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6.206.24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夏尔 . 戴高乐 的原始碼
←
夏尔 . 戴高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夏尔-戴高乐</big>''' |- |<center>[[File:夏尔-戴高乐.jpg|缩略图|居中]]</center> <small>[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321575912/ 来自 豆瓣电影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夏尔·安德烈·约瑟夫·马里·戴高乐 外文名: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 别 名:戴高乐将军 国 籍:法国 民 族:法兰西人 出生日期:1890年11月22日 逝世日期:1970年11月9日 毕业院校:圣西尔军事专科学校 职 业:总统、将军、政治家 主要成就法国第18任总统、“戴高乐主义” 建立自由法国,带领法军解放巴黎 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推动西欧走向联合 出生地:法国里尔 信 仰:天主教 代表作品《敌人内部的倾轧》、《剑锋》、《希望回忆录》 身 高:1.98 m 性 别:男 |} '''夏尔·安德烈·约瑟夫·马里·戴高乐'''(法语: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1890年11月22日-1970年11月9日),男,[[法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作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法国人民尊称他为“[[戴高乐将军]]”。 戴高乐生于[[法国北部]]诺尔省的[[里尔]],1912年毕业于[[圣西尔陆军学校]]。 于1913年从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建并领导自由法国政府([[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抗击[[德国]]的侵略;在战后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担任第一任共和国[[总统]]。在他总统任期间,提倡东西方“缓和与合作”,主张与苏联以及东欧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1964年,戴高乐将军与毛泽东主席以超凡的战略眼光,毅然作出中法全面建交的历史性决策,在中法之间同时也在中国同西方世界之间打开了相互认知和交往的大门。 他还主张美军退出[[越南]],并周游许多国家以加强法国国际地位。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逝世。 2005年,法国国家二台举行的“[[法国十大伟人]]榜”评选,电视观众评选戴高乐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ref>[http://news.sohu.com/20080322/n255847377.shtm 戴高乐机场2E航站楼重新开放],搜狐网2020-06-04</ref> ==人物生平== ===青年时光=== 戴高乐的父亲亨利·戴高乐出身于一个法学知识分子家庭,是一位[[文学]]和[[历史]][[教师]]。戴高乐在他后来的《战争回忆录》里面写道:“我的父亲是个有见解、有学问、思想正统、视法兰西尊严高于一切的人。是他让我对历史产生了兴趣。”[[德雷福斯事件]]时,亨利·戴高乐坚信这位被指控犯下叛国罪的上尉实属无辜,在他当时的圈子内十分罕见。戴高乐的母亲[[让娜·玛约]]出身于北部工业[[资产阶级]]家庭。年轻的戴高乐在巴黎和比利时的[[宗教学校]]读书,成绩优秀。1908年,他选择了从事军职,并进入巴黎的斯坦尼斯拉中学读书,以准备参加圣西尔军校的入学考试。 1909年,他被圣西尔军校录取,与未来的[[朱安元帅]]为同窗。军校的学生首先应了解军队,于是戴高乐选择了[[步兵]],认为步兵在战争中最直接接受战火的洗礼,因此最具有“军事”味道。于是,他来到驻阿拉斯的第[[33步兵团]],在当时的贝当上校手下担任学生军官。1912年9月,戴高乐从军校毕业,考试名列第十三,得到的评语是:“一个未来的优秀军官”。毕业后他重返阿拉斯第33步兵团。 <ref>[http://www.caacnews.com.cn/1/88/201702/t20170210_1209260.html 请来巴黎戴高乐机场乘机],中国民航网2020-06-03</ref> ===初识战阵=== 1914年8月3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戴高乐在驻扎在东北部的朗热扎克第五军作战。8月15日,他在迪南受伤,被撤离前线送进医院,直至10月份才重返战场。第二年的3月10日他在梅斯尼尔—雷斯依尔吕斯战役中第二次受伤。伤愈后,他回到步兵第33兵团,担任连长,随后担任上校助理。1916年,在都奥蒙的凡尔登战役中他第三次受伤,大腿部被刺刀刺中,并中毒气昏迷,被战友认为以身殉国而留在战场,并受全军通令表彰。在被敌军巡逻部队发现后,他被送至马扬斯医院,出院后被押送到德国的奥斯纳布吕克战俘营。 戴高乐从此开始了他长达三十二个月的监禁生活。1916年5月至9月,他先后被关在奥斯纳布吕克、奈斯和斯库辛战俘营,从1916年10月起被囚禁于因格尔斯塔特要塞,1917年7月在罗森伯格监狱,1917年10月在巴索军事监狱,1918年5月来到坞尔兹伯格监狱,从1918年9月起又被送往巴索和马德伯格监狱。