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的原始碼
←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1.jpg|缩略图|[https://ss1.bdstatic.com/70cFu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824930062,276449981&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5%A4%9C%E4%B8%AD%E4%B8%8D%E8%83%BD%E5%AF%90%2C%E8%B5%B7%E5%9D%90%E5%BC%B9%E9%B8%A3%E7%90%B4 图片来源]]]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出自魏晋[[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ref>[https://so.gushiwen.cn/mingju/juv_27750a64952d.aspx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古诗文网]</ref>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因为忧伤,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就起来弹琴。 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清风吹着我的衣襟。 孤鸿在野外哀号,飞翔盘旋着的鸟在北林鸣叫。 这时徘徊会看到些什么呢?不过是独自伤心罢了。 注释 夜中不能寐, 起坐弹鸣琴:此二句化用王粲《[[七哀诗]]》诗句:“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意思是因为忧伤,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就起来弹琴。夜中,中夜、半夜。 薄帷鉴明月: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薄帷,薄薄的帐幔。鉴,照。 孤鸿:失群的大雁。 号:鸣叫、哀号。 翔鸟:飞翔盘旋着的鸟。鸟在夜里飞翔正因为月明。 北林:《[[诗经·秦风·晨风]]》:“鴥(yù)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后人往往用“北林”一词表示忧伤。 ==鉴赏== [[File: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2.jpg|缩略图|左|[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s1.sinaimg.cn%2Fbmiddle%2F001JVivizy6WzBCDNGE60%26690&refer=http%3A%2F%2Fs1.sinaimg.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13530983&t=398813fc037196b5cedf8ff5c26d7308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5%A4%9C%E4%B8%AD%E4%B8%8D%E8%83%BD%E5%AF%90%2C%E8%B5%B7%E5%9D%90%E5%BC%B9%E9%B8%A3%E7%90%B4 图片来源]]] 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复杂的感情。不过,尽管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的长叹,却始终没有把“忧思”直接说破,而是“直举情形色相以示人”,将内心的情绪含蕴在形象的描写中。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将无形的 “忧思”化为直观的形象,犹如在人的眼前耳畔。这首诗采用动静相形的手法,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起坐弹鸣琴”是动;清风吹拂,月光徜徉,也是动。前者是人的动,后者是物的动,都示意着诗人内心的焦躁。然而。这里的动是似如磐夜色为背景的。动,更衬出了夜的死寂,夜的深重。茫茫夜色笼罩着一切,象征着政治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心灵上承受着的重压。这首诗言近旨远,寄托幽深,耐人寻味。<ref>[https://hanyu.baidu.com/shici/detail?pid=ed14183ea82c48108797dc1f928aaca9&from=kg0&highlight=%E5%A4%9C%E4%B8%AD%E4%B8%8D%E8%83%BD%E5%AF%90%EF%BC%8C%E8%B5%B7%E5%9D%90%E5%BC%B9%E9%B8%A3%E7%90%B4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百度汉语]</ref>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这两句出自王粲《七哀三首》(其二):“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王粲夜不能寐,起而弹琴,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忧思。阮籍也是夜不能寐,起而弹琴,也是为了抒发忧思,而他的忧思比王粲深刻得多。王粲的忧思不过是怀乡引起的,阮籍的忧思却是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产生的。南朝宋颜延之说:“阮籍在晋文代,常虑祸患,故发此咏耳。”(《文选》李善注引)李善说:“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这是说,阮籍生活在魏晋之际这样一个黑暗时代,忧谗畏祸,所以发出这种“忧生之嗟”。清人何焯认为:“籍之忧思所谓有甚于生者,注家何足以知之。”(《[[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何氏以为阮籍的“忧思”比“忧生之嗟”更为深刻,注家并不了解这一点。一般读者当然更是无法弄清究竟是何种“忧思”。不过,《晋书·阮籍传》说:“(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由此或可得其仿佛。史载诗人“善弹琴”,他正是以琴声来排泄心中的苦闷。这里以“不能寐”、“起坐”、“弹鸣琴”着意写诗人的苦闷和忧思。 诗人没有直接点明诗中所抒发的“忧思”,却写道:“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写清澈如水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帐幔上,写带有几分凉意的清风吹拂在诗人的衣襟上,造成一种凄清的气氛。这似乎是在写自然景色,但是,景中有人。因为在月光下徘徊的是诗人,清风吹拂的是诗人的衣襟。所以,可以说写景正是为了写人。这样写,比直接写人,更富有艺术效果,使人感到含蓄不尽,意味无穷。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是继续写景。是写孤鸿在野外哀号,而盘旋的飞鸟在北林上悲鸣。如果说,上两句是写诗人的所见,这两句就是写诗人的所闻。所见者清风、明月,所闻者鸿号、鸟鸣,皆以动写静,写出寂静凄清的环境,以映衬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但是,《[[文选六臣注]]》中,吕延济说:“夜中,喻昏乱。”吕向说:“孤鸿,喻贤臣孤独在外。翔鸟,鸷鸟,以比权臣在近,谓晋文王。”好像诗中景物皆有所指,如此刻意深求,不免有些牵强附会。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在月光下,清风徐来,诗人在徘徊,孤鸿、翔鸟也在空中徘徊,月光朦胧,夜色苍茫,他(它)们见到什么:一片茫茫的黑夜。所以“忧思独伤心”。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失望、愁闷和痛苦的心情,也为五言《咏怀八十二首》定下了基调。 阮籍五言《[[咏怀八十二首]]》,是千古杰作,对中国古代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刘勰说:“阮旨遥深。”(《文心雕龙·明诗》)钟嵘说:“厥旨渊放,归趣难求。”(《[[诗品]]》上)李善说:“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文选]]》卷二十三)都说明阮籍诗隐晦难解。阮诗隐晦难解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多用比兴手法。而这是特定的时代和险恶的政治环境及诗人独特的遭遇造成的。<ref>[https://wenku.baidu.com/view/033e5da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c.html“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原文、赏析 百度文库]</ref> ==作者阮籍==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 ==参考文献==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Category:810 文學總論]]
返回「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