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05.19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地骨皮 的原始碼
←
地骨皮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medical}}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地骨皮</big> ''' |- |[[File:地骨皮1.jpg|缩略图|居中|[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3400547950&di=e1004781c8ae23a33c309f09fd76d605&imgtype=0&src=http%3A%2F%2Fimg.cnhnb.com%2Fimage%2Fjpeg%2Fhead%2F2018%2F12%2F26%2F0d42195d2c4f417d821e81ce19c6926c.jpeg%3FimageView2%2F0%2Fw%2F650%2Fh%2F650%2Fformat%2Fjpg%2Fignore-error%2F1 原图链接][https://www.cnhnb.com/gongying/3781445/ 来自惠农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地骨皮'''别名枸杞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是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的根皮。可入药,具有退热除蒸之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等功效。 '''中文学名:'''地骨皮''' '''拉丁学名:'''Cortex Lycii '''别称:'''枸杞皮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状花目 '''科:'''茄科 '''族:'''茄族 '''属:'''枸杞属 '''种:'''枸杞皮 '''分布区域:'''中国 =='''地骨皮的药用价值'''== 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1、治热劳:地骨皮100克,[[柴胡]](去苗)50克。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10克,用麦门冬(去心)煎汤调下。(《圣济总录》地骨皮散) 2、治[[虚劳口中苦渴]],骨节烦热或寒:枸杞根白皮(切)五升,[[麦门冬]]二升,[[小麦]]二升。上三味,以水二斗,煮麦熟,药成去滓,每服一升,日再。(《千金方》枸杞汤) 3、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地骨皮、[[桑白皮]](炒)各50克,甘草(炙)5克。上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 4、治吐、下血:枸杞根皮、子,为散,煎服。(《普济方》) 5、治消渴唇干口燥:枸杞根五升(锉皮),石膏一升,小麦三升。上三味切,以水煮,麦熟汤成,去滓,适寒温饮之。(《医心方》枸杞汤) 6、治[[风虫牙痛]]:枸杞根白皮煎醋漱之。用水煎饮亦可。(《肘后方》) 7、治[[耳聋]],有脓水不止:地骨皮25克,五倍子0.5克。上二味捣为细末,每用少许,掺入耳中。(《圣济总录》地骨皮散) 8、治[[肠风痔漏]],下血不止:地骨皮、[[凤眼根皮]]各等分(同炒,微黄色)。捣为细末,每服15克,空心温酒调服。忌油腻。(《经验方》地骨皮散) 9、治痔疾:枸杞根、地龙(捣)。枸杞根旋取新者,刮去浮赤皮,只取第二重薄白皮,暴干捣罗为末,每秤一两,别入地龙末5克,和匀,先以热虀汁洗煠患处,用药干掺,日可三次用。(《圣济总录》枸杞散) 10、治[[骨蒸肌热]],解一切虚烦躁,生津液:地骨皮(洗,去心)、[[防风]](去钗股)各50克,甘草(炙)0.5克。细末,每服10克,水一盏,生[[姜]]三片,[[竹叶]]七片,煎服。(《本事方》地仙散) =='''地骨皮的食用方法'''== [[File:地骨皮4.jpg|缩略图|右|[http://pic.pingguolv.com/uploads/allimg/171218/99-1G21R22630.jpg 原图链接][https://www.pingguolv.com/zy/gongxiao/124272.html 来自苹果绿养生网]]] 1、地骨皮粥 材料:地骨皮30克、[[桑白皮]]15克、[[麦冬]]10克、面粉适量。 做法:取地骨皮、桑白皮、麦冬放入[[砂锅]]浸泡20分钟,煎20分钟去渣取汁,面粉调成糊共煮为稀粥。随意饮用或佐食。 功效:清肺凉血、生津止渴。适用于糖尿病、多饮、身体消瘦者。 2、枸杞地骨皮蜜酒 材料:[[枸杞子]]150克,地骨皮30克,[[蜂蜜]]150克,[[白酒]]1500毫升。 做法:将枸杞子、地骨皮和蜂蜜同放入60度左右白酒中,密封浸泡,每5日搅拌摇动一次,30天后,滤去药渣,取酒服用。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 功效:滋补[[肝]][[肾]],[[清热明目]]。适用于[[阴虚内热]],[[便秘]],以及中老年人视力模糊,腰膝酸软等。 3、柴胡地骨皮汤 材料:[[柴胡]](去苗)、地骨皮各30克。 做法:上二味,粗捣筛。每服9克,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去滓,取少许含咽之。 功效:口糜生疮。 =='''地骨皮的副作用'''== [[File:地骨皮2.jpg|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01/a87214014adb48bda6d20a4083760354.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79032185_120020752 来自搜狐]]] 临床观察地骨皮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地骨皮茶降[[糖]]降压降脂虽好,但对于[[外感风寒]]、[[脾胃虚寒]]、便溏、[[慢性胃炎]]、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要慎用。 1、《医学入门》:“忌铁。” 2、《本草汇言》:“虚劳[[火]]旺而[[脾]][[胃]]薄弱,食少泄泻者宜减之。” 