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175.16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大历十才子 的原始碼
←
大历十才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大历十才子 </big> ''' |- | [[File:T0194ce94665c48d646.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94ce94665c48d646.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587886&sid=5800481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大历十才子,是唐代宗大历年间十位诗人所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偏重诗歌形式技巧,但这10人中的生卒年皆不详。其中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吉中孚五人生平不详。 据姚合《极玄集》和《新唐书》载: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宋以后有异说,但多不可信。有版本中有李益。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大历十才子 属于; 诗歌流派 时间; 唐代宗大历年间 共同特点; 偏重诗歌形式技巧 性质; 唐代宗大历年间10位诗人 组成; 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耿湋等 =='''介绍'''== 大历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是指活跃于大历时期的一个诗歌群体,其称号及所指人名最早见于姚合的《极玄集》:"李端,字正己,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唱和,号十才子。""大历十才子"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流派,他们既无共同的组织,也无共同的宣言,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审美趣味,遵循着共同的创作原则,又相互唱和,交往密切,所以将他们看作是一个流派。 歌颂升平、吟 咏山水、称道隐逸是其诗歌的基本主题。但他们在仕途失意和战乱宦旅生活中,也间有反映现实和体验真实的作品。他们都擅长五言近体,善写自然景物及乡情旅思等,语词优美,音律协和,但题材风格比较单调。 风格 大历十才子在艺术表现上以谢朓为宗,秉承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寄情于山水,歌咏自然,其中也有一些佳作。格律归整、字句精工也是他们作品中最明显的特点。他们的作品体裁多用近体格律,很少能见到乐府歌行体。警句名联在十才子的诗中俯拾皆是,说明他们均有较深的功底,所以时有惊人之笔。不过有时也不免显露出雕琢的痕迹,从而因小失大,走到唯美的道路上去。虽有警句而全篇欠佳,这也是那个时代的风气使然。 诗僧皎然的评价 诗僧皎然在其《诗式》中提到大历时的诗风时曾道:"大历中词人,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等为己有。"的确,大历十才子等人的诗歌在内容上比较狭窄。不过总的来说,他们的作品虽然在气格上不及盛唐,但对前辈名家还是有所继承的。 =='''李端'''== 生平 李端(生卒年不详),字正己,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 作品 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拜新月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闺情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喜鹊声。 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卢纶'''== 生平 卢纶(生卒年不详),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卢纶一生如此不得意,只是因为权贵的推荐,才作了很短时期的官,可以说是得利于社交。卢纶所交往的人物,不乏权贵大僚,除前面提到的宰相元载、王缙外,任过实职的宰相还有常衮、李勉、齐映、陆赞、贾耽、裴均、令狐楚,浑(王咸)、马燧、韦皋虽未任过宰相,但也是大权在握的人物。卢纶与之交往的,还有封疆大吏、重要朝官和掌握着入仕、升迁大权的人物,如皇甫温、鲍防、黎干、卢甚、张建封、韦渠牟、裴延龄、王延昌、徐浩、薛邕、赵涓、李纾、包佶、吉中孚、肖昕,其他朝臣、各级官员和名门子弟则更多。与一些著名诗人的交往则更无须细数。从这个意义上讲,卢纶又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社交家。 作品 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但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如《塞下曲》等,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他年轻时因避乱寓居各地,对现实有所接触,有些诗篇也反映了战乱后人民生活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萧条,如《村南逢病叟》。