg 原图链接] [http://www.yuwen360.com/shici/xianqin/73223.html 来自语文360网]]] * 宋代[[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卷八:“盖自幽王驯致至此。其诗日此何人哉。无所归咎也,亦不必如此诗言此何人哉。盖言含蓄之辞。亦不必谓之无所归咎。此盖周大夫不欲指斥其人也。” * 宋代[[朱熹]]《诗集传》“黍之离离,与稷之苗,以兴行之靡靡,心之摇摇。既叹时人莫识己意,又伤所以致此者,果何人哉?追怨之深也。”“稷穗下垂如心之醉,所以起兴。”“稷之实,如心之噎,故以起兴。” * 元代[[刘玉汝]]《诗缵绪》卷五:“然诗之兴。有随所见相因,而及不必同时所真见者,如此,诗因苗以及穗因穗以及实。因苗以兴心摇。因穗以兴心醉。因实以兴心噎。由浅而深,循次而进。又或因见实而追言苗穗,皆不必同时所真见……此乃作诗托兴之一体也。” * 明代[[万时华]]《诗经偶笺》卷三:“且于谓我心忧,谓我何求处,俱有含蓄。……不须点破宫室宗庙。彼何人哉。不斥其人,而追怨之意,更楚而深矣。” * 明代[[贺贻孙]]《诗触》卷一:“此诗妙在感慨无端,不露正意。” * 清代[[姜炳璋]]《诗序补义》卷六:“全诗未尝及宗庙宫室,并未及宗周。序者明白指出用一闵字,其一副如醉,如噎之情,千古如见。” * 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无限。此专以描摹虚神擅长,凭吊诗中绝唱也。” <ref name=M1T/><ref name=M2T/><ref>黄刚.论《黍离》的中和之美——《诗·王风·黍离》意象经营艺术研究之二. 美与时代(下) ,2011,01 </ref> == 后世影响 == <p style="text-indent:2em;">此诗历代流传,影响很大,后世文人写咏史怀古诗,也往往沿袭《王风·黍离》这首诗的音调。后世历次朝代更迭过程中都有人吟唱着《王风·黍离》诗而泪水涟涟:从曹植的《情诗》到向秀的《思旧赋》,从刘禹锡的《乌衣巷》到姜夔的《扬州慢》,无不体现着《王风·黍离》的兴象风神。而“黍离”一词也成了历代文人感叹亡国触景生情常用的典故。<ref name=M2T/> == 视频欣赏 == * 于文华《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div style="clear:center"> {{#iDisplay:page/r0347h2v2nz|740|420|qq}} </div>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830 中国文学总集]][[Category:831 中国诗总集]]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NoteFoot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NoteTag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国风·王风·黍离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