3、《本草正》:“假热者勿用。” =='''地骨皮在医书记载'''== 1、《本经》:“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 2、《别录》:“主[[风湿]],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坚筋,强阴,利大[[小肠]],耐寒暑。” 3、《药性论》:“细锉,面拌熟煮吞之,主治肾家风。” 4、《食疗本草》:“去骨热消渴。” 5、《本草别说》:“治[[金疮]]。” 6、《日用本草》:“治上膈吐血;煎汤漱口,止齿血,治骨槽风。” 7、《纲目》:“去下焦肝肾虚热。” 8、《本草述》:“主治虚劳发热,往来寒热,诸见血证,鼻衄,咳嗽血,咳嗽、喘,消瘅,[[中风]],[[眩晕]],痉痼,腰痛,行痹,[[脚气]],[[水肿]],虚烦,悸,健忘,[[小便不通]],[[赤白浊]]。”<ref>[https://www.ys137.com/zyys/347682.html 地骨皮的功效与作用_地骨皮的药用价值], 养生之道网,2016-02-16</ref> =='''形态特征'''== [[File:地骨皮3.jpg|缩略图|右|[http://iiyi3.120askimages.com/bbs/uploadimg/z1325040170pnhp3fp.jpg 原图链接][https://www.iiyi.com/d-28-22083.html 来自爱爱医]]] 多分枝[[灌木]],高0.5-1米,栽培时可达2米多;枝条细弱,弓状弯曲或俯垂,淡灰色,有纵条纹,棘刺长0.5-2厘米,生叶和花的棘刺较长,小枝顶端锐尖成棘刺状。 叶纸质或栽培者质稍厚,单叶互生或2-4枚簇生,卵形、卵状菱形、长椭圆形、卵状披针形,顶端急尖,基部楔形,长1.5-5厘米,宽0.5-2.5厘米,栽培者较大,可长达10厘米以上,宽达4厘米;叶柄长0.4-1厘米。 花在长枝上单生或双生于叶腋,在短枝上则同叶簇生;花梗长1-2厘米,向顶端渐增粗。 花萼长3-4毫米,通常3中裂或4-5齿裂,裂片多少有缘毛;花冠漏斗状,长9-12毫米,淡[[紫色]],筒部向上骤然扩大,稍短于或近等于檐部裂片,5深裂,裂片卵形,顶端圆钝,平展或稍向外反曲,边缘有缘毛,基部[[耳]]显著;雄蕊较花冠稍短,或因花冠裂片外展而伸出花冠,花丝在近基部处密生一圈绒毛并交织成椭圆状的毛丛,与毛丛等高处的花冠筒内壁亦密生一环绒毛;花柱稍伸出雄蕊,上端[[弓]]弯,柱头[[绿色]]。 山枸杞根、地辅、地节、杞根、地骨。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根皮。 干燥根皮为槽状卷片或短小的筒状,大小不一,一般长3~ 10厘米,宽0.6 ~ 1.5厘米,厚约3毫米。内表面黄白色,较平坦,有细纵纹。 质轻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黄色,内层灰白色。外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粗糙,有错杂的纵裂纹,易剥落。春初或秋后采挖,洗净泥土,剥下根皮,晒干。以块大、肉厚、无木心与杂质者为佳。<ref>[https://iask.sina.com.cn/b/107wW8u8JHhV.html 地骨皮的特点是什么?], 爱问知识人,2019年2月9日</ref> =='''所含成分'''== 根皮含桂皮酸和多量酚类物质、甜菜[[碱]],尚分离得柯碱A、枸杞素A 、枸杞素B、[[β-谷甾醇]]、[[亚油酸]]、[[亚麻酸]]、[[卅一酸]]等。 枸杞根皮含[[生物碱]]:[[甜菜碱]],苦可胺A及用于免疫调节,剂,杀病毒剂,肿瘤抑制剂等的1,2,3,4,7,-五羟基-6-氮杂双环[3,3,0]辛烷和1,4,7,8-四羟基-6-氮杂双环[3,3,0]辛烷。又含抗肾素作用兼抗血管紧张素Ⅰ转变酶活性作用的枸杞环八肽A和B。 还含具抗血管紧张素Ⅰ转变酶活性作用的有机酸:(S)-9-羟基-10E,12Z-十八碳二烯酸和(S)9-羟基10E,12Z,15Z-十八碳三烯酸。尚含枸杞酰胺即是乙酸橙黄胡椒酰胺酯,亚油酸。亚麻酸,蜂花酸,桂皮酸,柳杉酚,5α-豆甾烷-3,6-二酮,东莨菪素,β-谷甾醇葡萄糖甙,东莨菪素β-谷甾醇葡萄糖甙等。 根含以正二十三烷和正三十三烷为主的具15-33个碳原子的正烷烃;具18-31个碳原子的长链醇;胆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谷甾醇以及硬脂酸,棕榈酸,油酸。<ref>[http://www.doc88.com/p-848519742735.html 地骨皮的功能于作用], 道客巴巴,2012年6月26日</ref> =='''适应环境及范围'''== 常生于山坡、荒地、丘陵地、[[盐]]碱地、路旁及村边宅旁。生于[[山]]坡、田野向阳干燥处;有栽培。 喜[[光]]照。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盐碱、耐肥、耐旱、怕水渍。以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轻壤土栽培为宜,盐碱土的含盐量不能超过0.2%,在强碱性、粘壤土、水稻田、[[沼泽]]地区不宜栽培。 分布于我国[[东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南部以及[[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各省区;[[朝鲜]],[[日本]],[[欧洲]]有栽培或逸为野生。主产山西、[[河南]]、[[浙江]]、[[江苏]];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ref>[https://www.sohu.com/a/279032185_120020752 中药材地骨皮], 搜狐,2018-12-01</ref> =='''热点视频'''== <center>地骨皮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center> <center> {{#iDisplay:m0854qbwfay |600|480|qq}} </center>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 410 醫藥總論]]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總論 ]] [[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edic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地骨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