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7.72.2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城西湖 的原始碼
←
城西湖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城西湖'''<br><img src="https://m.0951njl.com/uploads/allimg/190804/1-1ZP414415R58.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m.0951njl.com/uploads/allimg/190804/1-1ZP414415R58.jpg 原圖鏈結] [https://m.0951njl.com/anhui/liuan/huoqiu/28813.html 圖片來自樂嗨旅游]</small> |} </div> '''城西湖''',因位于[[淮河]]右岸、[[沣河]]下游,[[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城西侧,故也稱城西湖。又因处于沣河尾闾,所以亦称[[沣湖]]。因东有[[城东湖]],霍邱县内也常简称[[西湖]]。為黄河夺淮后,在沣河下游河口段淤积而成。是一[[淡水湖]],面积约为95.22平方千米,属于淮河区。它的一级流域为[[淮河流域]],二级流域为[[淮河干流水系]]<ref>{{cite web|author=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title=中国湖泊科学数据库 |url=http://www.lakesci.csdb.cn/page/showEntity.vpage?uri=lakesci.csdb.cn.hpjc.hpjcsj |accessdate=2012-06-30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921215626/http://www.lakesci.csdb.cn/page/showEntity.vpage?uri=lakesci.csdb.cn.hpjc.hpjcsj |archivedate=2013-09-21 }}</ref>。 城西湖具有蓄洪、灌溉、水产和航运的作用。历史上城西湖水患频繁,首为淮水倒灌,次为[[淮河]]高水位时内水得不到外泄,形成内涝。历代都有治理,20世纪退田还湖后进行了大规模整治,水患得到基本治理。城西湖作为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的组成部分,其船闸改建作为通往霍邱、沟通淮河的枢纽。<br> 城西湖特产丰富,[[银鱼]]是城西湖名鱼,驰名省内外。[[沣虾]](秀丽白虾)为名贵品种。[[三角蚌]]、[[癫蛤蚌]]、[[菱]]、[[藕]]、[[芡实]]、茭白等、[[芦苇]]、[[荻柴]]、[[杞柳]]等,产量丰富。 == 形成演变 == 根据337地质队资料:第四纪晚更新世,淮河形成以后,河道偏于现河道以南,城西湖系淮河支流,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径流注入淮河。当时沿淮一带呈沉降状态,河流侧蚀作用强烈,使城西湖河道逐渐加宽。晚更新世晚期,本区新构造运动具有自南而北翘起的特点,淮河河道逐渐北移并起着迂回侧蚀作用,便在地形低洼处,形成城西湖现今的“胃状”形态。<br> 又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和[[西湖军垦农场]]两单位的科技人员,在农场区实地考察,发现湖区地表4米以下,土质与岗丘土质相同。军垦农场此區挖出古破棺一口及掘出古井一眼,直径50厘米,深约4.5米,上部3米全系砖砌。並发现碎陶片,经鉴定为西周时期陶片。据此推断,该地区在1000年前有村庄。1978年,兴建湖下飞机场水塔钻井时,对地表下深土层上质结构进行分析。证明城西湖原来并非湖区,因地壳下陷而沧为洼地湖泊。<br> 城西湖形成后,湖底低于周围岗丘区13.6米至16.4米,低于淮河河底约0.9米至1.4米,呈自西向东起伏不平的不规则丘状。