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58.15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夏燮 的原始碼
←
夏燮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夏燮(XiaXie) | 圖像 = [[File:夏燮0.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3953852cf88764dc.jpg?size=310x365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800年~1875 | 國籍 = 中國 | 别名 = 字季理,别号江上蹇叟、谢山居士 | 職業 = 史家 | 知名作品 = 曾刊刻《明通鉴》一百卷。 }} '''夏燮''' (1800年一1875年),[[字]]謙甫,一字季裡,別號謝山居士、江上蹇叟。清[[安徽]][[當塗]]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庭教育的熏陶,兄弟之间自相师友,学业日进。他谙经书、精通音韻,“兼深史學,留意時務”。主要作品:《明通鑑》一百卷。 == 人物生平 == 其父[[夏賽]],長期擔任徽州府學訓導,訓士極嚴,誨人不倦,成才甚眾。[[夏燮]]有兄三人即[[夏析]]、[[夏炯]]、[[夏澳]],均在學術上造詣頗深,各有建樹。夏燮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有,[[道光]]辛巳年中舉,歷任[[江西]]永寧、永新、宜黃等縣知縣。他長於史學,兼善音韻,與其兄名重一時,被稱為“當塗四夏”。 == 人物轶事 == ===曾國藩視他為左右手=== 夏燮於[[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中舉人,道光中葉,夏燮-陳述實行洋務的好處,被薦署安仁知縣,不久又到鄱陽任職,在戰亂初定的年代恪盡職守,很快使民眾恢復生機。[[浙江]]巡撫黃宗漢,湘軍魁首[[曾國藩]]經常邀請他商議軍機大事,討論戰亂平定後將要實行的政策,並首倡各省設忠義局,曾國藩視他為左右手。不久,曾國藩奉旨回江西執行長江通商法令,在九江設置租界,夏燮主動請纓,每天同英國領事談判,剛柔相濟,贏得了外國人的敬佩。 ===辭官後當地士民為他樹立“遺愛碑”=== 夏燮因功又題補永寧。到任後,他極力革除陋習,端正士風,倡議修建學館,興辦教育。同時親自調解民事,平定-。辭官後當地士民為他樹立“遺愛碑”。夏燮在公務之餘,孜孜不倦地從事研究寫作,一生著述頗豐。 ===晚年特別注重諸經研究=== 晚年特別注重諸經研究,在《禮》的研究上造詣尤深,著《五服釋例》20卷。又精於音韻學的研究,著述12卷。由於他對時事政務的留心洞察與敏銳剖析,又著有《中西紀事》24卷、《泰西裨聞》10卷、《粵氛紀事》30卷,在史學研究方面著有《漢書八表刊誤》8卷、《明通鑑》100卷、《明史綱目考證》12卷。 其中《中西紀事》,是根據當時的奏誥、函札、條約章程等資料,整理自鴉片戰爭前後至咸豐末年的中外關係史事,為揭露英、美、法、俄等帝國主義的侵略罪行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雜著有《謝山堂文集》20卷 。他校勘證明的《陶安學士集》、《吳應箕樓山堂集》、《東林本末留都聞見錄》、《兩朝剝複錄》、《先拔志始》,以及他的老師汪萊《算學遺書》等史料均先後付印。夏燮在書畫方面頗有獨到,尤善於彈琴。侍郎[[胡肇智]]贈給他一首詩,其中有“筆下能為萬人敵,案頭惟有一琴橫”之句,可謂他儒雅一生的寫照。[[劉坤一]]作文祭之。<ref>[http://renwu.ambaidu.com/history/1/xia281284.html 安徽 > 馬鞍山 > 當塗縣人物>夏燮]</ref> ===宜黃縣任內,歷年虧空,多達幾萬金=== 夏燮在宜黃縣任內,歷年虧空,多達幾萬金。