其他如前期所作七律《晚次鄂州》,写南行避安、史乱的旅途夜泊心情和体验,真实生动,感慨深长。七言歌行《腊日观咸宁王部曲擒虎歌》描绘壮士与猛虎搏斗,写得惊心动魄,虎虎有生气。清代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说:"大历诸子兼长七言古者,推卢纶、韩□,比之摩诘(王维)、东川(李颀),可称具体。" 今存《卢户部诗集》10卷,收入《唐诗百名家全集》。又有明正德刊本《卢纶诗集》3卷,收有10卷本及《全唐诗》佚诗5首。《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旧唐书·卢简辞传》和《新唐书·文艺传》。 唐代大历十大才子冠冕的卢纶,诗名远播,但却屡试不第,人生与仕途都极不顺利,但他广泛的交游使他成为一个活跃的社交家,并最终借此步入仕途。 卢纶诗集 《塞下曲四首》(即"和张仆射塞下曲") 【其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其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其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其四】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送李端》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晚次鄂州》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②。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③。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④。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⑤。 《逢病军人》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题兴善寺后池》 隔窗栖白鹤,似与镜湖邻。 月照何年树,花逢几遍人。 岸莎青有路,苔径绿无尘。 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 =='''吉中孚'''== 生平 吉中孚 [唐](约公元七八六年前后在世)字、号、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鄱阳人,约唐代宗大历年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初年。工诗歌,与卢纶、钱起等齐名。初为道士,后还俗。至长安,谒宰相。有人荐于天子,日与王侯高会,名动京师。未几,进士及第,授万年尉,除校书郎。又登宏辞科,为翰林学士。历谏议大夫,户部侍郎,判度支事。中孚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作品 中孚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今存诗一首,《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 =='''韩翃'''== 生平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十三载(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诗多写送别唱和题材,如《韩君平诗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卷。 作品解析 名作《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古代的节令之一,在清明前两日。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长安。 御柳:指皇宫中的柳树。 汉宫:这里 指唐朝皇宫。 [译文] 春天的京城长安到处的柳絮随风飘扬,皇家花园里的杨柳随着春风飘拂。傍晚时分,权宠大丞在传送皇帝赐的蜡烛,蜡烛的青烟散入了五侯的家。 【简析】:此诗含蓄而有情韵。前二句描绘出京城落花飞舞、杨柳摇曳的暮春景色,写花用一"飞"字,写柳用一"斜"字,均极为工巧传神。后二句写出寒食日宫廷生活的一个插曲,颇有意趣。 其它作品 《宿石邑山中》 浮云不共此山齐, 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同题仙游观》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生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简析】: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艺术再现,表达了诗人心境的空灵和出世之念。 《复 偶 见 》 半身映竹轻闻语,一手揭帘微转头。 此意别人应未觉,不胜情绪两风流。 《复 偶 见 》 桃花脸薄难藏泪,柳叶眉长易觉愁。 密迹未成当面笑,几回抬眼又低头。 《复 偶 见 》 雾为襟袖玉为冠,半似羞人半忍寒。 别易会难长自叹,转身应把泪珠弹。 《想 得》 两重门里玉堂前,寒食花枝月午天。 想得那人垂手立,娇羞不肯上秋千。 《章 台 柳》 章台柳,章台柳,[1]往日青青[2]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注释】 [1]章台:在陕西长安县故城西南,战国时建。