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9.8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城墙马面 的原始碼
←
城墙马面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C8F8F " align= center| '''<big>城墙马面</big>''' |- |<center><img src=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10809/7702567ce70a48979ef415292cec853c.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482389555_121124385 来自 搜狐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城墙马面 本质: 凸出于墙体外侧的一段 宽度: 12-20米 |} '''城墙马面''':登临[[西安]][[明城墙]],你会发现在高大的墙体外侧,每隔一定距离,就会有凸出于墙体外侧的一段,这就是马面(或称为敌台、墩台、墙台)。平面有长方形和半圆形两种,因外观狭长如马面而得名。马面的使用是为了与城墙互为作用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攻击敌人。它的一般宽度为 12-20米,凸出墙 体 外 表 面8-12米 , 间 距 为20-250米(一般为70米)。符合宋陈规《守城录·守城机要》中的记载:马面旧制六十步立一座,跳出城外不减二丈,阔狭随地利不定两边直觑城角,其上皆有楼子。使用冷兵器的时代,这个距离恰好在弓矢投石的有效射程之内。<ref>[https://www.sohu.com/a/482389555_121124385 山西这座城,中国最完整的古城!] 搜狐 2021-08-09</ref> == 名称来源 == 马面这个名称,首先见于《[[墨子]]》中的《备梯》与《备高临》二篇,其中所说的"行城"即"马面"。表明至少在战国时,它已被用于城市防御了。从考古资料来看,最早在城墙上构筑马面的是燕下都的宫殿区,以后有汉魏洛阳[[金墉]]城北壁的"墩台",但直到北宋才被普遍使用。现存最早的马面实物,见于[[甘肃]]夏和县北的汉代边城八角城。它的内城尚存马面五处,西南及西北 各 二 处 , 东 南 一 处 。 马 面 宽12.2-38.5米、长6.7-11.7米不等,为非对称式,是依据需要而设。 == 统万城的马面 == 夏都统万城的马面与以往的实心马面不同,为空心。这些马面间距50-100米,分布在城墙四周。但西城南墙的马面较为特殊,是空心敌台,既长又宽,每座长18.8米,宽16.4米,现存高度为14.2米。赫连勃勃将南城墙修得格外严密,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朝的刘宋。正如沈 括 在 考 察 统 万 城 后 所 说 : " 其 城(墙)不甚厚,但马面既长且密。……若马面长则可反射城下攻者,兼密则矢石相及,敌人至城下,则四面临之。"考古发掘南面的空心马面中建有仓库,通过梯子上下出入,井内的支柱、楼板、粮食均已霉腐。赫连勃勃的刻石中有"崇台秘室"之词,可能是指这种建筑。可见,统万城的马面是一个融作战、军需、军械为一体的平战两用堡垒,在世界筑城史上尚未见有先例。中国构筑空心马面的历史比11世纪波罗的海罗斯城的石头城塔早6个世纪。 == 明代 == 早期都城南京城墙及中都凤阳城墙,均未建筑马面。但是,依据[[南京]]城墙的形制考察,它的平面呈不规则形,各段城墙之间容易组织侧防,起到了"马面"的作用,因此,无需再筑马面。这说明古人在设计建筑城墙时并非因循守旧,囿于传统定制,而是因地制宜构筑各种城防设施。明北京城初期也未建置马面,明成祖朱棣迁都时,在北城垣修筑"马面"。至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加建南城时,才在城墙上修筑马面172座。面积有大小两种,间距为60~100米,估计是为了配合不同射程的武器而建造的。 明代在战略防御比较重要的城池外侧几乎都筑有马面。如秦王朱樉的封地西安城,绕城一周建有马面98座,为20米宽,12米长的长方形,马面外侧三面设有垛墙,左右两侧的垛墙开有垛口,便于抛掷砖石,放发矢弹,以阻击敌人攻城。马面正面的垛墙不开垛口, 比左右垛墙高出二尺,可以防止城下矢弹伤人。马面之间距离120米,火力交叉点为 60米,恰是古代弓箭、弩、飞钩、掷枪、擂石等抛掷类武器的有效射程和杀伤范围,从而在主墙体之外,形成一组正面及两侧之间的高空密集交叉火力网,提高了城墙的防御功能。其他如山西平遥县城建有马面72处,间距40~60米。沿海城市如江苏南通城,也建有马面。 == 建有敌楼 == 为了增强马面的防御和战争能力,在马面之上一般都建有敌楼,即陈规所言的"其上皆有楼子",既可以屯兵和瞭望,又可以储藏武器,使城墙的防御性能发展到最高点。西安城墙每座马面之上,明初均建有一座歇山式重檐二层敌楼,驻兵防守。战时既可以利用它外凸和高大建筑的特点,观望敌人,观察敌情,防止敌人迂回城下攻城。又可以凭借敌楼从正面及左右两楼间三个方面的交叉火力,狙击敌人,随时点线相连,编织严密的高空火力网,是城墙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 意义 == 马面的出现主要是[[冷兵器]]时代军事需要在城墙建制上的反映,它提供了以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使用兵力和兵器的可能性。从明代开始,随着殖民主义者从海上入侵我国,海防筑城得到蓬勃发展,这种海防筑城体系至清末随着火炮的发展而逐渐演化为炮台要塞。城墙慢慢失去了往日的作用,逐渐淡出了防御系统,日益被人们毁弃。全国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已屈指可数。 == 参考来源 ==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返回「
城墙马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