此事被江西藩司[[劉秉璋]]查覺,歷次交代不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七月三十,夏燮在貧病憂憤中去世, 终年76岁。 夏燮死後,官府逼還欠款,其家人只好將夏燮的藏書出售償債,但杯水車薪,無濟於事。劉秉璋曾派人告訴夏家,如果願將《明通鑑》木版歸官書局,可折價一萬五千金。由於夏家不肯,於是劉秉璋便報請江西巡撫劉坤一,將夏燮參奏革職、查抄、監追。至光緒七年,欠款尚未還清,其子夏*[上'來'+下'金']也遭受連累。江西巡撫[[李文敏]]參奏他“頑抗不繳,實屬延玩”。上諭將在外省任職的夏*[上'來'+下'金']暫行革職,由[[吳元炳]]委員押解到江西,勒逼追繳。 ===“豈有虧空公款數万金,而可稱為儒林者?”=== 夏燮所刻的書版,被沒入江西官庫。光緒九、十年間,兩江總督[[左宗棠]],鑑於夏燮是當時的著名學者,奏請朝廷將他列入儒林傳。這時劉秉璋已調升浙江巡撫,見到左宗棠的奏稿後,便舊事重提,將夏燮虧欠公款原案同時上奏。並說:“豈有虧空公款數万金,而可稱為儒林者?”因而撤銷左宗棠原奏。 民國12年(1923)內務部諮請清史館將夏燮立傳入鄉賢祠奉祀。夏燮有三子,長子[[致瑤]]從事教育。次子[[致璵]],歲貢。三子[[致]],拔貢,曾任江蘇知縣,迎送琉球國貢使,督修[[高淳圩堤]],接辦江寧發審,有勤政的美譽。 ==著作 == 著有《明通鑑》、《五服釋例》、《校漢書八表》、《明史綱目考證》、《明史考異》等書,《中西紀事》和《明通鑑》是其代表作。 曾校證明末吳應箕著《樓山堂集》,編撰《忠節吳次尾先生年譜》。又以《明史》簡略失實,且不為一些重要人物立傳,遂繼《資治通鑑》和《續資治通鑑》之後,編撰《明通鑑》一百卷。因感慨國事,蒿目時艱,蒐集有關上諭、奏稿及史料,編撰《中西紀事》、《粵氛紀事》。尚著有《五服釋例》、《述均》;又校勘明《陶安學士集》、《國朝汪萊算學書》、《校漢書八表》等。另有《明史綱目考證》、《明史考異》、《謝山堂文集》等,未刊。<ref>[https://www.mingqingxiaoshuo.com/renwu/xiaxie/ 明清小說網>夏燮]</ref> ===《中西纪事》=== [[File:夏燮(2).jpg|thumb|right| [https://img1.pixpo.net/img/84/e/0jw2cdiri8/sg_0JW2CdIri8.jpg原圖鏈結] [https://www.google.com/search?rlz=1C1ASUC_zh-TWTW840TW840&tbm=isch&sxsrf=ACYBGNTNSm7lSRUE3M4MblxH1NtLPWhRtw%3A1570336307765&sa=1&ei=M26ZXbekLpLc0gS2yYnABQ&q=%E5%A4%8F%E7%87%AE%E4%B8%AD%E8%A5%BF%E7%BA%AA%E4%BA%8B%E7%9B%B8%E7%89%87&oq=%E5%A4%8F%E7%87%AE%E4%B8%AD%E8%A5%BF%E7%BA%AA%E4%BA%8B%E7%9B%B8%E7%89%87&gs_l=img.12...533181.533181..536594...0.0..0.43.43.1......0....2j1..gws-wiz-img.yVCrhg4C8FU&ved=0ahUKEwj3ibXO5oblAhUSrpQKHbZkAlgQ4dUDCAc#imgrc=lqA9nmzSt_xxEM:] ]] 全书二十四卷,《中西紀事》是中國近代系統論述中外關係史的一部學術著作,該書凡二十四卷,從時間上講,上起明末下迄晚請同治年間,長達兩個多世紀,從空間上說,涉及的國家有英、法、俄、荷、丹、德、葡、西等國。夏燮撰寫此書,正是外國資木主義入侵,中國社會激劇變化的時期。因此他對兩次鴉片戰爭的厲史記敘尤其詳盡,觀點也相當明確。 