台下有章台街。 :青青:柔软貌。《诗·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简析】: 这是一首寄人的小令。柳氏是韩翃的歌妓,两人感情很好。后来作者外出作官,因时局动乱,不敢带眷自随,只好把柳氏暂置京城,约好到任后再接她去。但一连三年都因故失约。于是就写了这首《章台柳》寄给柳氏。 《羽林少年行》(选一) 千点斑斓玉勒骢,青丝结尾绣缠鬃。 鸣鞭晓出章台路,叶叶春衣杨柳风。 【注释】《羽林少年行》原是乐府《杂曲歌辞》的旧题,有多种名称与诗体,均出自东汉辛延年的《羽林郎》。此首诗虽取旧题,却采用七言绝句的格律。 =='''钱起'''== 生平 钱起(生卒年不详),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748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与韩翃、李端、卢纶等号称大历十才子。其诗以五言为主,与郎士元齐名,齐名"钱郎"。人为之语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朝廷公卿出牧奉使,若无钱、郎赋诗送别,则为时论所鄙。题材多偏重于描写景物和投赠应酬。音律和谐,时有佳句。 钱起当时诗名很盛,其诗多为赠别应酬,流连光景、粉饰太平之作,与社会现实相距较远。然其诗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风格清空闲雅、流丽纤秀,尤长于写景,为大历诗风的杰出代表。 少数作品感时伤乱,同情农民疾苦。 作品 以《省试湘灵鼓瑟》诗最为有名。有《钱考功集》,集中五绝《江行无题一百首》及若干篇章,为其曾孙钱珝所作。 =='''司空曙'''== 生平 司空曙 [唐](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今属河北省)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性耿介,不干权要。家无担石,晏如也。尝因病中不给,遣其爱姬。韦辠节度剑南,辟致幕府。授洛阳主簿。未几,迁长林县丞。累官左拾遗。终水部郎中。曙诗有集二卷,登进士第,不详何年。曾官主簿。大历五年任左拾遗,贬长林(今湖北荆门西北)丞。贞元间,在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幕任职,官检校水部郎中,终虞部郎中。曙为卢纶表兄,亦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 卢纶钱起韩翃。 作品 其诗多为行旅赠别之作,长于抒情,多有名句。胡震亨曰:"司空虞部婉雅闲淡,语近性情。"(《唐音癸签》卷七)有《司空文明诗集》。其诗朴素真挚,情感细腻,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长于五律。诗风闲雅疏淡。 =='''苗发'''== 唐代(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诗人。字、号、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年间前后在世,潞州壶关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工诗。初为乐平令,但诗篇传世颇少。苗发,唐代潞州壶关(今属山西)人。历官朝散大夫、秘书丞。升任尚书都官员外郎、驾部员外郎。屡官至秘书丞。擅长写诗,发常与当时名士酬答。《唐书·文艺·卢纶传》载:"纶与吉中孚、韩、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全唐诗》存其诗二首,《全唐诗补编》存其诗一首。今传《苗发诗集》。生平事迹见《全唐文》卷四-一常表《授苗发都官员外郎制》。《新唐书》卷七五、卷二0三,《唐诗纪事》卷三O,《唐才子传》卷四。不过,后人知道苗发的并不多,或许因为经过岁月的淘漉,传世作品不多,所以显得他的文学成就不大。 =='''崔洞'''== 崔洞(一作峒,唐朝大历年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号、里居、出生地、生卒年以及生平均不详,唐朝大历年间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详。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崔峒的诗现今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 ,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 ,意思方雅。" =='''耿湋'''== 耿湋,唐代(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诗人,字洪源,[[河东人]]。生卒年以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现可见关于耿湋的资料很少。现可知的是他宝应二年(763年)进士及第。姚合《极玄集》卷上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都说耿湋为宝应二年进士。对于耿湋及进士第后的仕历,除《唐才子传》所载稍微具体点外,其他各书记载均极简单,并且相互矛盾。《极玄集》说他官至左拾遗,《郡斋读书记》也说为左拾遗,而《直斋书录解题》与《新唐书·艺文志》却说为右拾遗。