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8.72.15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士与中国文化 的原始碼
←
士与中国文化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士与中国文化</big>''' |- |<center><img src=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0348/20200606000429-1447152490_jpeg_500_500_27674.jpg/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6959693&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10348%2F20200606000429-1447152490_jpeg_500_500_27674.jpg%2F0&type=1&category=#simple_0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 士在中国史上的作用及其演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从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角度出发,《士与中国文化》所企图观察和呈现的是: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精神风貌。本书不取通史式的写法,而是一系列的史学专题的研究。在各历史阶段中选择了若干有关“士”的发展的中心论题,然后对每一论题进行比较具体而深入的分析。通过这一重点的研究方式以展示了“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 ==版权信息== 中文名:士与中国文化 作者:[[余英时]] 类别:[[历史]]、文化研究 价格:63.00 字数:61万1千字 语种:中文 ISBN:7208042896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数:620页 开本:16页 出版时间:2006年3月 装帧:平装 ==图书简介== 《士与中国文化》所企图观察和呈现了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精神风貌。 ==内容梗概== 《士与中国文化》集结了十二篇历史研究的专论,其主要的对象都是“士”。中国史上的“士”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谓的“知识分子”,但两者之间又不尽相同,为了尊重历史事实,这里依然沿用了“士”的旧称。这几篇研究基本上都采取了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角度,全书因此定名。本书不取通史式的写法,而是一系列的史学专题的研究。作者在各历史阶段中选择了若干有关“士”的发展的中心论题,然后对每一论题进行比较具体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通过这一重点的研究方式以展示“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 ==作者简介== 余英时,原籍安徽潜山,1930年生,香港新亚书院文史系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1987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讲座教授。2001年从普林斯顿大学退休。着作包括《汉代中外经济交通》(英文)、《后汉的生死观》(英文)、《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现代儒学论》等多种。 ==文章目录== 序 引言——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一、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 士 士 二、道统与政统之间 ——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始型态 三、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 ——兼论“作优”与“修身” 四、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 五、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 六、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 七、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 八、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附录:“士魂商才” 九、宋代士大夫的政治文化概论——《朱子文集》序 十、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 ——明清社会史与思想史之一面相 十一、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 十二、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ref>[https://www.doc88.com/p-9354965829105. 《士与中国文化》读书报告]道客巴巴网,2017-09-28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011 圖書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士与中国文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