他在狱中结识了卡特鲁上校、记者拉米·鲁特和未来的苏联红军元帅图哈切夫斯基。他没有在狱中虚度光阴,通过阅读大量书刊加深了对德国的了解。在战俘营里,他就战争进展形势多次举办战略和地缘政治讲座。身为上尉的戴高乐不甘心做俘虏。他曾多次试图逃跑重返前线。但他五次越狱,五次被俘,每一次都被关进堡垒或惩罚营。 1918年战争结束之后他终于返回家乡,但后他又重上战场。这一次,他是作为志愿者在波兰执行军事任务,从1919年至1921年间帮助年轻的波兰军队与苏联红军作战,并大获全胜。回国后,1921年4月6日,他与[[伊冯娜·旺德鲁]]结婚,并在第二年12月28日有了儿子菲利普。当时他在圣西尔军校任讲师,1922年考入高等军事学院。1924年他先后在[[特雷夫]]和驻[[莱茵河]]马扬斯的法国军队参谋部实习。5月15日,他的女儿[[伊丽莎白]]出世。 ===军官生涯=== 1925年戴高乐在贝当的参谋部担任最高战争委员会副主席。1927年再次被派往特雷夫任营长。1928年1月1日他的小女儿安娜出世。1929年戴高乐被调往地中海东岸地区,与他的家人在贝鲁特度过两年。1931年,他在巴黎的国防部总秘书处任职。在此期间,在贝当的许可和支持下,他发表了许多文章,并在军事学院举行了多次报告会。他的独立思想逐渐显示出来,并提出军队首领应该具有“行动果敢”和“有个性”的素质。戴高乐认为有必要进行军队改革,并对军队与政治的关系进行思索。在1924年出版的第一本著作《敌人内部的倾轧》中,他强调政治应优先于军事。在1932年出版的《剑刃》一书中,他强调了培养军事首领和进行战时分析的重要性。1934年,他写成《建立职业军》,在书中提出了有必要建立一支结合机动能力和毁灭性火力,既能够主动出击、又能够出奇制胜的装甲师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应该成立一支职业军队,与常规军配合作战。然而,这一设想除了得到右派议员保罗·雷诺和菲利普·塞尔的支持外,没有得到其他人的热烈反响。但是,在国外,尤其在德国,戴高乐提出的使用装甲部队的想法却引起了极大的注意。在巴黎,戴高乐经常拜会以主张改革马奇诺防线防御战略的埃米尔·梅耶上校为首的各界人士。但他们二人的观点都没有被认可。 1937年,戴高乐晋升为上校,在梅兹任第507坦克团团长。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时,戴高乐指挥第五集团军坦克部队。1940年1月,戴高乐向莱昂·勃鲁姆、保罗·雷诺以及甘末林和魏刚等八十多人发出了根据他在波兰的经验写成的备忘录《机械部队的诞生》,强调了坦克与飞机配合作战的重要性。1940年5月10日,德国军队使用飞机与装甲车双管齐下的方法突破了法国防线,验证了戴高乐提出的理论。随后,戴高乐奉命指挥第四装甲师,在蒙科尔内和拉昂大获全胜,并于1940年5月27日至30日在阿布维尔阻断了德军进攻。他因此受到部队嘉奖,被称为“勇敢果断的杰出指挥官”。 1940年6月1日,戴高乐被拔擢为临时准将。6月5日,当时的议会主席保罗·雷诺将其任命为国防和战争部副国务秘书,负责协调与英军的行动,以继续作战。6月9日,他与丘吉尔会晤,并试图劝说丘吉尔增派部队,包括空军部队,但遭到拒绝。6月10日,戴高乐离开了已交到敌人手中的巴黎,前往奥尔良、布里亚尔和图尔。6月16日,他从英国返回到波尔多时,得知议会主席保罗·雷诺已经辞职,由贝当接替。贝当于6月17日要求停战。于是戴高乐被排挤出政府。 ===领导抗战=== 戴高乐立即返回伦敦,以准备继续进行战斗。贝当宣布停战之后,戴高乐于1940年6月18日在丘吉尔的同意下在英国广播电台(BBC)发出抵抗号召。在第二天报纸进行了转载,并由播音员重新诵读。这个与政府唱反调的将军受到贝当政府的降级和停职处理,并于8月份被缺席审判,宣判为死刑。 [7] 以温斯顿·丘吉尔为首的英国政府,1940年6月28日宣布承认戴高乐为自由法国的领袖。戴高乐组织的武装力量被称为“自由法国军队”。8月7日,由著名法学家勒内·卡森起草的协议得到了英国的认可。根据这份协议,自由法国军队在英国军队中不属于外籍兵团,拥有自己的国别和独立性。 1940年10月27日,戴高乐在布拉柴维尔成立了帝国防御委员会,但强调战争结束后,将由法兰西对其一切行为进行评价。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12月7日,日本空军袭击美国军事基地珍珠港。战争由此转变为世界大战。1941年9月,戴高乐为自由法国设立了一个法兰西民族委员会,委员会成为流亡政府的象征。1943年6月3日他到达阿尔及尔之后,又将其改名为法国国家解放委员会,与吉罗共同主持。吉罗曾忠实于贝当,但其部队随后转向自由法国军队。在阿尔及尔,戴高乐分配给联合指挥部一支部队。一年后,1944年6月3日,戴高乐被推选为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总理。 从1942年起,自由法国与内地抵抗运动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戴高乐委派让·穆兰在法国成立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代表所有不同党派、工会和抵抗力量,以协调针对占领国和维希政府的斗争,最终解放法国领土。在解放法国的战争中,面对盟军,国民的团结也至关重要。尽管戴高乐作出各种保证,一些盟国仍然拒绝承认戴高乐为法国的合法代表,因为他的权利没有来自民主选举。直至1944年10月23日,巴黎解放后的三个月,临时政府才终于被美国、苏联和英国三大强国承认。 ==视频== <center> ===收复失地 自由法国领导人夏尔·戴高乐宣布巴黎获得解放=== {{#iDisplay:p0809kqj10m|640|3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軍政人物]]
返回「
夏尔 . 戴高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