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夏侯审'''== 夏侯审 ,唐代(约公元七七九年前后在世)诗人,里、字、号、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末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唐代诗人,工诗歌。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试"军谋越众"科及第。授校书郎,又为参军。仕终侍御史。初于华山下购买田园为别业,水木幽闲,云烟浩渺。晚年即退居其中。审吟诗颇多,但传世甚少。 =='''作品鉴赏'''== 送僧归日本 原文: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 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鉴赏: 钱起的这首诗,是在长安时,赠给一位即将[[渡海]]回国的日本僧人的。诗为送别,而诗的前四句却写来时情景,即寓有惜别情意,也充满了对日本友人的赞美。后四句写海上景物,处处切合僧人身份,而送别之意自出,并且颂扬了他的佛法精深,祝愿他此去"万里眼中明"。扬帆归去,普渡众生。因为日本僧人是从海上来的,所以这首诗就从大海展开想象,笔底含情。它通过生动景物的描绘和对禅机的抒发,把这惜别之情委婉地表达了出来。海趣禅机,深情厚谊,融为一体,不失为一首送别的好诗。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原文: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鉴赏: 这是邀约的诗,约杨补阙前来书斋[[叙谈]]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将水、云、竹、山、鹭、花人格化了,写得极富感情。诗极写书斋景物,幽静清新。雨后新竹,生机勃发,晚山夕照,余辉动人,秋花未落,仍有蓓蕾,如此境地,怎不促使杨补阙践约前来? 诗全是写景,句法工整。首联起对,颔联晴雨分写,颈联写花鸟情态,末联写邀约。"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也不愧为写景妙句。 归雁 原文: 李端 潇湘何事等闲回, 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 不胜清怨却飞来。 鉴赏: 诗人客居在北方,看见大雁北返,触动情怀,于是写下了这首《归雁》诗。 大雁作为一种候鸟,每当春来,由南返北本是一种很正常的自然现象,但诗人偏要发问:"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这两句用的是倒置法。 意思是说:"潇湘水清沙白,两岸长满青苔,水暖食足,风景幽美,大雁正好栖息,为什么要随随便便飞回来呢? 古人一般不大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认为它们飞到湖南衡阳县南的回雁峰,就不再南飞,到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就向北返回。潇湘在洞庭湖南面,水暖食足,气候很好,古人认为是大雁过冬的好地方,所以诗人想象归雁是从潇湘飞来的。杜牧的《早雁》诗:"莫厌潇湘人少处,水多菰米岸莓苔。"说的也是这样的意思。 大历十才子之一:司空曙 末两句是诗人代雁作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这两句化用了湘灵鼓瑟的传说。古传湘水女神善鼓瑟,瑟本来有五十弦,因女神弹得声调凄怨,上帝令改为二十五弦。钱起考进士的中试诗题即为《湘灵鼓瑟》,结尾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就是描写湘灵鼓瑟的名句。这里诗人代大雁借用湘灵鼓瑟的事答道:" 潇湘本是个好地方,但是湘水女神常在月下鼓瑟,[[瑟声幽怨]],不胜其悲,所以才飞回来另找更好的栖息之所。 诗中的潇湘夜景和瑟声虽都是想象之词,但通过这样一问一答,却把雁写成了通晓音乐和富于情感的生灵了。 这首诗想象丰富,意境清远。表面上写大雁,实际上是写诗人在春夜的感受。诗中没有明说这种感受是什么?正因为没有明白说出,才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暮春归故山草堂 原文: 谷口春残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鉴赏: "谷口"二字,暗示了题中"故山草堂"之所在;"春残"二字,扣题中"暮春";以下几句都是"归"后的所见所感,思致清晰而严谨。谷口的环境是幽美的,诗人曾说过:"谷口好泉石,居人能陆沉。牛羊下山小,烟火隔云深。一径入溪色,数家连竹阴。藏虹辞晚雨,惊隼落残禽.."(《题玉山村叟屋壁》)。 春到谷口,更是别具一番景色。然而,此次归来却是"春残时节",眼前已是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了。 黄鸟,黄莺(一说黄雀),叫声婉转悦耳;辛夷,木兰树的花,一称木笔花,比杏花开得早,所以诗说"辛夷花尽杏花飞"。一"稀"、一"尽"、一"飞",烘托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一派空寂、凋零的气氛。 然而,在这冷落寂寥的氛围中,诗人都却喜地发现窗前幽竹、兀傲清劲、翠绿葱茏、摇曳多姿,迎接它久别归来的主人。诗人禁不住吟诵出: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怜"者,爱也。爱的就是它"不改清阴"。"不改清阴", 极其简练而准确地概括了翠竹内在美与外在美和谐统一的特征。"月笼翠叶秋承露,风亚繁梢暝扫烟。