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7.161.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圆山遗址 的原始碼
←
圆山遗址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圓山遺址''' </p> |- |<center><img src="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8-10-27/656/N26A00_P_01_03.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1027000256-260306 圖片來自chinatimes] </small> |} '''圓山遺址'''位於[[台灣]][[台北市]][[中山區 (台北市)|中山區]][[圓山]]西邊(台北盆地西邊)緩坡,面積約有2.7[[公頃]],為全台灣最珍貴的[[史前遺址]]之一,也是罕見的[[多文化層]]遺址,也稱'''圓山貝塚'''。依照國際通行辦法,從圓山遺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紀錄統稱'''圓山文化''',也稱'''貝塚文化''',該文化存在時間則約在西元前3300年至西元前2500年。 經1897年、1953年陸續出現的考古證據顯示,該遺址主要有兩個[[文化層]],上層為[[圓山文化]],下層則為[[粗繩紋陶文化]],1990年代之後,該遺址更辨認出[[大坌坑文化]]、[[植物園文化]]、[[十三行文化]]等不同時期的史前文化內涵。 1988年4月25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宣告圓山遺址為國家第一級[[古蹟]],並積極規劃[[圓山史蹟公園]]。2006年5月1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重新指定圓山遺址為[[中華民國文化資產考古遺址類|國定遺址]]。(公告文號:文資籌研字第09500017951號) ==歷史== '''圓山''',古名'''圓山仔'''(今[[臺灣話|台灣閩南語]]尚沿用)。位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士林]]/[[大直]]間,為[[基隆河]]南岸的獨立小山丘,標高約36[[公尺]],面積則約有數[[公頃]]。[[史前時代]],台北為一鹹淡水交接的大[[湖泊]]時,圓山即為一小島嶼。自1896年至1999年多次考古發掘後,發現圓山遺址為[[台灣]]罕見的多文化層遺址。該遺址至少包含了[[漢人文化]]、[[十三行文化]]、植物園文化、[[圓山文化]]、[[細繩紋陶文化]]、[[大坌坑文化]]和[[先陶文化]]。依照國際通行的辦法,以最接近遺址的現代村落為該遺址命名的原則,因此將其遺址命名為「圓山遺址」。又將最先發現的遺址名稱為該文化命名的原則,將其首先發現的史前人類活動紀錄命名為「圓山文化」。 圓山遺址的發掘過程如下: *1896年:台灣[[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開始第二年,受[[台灣總督府]]之託,[[東京帝國大學]]派出[[動物學]]、[[植物學]]、[[地質學]]及[[人類學]]四門學科專家到台灣展開綜合調查。 *1897年:[[伊能嘉矩]]與[[宮村榮一]]於台北圓山的西麓發現無數[[貝殼]]。該數量頗鉅的貝殼殘骸,據兩學者推斷應為[[史前時代]]人類食用貝類後所遺留,故稱「圓山貝塚」。之後兩學者還陸續於當地發現石、[[玉]]、[[陶器|陶]]、[[骨角器]]及[[墓葬]]等物,並確認台北仍為大湖的史前時代,圓山為有人類居住的小島。 *1918年:[[臨濟護國禪寺]]因擴大學寮,鏟削圓山西側大片斜坡,意外出土一只巨大,約兩個人高的人造[[砥石]]。經考證,為史前人類用來磨石器的用具。 *1923年:台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教授[[宮原敦]]自資為砥石建造乙座保護亭,並買下部分土地,並將兩者捐贈[[台北市]]以為永久保管。 *1935年:台灣總督府指定其中的大砥石與圓山貝塚為「史蹟」。 *1928年至1945年:[[臺北帝國大學]]成立「土俗人種學講座」,於圓山進行台灣首次進行有組織及規模的[[考古]]挖掘。 *1953年-1954年:臺大考古學教授[[石璋如]]率領考古學系師生於圓山西北山麓進行系統發掘,經過兩次挖掘,確定遺址具有繩紋陶與圓山兩個文化層 *1964年: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與美國[[耶魯大學]]合作,由[[張光直]]主持,圓山遺跡連同大坌坑遺跡進行[[碳-14]]測試。 *1986年-1987年: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連照美]]及[[黃士強]]分別發掘更多原始文化層文物及貝塚多處。 *1987年:圓山遺址附近興建圓山兒童育樂中心,並後來於該中心的昨日世界區域設置圓山史蹟展示館。 *1988年:中華民國內政部將圓山遺址指定為國家第一級古蹟。 *1991年:台北市於整建[[中山桥 (台北)|中山橋]]時,於圓山附近挖出許多遺物,經辨認,應屬於先陶文化、植物園文化與十三行文化遺跡。 *1995年:[[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規劃設計圓山遺址為圓山史蹟公園,面積約2.7公頃。 *1999年:確認先前發現的繩紋陶文化為大坌坑文化與訊塘埔文化。 ==圓山文化== 圓山遺址出土的考古學史前文化由晚至早包含[[十三行文化]]、[[植物園文化]]、[[圓山文化]]、[[細繩紋陶文化]]和[[大坌坑文化]],文化層的分布為「垂直性重疊」,也就是於同一地點,依挖掘深度而可發現不同文化層遺留。 圓山文化的年代大約是距今3000年至距今2000年前,這是繼台灣大坌坑文化及細繩紋陶文化之後,於台北盆地北側的發展的史前文化。圓山文化的遺留分布於現今圓山、[[芝山岩]]、[[關渡]]、[[八里區]][[大坌坑]]、[[五股區]]慈法宮、[[中和區]]等地。大致區域為[[淡水河]]兩岸及[[新店溪]]下游的河岸階地,並可能沿著[[基隆河]][[河谷]]分佈到[[基隆港]]口附近的海岸平原。根據1964年開始的陸續碳十四測試,該文化年代可能存在時間約在距今3000年至距今2000年,時間持續1000年左右。圓山文化因地形等因素,文化相貌改變很少。 貝塚為該遺址或圓山文化的最大特色,保存大量食用後的貝殼、獸骨、魚骨及各類陶、石、骨角器,其中已被鑑定的貝殼種類包括[[田螺属|田螺]](Viviparus sp.)、網蜷([[拟黑螺属|擬黑螺屬]],Melanoides sp.)、[[牡蠣屬|牡蠣]](Ostrea sp.)、[[钟螺属|鐘螺]](Trochus sp.)和[[织纹螺属|織紋螺]](Nassarius sp.)等<ref>{{Cite journal |last=連照美 |last2=宋文薰 |date=1988-06 |title=臺北圓山遺址現況調查研究報告 |url=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97692 |journal=臺北文獻 |language=zh-TW |issue=n.83}}</ref>,目前網路上各類資料流傳的其他貝殼則。 這些種類多半屬於[[半淡鹹水|半淡半鹹水性]]的貝類,可驗證圓山時期臺北湖為一鹹淡水交雜湖泊。又依貝塚所保存下來食物殘渣推測,當時代人已知飼養[[家畜]],能種植稻米等種子植物,且熟習狩獵和撈部河湖甚至海洋中的魚貝,其生活以撈貝、漁獵及農耕維生,聚居於一較小範圍而呈集居狀態,並具有嚴謹的社會組織和象徵信仰體系的農耕禮儀。另外日治時期於該遺址挖掘出五座墓葬得知,當時居民有拔牙甚至可能有被[[猎首|獵頭]]習俗,而死後採仰身直肢或曲肢的甕棺葬,甕棺內並可見精美的玉製耳玦陪葬。以通行歷史文化區分,圓山文化應屬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人類史前文化。 ==圓山遺址出土的器物== 圓山文化出土的器物種類十分豐富,並富有區域性色彩,依其種類可分: *[[石器]]:圓山文化出土的石器種類很多,且製作技術進步,以磨製、打製、琢製為主,使用質材包括[[安山岩]]、[[砂岩]]、[[板岩]]、[[頁岩]]、[[蛇紋岩]]等等。種類有[[斧]]、石[[鏃]]、石鏟、石鋤、石刀、[[樹皮布打棒]]、[[砥石]]、凹石、石鎚、石錛、石片器、網墜等。其中,有肩石斧、有段石錛、有角大鏟、平凸面大鋤、匙形大鋤最具特色,而石刀和樹皮布打棒則為全台灣所發現最早者。 *[[玉器]]:[[箭頭]]、[[玦]]、[[玉環 (玉器)|環]]、[[珠]]、錛、鑿等。 *[[陶器]]:大多為淺棕夾砂陶,以拍墊法手製,在陶土中有意混入人工打碎的安山岩粒或天然沙子,故質地多砂。火侯大約在攝氏500度至550度之間,陶器外表多抹平塗上一層紅色顏料,因此出土後陶器外表顏色以紅棕、黃棕為主,大多為素-{面}-,極少數腹片表面有紅色彩繪和網印紋,但器蓋內側、把手外側常有捺點紋,此為亦明顯特徵。器型有侈口圜底罐、雙把圈足罐、盆、瓶等,而最具代表性的器物維雙把帶有圈足的罐形器。 *骨角器:獸骨、鹿角精製而成的錐形器、魚鉤、槍投、箭頭,以及有倒刺的魚叉,是主要的漁獵用具。 ==和“圓山遺址”相關的學術書目舉隅==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黃士強,1989,臺北市圓山遺址第二地點試掘報告。考古人類學刊,no. 45:20-65。 *連照美,1988,臺北圓山遺址現況調查研究報告。臺北文獻直字,no. 83:1-48。 *[[鳥居龍藏]],1911,臺灣臺北圓山貝塚。人類學雜誌27,no. 1:56。 *[[石璋如]],1954a,圓山貝塚之發掘概況。臺北文物 3,no. 1:8-13。 *石璋如,1954b,圓山貝塚之發掘。考古人類學刊,no. 3:62-63。 *石璋如,1954c,圓山貝塚之發掘與發現。大陸雜誌 9,no. 2:28-34。 *[[宋文薰]],1954a,圓山貝塚民族的生產方式。臺北文物3,no. 1:2-7。 *宋文薰,1954b,本系舊藏圓山石器(一)。考古人類學刊,no. 4:28-38。 *宋文薰,1955a,本系舊藏圓山石器(二)。考古人類學刊,no. 5:44-58。 *宋文薰,1955b,本系舊藏圓山石器(三)。考古人類學刊,no. 6:34-45。 *王一剛,1953,圓山貝塚和大砥石。臺北文物季刊2,no. 2:86-87。 *原田正彥,1900,臺灣圓山貝塚石斧。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5,no. 169:270-276。 *[[張光直]],1954,圓山發掘對台灣史前史研究之貢獻。大陸雜誌9,no. 2:4-9。 *張光直,1957,圓山出土的一顆人齒。考古人類學刊,no. 9/10:146-48。 *張光直、宋文薰,1964,圓山文化的年代。考古人類學刊,no. 23/24:1-11。 *張光直、宋文薰,1966,圓山貝塚碳十四年代更正。考古人類學刊,no. 27:36。 ==影片==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tJeORVPP_o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不可置信曾經有一座「台北湖」讓整個信義區都泡在半鹹水當中?新石器時代的台灣古文明「圓山遺址」!【阿諶R-Chen】 }} </div> {{-}}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NSJ0aFuBhc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圓山文化遺址全紀錄 /跟著劉攝老師去旅行用鏡頭的視角探訪不一樣台灣無敵美景 #幸福彩繪攝影企劃 #手機攝影教學 #台灣旅遊紀錄#預約教學 }} </div>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journ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圆山遗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