例如,對於英國侵略者用砲艦政策,打開中國大門,強行通商的經過,以及西方教士來華傳教的始末等,記載甚為詳細。特別可貴的是他蒐集了抗擊外國侵略而英勇犧牲的烈士事蹟,列為《海疆殉難》一目,加以記錄。 《中西紀事》的編撰,採用紀事本末體裁,將中外關係的有關史事,分類記載,列成二十四個題目,每個題目為書一卷,按時間先後,敘明原委,眉目清楚,敘事詳明。 夏燮自敘編書的目的是抗禦外國的侵略和不滿清政府的腐敗,因而懷著“蒿目增傷,裂眥懷憤”的心情,“搜輯邸鈔文報,旁及新聞紙之可據者,錄而存之”。但又考慮到清政府文字獄的餘威,“竊懷挾書之懼”,因而署名“江上蹇叟”。 書中貫串著強烈的愛國思想,揭露英、法、美、俄等國的侵略罪行,頌揚中國人民的英勇反抗精神,為我們研究中國近代史提供了寶貴資料。 《中西紀事》初稿成於道光三十年,後經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的修改,定為十六卷。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今增訂為本24卷。出版以後,因觸犯了洋人,受到腐敗的清政府的查禁,曾被毀版。到公元1871年,才又重新刊刻印行。 ==《明通鑑》== 《明通鑑》是夏燮一生精力的結晶。他不滿記載頗失其真的官修《明史》,決意從事明史的研究。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參證群書,考其異同”,乃寫成此書。全書共一百卷,二百萬字,記載明朝一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歷史。在《明通鑑》中,夏燮把明代歷史分為三個部分來撰寫:《明前紀》,起於元順帝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迄於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用元朝的年號,記敘朱元璋投奔郭子興參加農民起義軍到建立明朝的歷史。《明紀》,起自洪武元年,迄於崇禎十七年,記敘朱元璋稱帝后到崇禎縊死煤山、清兵入關的歷史。《附編》,起自清順治元年,迄於康熙三年,用清朝的年號,記敘南明政權的歷史,特別是抗清鬥爭的歷史。《附編》這種形式,是夏燮在編撰《明通鑑》中的一個獨創,是與清政府作合法鬥爭的產物。因為清統治者害怕激起漢族人民的反抗情緒,對南明的歷史諱莫如深,不使編入官修的《明史》,因而這段歷史缺乏記載。夏燮找出乾隆《附唐桂兩王本末》於《通鑑輯覽》後的詔令作護身符,巧妙地將南明歷史收入作為《附編》,納入明史體系,這不僅保存大量南明史料,而且使明史首尾相連,成為一部完整的歷史著作。 《明通鑑》一書,還有它自己的一些特點, 材料豐富,考訂詳實。夏燮仿照司馬光《通鑑考異》的辦法,另撰“考異”,並按照胡三省注《通鑑》的辦法,收“考異”分注於正文之下。他在《明通鑑》和“考異”中所引用的資料,有的已經散佚了,但在此書中卻保存著,為我們研究明史提供了較多的資料。<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279310/ 夏燮>豆瓣書店 ]</ref> ==夏燮《明通鑑》論贊研究== 夏燮是晚清的一位史學家,在史學界有重要的影響。他著有很多作品,《明通鑑》、《中西紀事》、《粵氛紀事》是他的三部歷史著作代表,也是中國史學名著。在這三部歷史著作中,夏燮除了敘述歷史事件的原委之外,還在大量的論贊中闡明自己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觀點,《明通鑑》論贊在這方面是比較典型的。《明通鑑》論贊有其具體的形式特點和鮮明的論述風格,議論頻繁、篇幅較長、引經據典多、議論範圍廣是其形式特點;表達生動,論述博贍,字句凝練,言辭簡潔是其論述風格;原委史實的秩序思維和人物評論的辯證思維可以說是夏燮歷史評論的基本原則。