以后由于西湖流域及淮河上游的豫东和淮北平原在洪水泛滥时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沉淀于西湖洼地。据气象、上层(见西湖土壤部分)资料分析,大约经过1000多年的冲淤,湖底高程逐渐上升到18.1米至20.5米,比淮河河底(润河集至深孔闸段)高2.9米。形成水末成湖,水去成滩的沼泽地。县境的西部和南部,1750平方公里地面迳流分别流入沣河和高塘河,两河于沣河桥头相汇,分道注入淮河。明·万历《[[霍邱县志]]》所载《县境之图(示意)》标明,两河汇合后再分成两道、一道北流从关洲口入淮,一道东北流绕城而过,从任家沟口入淮。另有北湖沟、王截流沟口、龙窝口、新河口、泄湖内之水。<br> 民国23年(1934)《[[安徽通志]]·水工稿》载: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黄河夺淮,明筑[[高家堰]],致淮水宣泄不畅,水位上升,城西湖内开始有积水。明[[万历]]末(公元1619年前后),关洲水涨横流,倒灌入湖,西南沿岸十数保受灾。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知县张鹫筑关洲口土埝,拦截淮水。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筑淮堤西自三河尖,东至任家沟。堵塞入淮诸口,内水聚于湖内,再由沣河东北流20余里,从新河口入淮。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以后,沣河淤浅。水遂积而为湖。 == 湖区物产 == 城西湖水面宽阔,水深1至2米,沿湖浅水区水草(藻)繁茂,适宜于鱼虾类生长。1966年围垦前,西湖鱼类自然繁殖。偶遇旱年湖水干涸,但一旦来水,三五月内,鱼类又繁盛起来,是霍邱的一个天然鱼场。年产鱼虾不下500万斤。<br> 城西湖鱼类有6目10科24种(不含无名目的杂鱼):鲤形目鲤科:有[[青鱼]]、[[草鱼]]、[[赤眼鳟]](俗叫[[红眼马郎]])、[[鳑鲏]](俗叫[[石广皮]])、[[鳙鱼]]、[[鲫鱼]]、[[鳊鱼]]、[[白鲢]]、[[银飘]](又叫[[毛鱼]])、[[鲌鱼]](又名[[湖鲨]]俗叫[[黄剑]])等,鳅科有[[花鳅]]、[[黄沙鳅]]、[[泥鳅]]等,鮠科有[[黄桑鱼]],鲇科有[[鲇鱼]],鲈形目科有[[斑鳜]]([[鲫花]]),鳢形目鳢科:有[[乌鳢]]([[黑鱼]])、[[七星鳢]],鲱形目银鱼科有银鱼,鳀科有[[鱽鲚]],鳗鲡目鳗鲡科有[[湖鳗鲡]]([[白鳝]]),合腮目合腮科有[[黄鳗]]。<br> [[银鱼]]是西湖名鱼,驰名省内外,为霍邱人赠送外地亲友的珍贵礼品,据说封建时代,曾作贡品上贡皇宫。<br> 西湖虾有沼虾、麻虾、鳌虾、沣虾(秀丽白虾)等,以沣虾为名贵。过去每年可捕捞鲜虾数万斤。当地人喜欢吃鲜虾,更多的则制成干虾米外销。虾籽则用来制虾籽腐乳和虾籽酱油,味道鲜美。虾糠(虾皮)则销往淮北各地,供制懒豆腐或炸绿豆丸。据说,过去霍邱在外求官谋职的人,常以虾米送给达官贵人。<br> 城西湖沿湾浅滩,又是水禽生存繁殖的良好环境。常年居留在湖区的是野鸭,这里的野鸭有[[大青鸭]]、[[麻鸭]]、[[花脸鸭]]、“[[水葫芦]]”等多种。它们就在湖区产卵、孵雏。成群结队飞起来,远看好象一片乌云。每到捕猎期,可见成担成篮的野鸭在市场出售,或运销到山区和淮北各地。大雁每年深秋和初春居留在西湖,数量仅次于野鸭,为冬季主要捕猎物。鹤、白鹭、白天鹅、大鸨等在湖区也常见,一般猎人多不捕捉。另外,尚有不少不知名的小水鸟。<br> 城西湖内还有各种蚌类,较贵重的是[[三角蚌]]和[[癫蛤蚌]];还有田螺等各种螺类。西湖内甲鱼产量也十分可观,秋季捕获季节,每天上市约有500斤左右<br>。 城西湖内水生植物主要有菱、藕、芡实、茭白等。藕为红莲(俗叫野藕),生长于浅湖。秋季莲子成熟,人们划着小桶去采莲。冬季水枯,沿湖居民多去挖藕,或自食,或出售。 湖边浅滩或沼泽地,芦苇、荻柴、杞柳等生长繁茂,产量丰富,年产约100万斤。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城西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