論讚的內容涉及面很寬泛,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方面面,其中政治方面的內容佔有重要的分量。論贊集中體現了夏燮卓越的歷史思想,主要表現為夏燮的正統觀。在《明通鑑》中,通過論述朝代更替的正閏和朝廷內部的統嗣等問題,夏燮闡明了自己的正統觀。繼承明朗、統嗣明晰、稱謂明確、夷夏明辨這四個方面的闡發,對研究中國古代尤其是明代正統問題是很有幫助的。論贊還體現了夏燮對歷史記載的看法與史家評論的認識等史學思想,同時反映了夏燮史才、史學、史識、史德等厚重的史家素養。夏燮史著豐富、史論博洽,卓然成為晚清史界之一家。<ref>[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73-1011044269.htm 《淮北師範大學》 2010年收藏>夏燮《明通鑑》論贊研究]</ref> ==《粵氛紀事》== [[File:夏燮.jpg|thumb|right| [https://pictures.abebooks.com/isbn/9787101059595-es.jpg原圖鏈結]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E5%A4%8F%E7%87%AE%E3%80%8A%E7%B2%B5%E6%B0%9B%E7%B4%80%E4%BA%8B%E3%80%8B%E7%9B%B8%E7%89%87&rlz=1C1ASUC_zh-TWTW840TW840&sxsrf=ACYBGNR2MliPsYgYECHv37gSvJ-gp4AS1A:1570336304406&tbm=isch&source=iu&ictx=1&fir=f_Neh9AZRZq19M%253A%252C9ThaSTlXwd1W-M%252C_&vet=1&usg=AI4_-kRM0nGxGR5Nx7tfWrCMKP-UVnf65g&sa=X&ved=2ahUKEwiFjOjM5oblAhWuy4sBHSN7DMYQ9QEwBHoECAkQDw#imgrc=MKnRHZ8neHQH5M:&vet=1l] ]] 《粵氛紀事》主要記載了太平天國與清朝統治階級之間的軍事鬥爭,記事時限自道光三十年(1850)十月拜上帝會在廣西的活動始,至咸豐十年四月十三日(1860年6月2日)太平軍攻占蘇州時止。書中的許多記載都是在官方檔案中很難見到的,因而該書的史料價值在許多方面遠遠超出了清方檔案之上,大部分記載均足以補官書之闕、糾史乘之失。《粵氛紀事》全書按太平軍活動的省區分為13卷,每卷基本上包括綜論、敘事、陣亡或“殉難”官紳名錄三個部分,亦有少數卷尾又復加以餘論者。記事內容偏重於清朝統治階級一方,對太平軍活動的記載尚佔有一定篇幅,同時兼及捻軍起義、上海小刀會起義與廣西天地會、湖南征義堂等秘密結社的活動,書中對於貪官污吏“掊克虐民”,地方官員“養癰諱疾”,清朝軍隊武備廢弛,營伍渙散等腐敗現象,兩江總督陸建瀛置沿江防務於不顧,清軍將帥對九江的重要戰略地位認識不足等戰略失誤,清軍將帥臨陣脫逃、畏葸不前、巧於趨避等貪生怕死的醜態,欽差大臣李星沅與署理廣西巡撫週天爵、欽差大臣徐廣縉與湖南提督向榮以及江南大營諸帥之間的矛盾都有比較真實的記載,而這些恰恰是封建統治階級諱莫如深、在官方檔案中很難見到的,也可以說是《粵氛紀事》一書中最有價值的內容。該書列入“近代史料筆記叢刊”中,系首次點校出版。<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17733/ 《粵氛紀事》>豆瓣書店]</ref>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清朝军政人物]] [[Category:文学家]] [[Category:中國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夏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