知道雪霜终不变,永留寒色在庭前"(唐求《庭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你东南西北风"(郑板桥《竹石》)。诗人们讴歌的不都是它"不改清阴"的品格吗!在这首诗中,钱起正是以春鸟、春花之"改"-- 稀、尽、飞,反衬出翠竹的"不改",诗人爱的是"不改",对于"改"持何态度,当然就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见,诗的一、二句并没有赞美春鸟、春花之意,更没有为它们的消逝而惋惜,而是在感慨它们随春而来,随春而去,与时浮沉,不能自立于世的品性。 "画有在纸中者,有在纸外者"。诗也可以说有在言中者,有在言外者。"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以流水对的形式,用由人及物,由物及人的写法,生动地抒发了诗人的怜竹之意,和幽竹的"待我"之情。在这个物我相亲的意境之中,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为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所以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它那深刻的蕴涵又给人无穷的回味。前人说: "员外(钱起)诗体格新奇,理致清瞻...文宗右丞(王维)许以高格"(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或许指的就是这一类诗吧。 省试湘灵鼓瑟 原文: 善鼓云和瑟, 尝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 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 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 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 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鉴赏: 这首诗为钱起天宝十载(751 )参加进士考试所作,该诗传诵一时,并奠定了他在诗坛的不朽声名。 按照唐代科举制度,各州县选拔士子进贡京师,试于尚书省,由礼部主持的进士考试,叫做"省试",也叫"会试"。考试时所作的诗,叫"试帖诗"。这种诗一般五言六韵,有严格的格律规定,容易束缚作者的思想,所以很难写好;不过,有的作者善于"戴着镣铐跳舞", 往往能够即席发挥,写出传诵不衰的好诗来。本诗就是试帖诗中的佳作。 诗题"湘灵鼓瑟"摘自《楚辞·远游》,其中包含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舜帝死后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边鼓瑟,用瑟音表达自己的哀思。 根据试帖诗紧扣题目,不得游离的要求,诗人在开头两句就概括题旨,点出曾听说湘水女神擅长鼓瑟的传说,并暗用《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的语意,描写女神翩然而降湘水之滨,她愁容满面、轻抚云和瑟,弹奏起如泣如诉哀伤乐曲。 中间四句,诗人张开想象的翅膀,任思绪在湘水两岸、苍梧之野、洞庭湖上往复盘旋,把读者带入一个神奇虚幻的世界。 动人的瑟声首先引来了水神冯夷,他激动地在湘灵面前伴乐狂舞,然而一个"空"字,说明冯夷并不理解湘灵的哀怨;倒是人间那些被贬谪过湘水的"楚客",领略了湘灵深藏在乐声里的哀怨心曲,禁不住悲从衷来,不忍卒闻。 接下来,诗人着意渲染瑟声的感染力。"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瑟声哀婉悲苦,它能使坚硬的金石为之凄楚;瑟声清亢响亮,它可以响遏行云,传到那穷高极远的苍穹中去! 瑟声传到苍梧之野,感动了寄身山间的舜帝之灵,他让山上的白芷吐出芬芳,与瑟声交相应和,弥漫在广袤的空间,使天地为之悲苦,草木为之动情。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这两句写湘灵弹奏的乐曲同舜帝策动的芳香在湘水之源交织汇合,形成一股强劲的悲风,顺着流水,刮过八百里洞庭湖。 至此,乐曲进入了最高潮,感情达到了白热化。凭藉着诗人丰富的想象,湘灵的哀怨之情得到了酣畅淋漓的抒发和表现。然而全诗最精采的还不在于此,令全篇为之生辉的是结尾两句: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旧唐书·钱徵传》称这十个字得自"鬼谣",其实无非说这两句诗是钱起的神来之笔。此联的妙处有: 一是突然转折,出人意料。在尽情地描写乐曲的表现力之后,使乐曲在高潮中嘎然而止,这是一重意外;诗境从虚幻世界猛然拉回到现实世界,这是又一重意外。二是呼应开头,首尾圆合。全诗从湘水女神出现开始,以湘水女神消失告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结尾两句如横空出世,堪称"绝唱",但同时又是构成全篇整体的关键一环;所以虽然"不"字重出,也在所不惜。作者敢于突破试帖诗不用重字的规范,确属难能可贵。 三是以景结情,余音袅袅。诗的前面大部分篇幅都是运用想象的画面着力抒写湘水女神的哀怨之情,结尾一笔跳开,描写曲终人散之后,画面上只有一川江水,几峰青山。这极其省净明丽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或许湘灵的哀怨之情已融入了湘江绵绵不断的流水,或许湘灵美丽的倩影已化成了江上偶露峥嵘的数峰青山;莫非湘灵和大自然熔为一体,年年岁岁给后人讲述她那凄艳动人的故事?莫非湘灵的瑟声伴着湘江流水歌吟,永远给人们留下神奇美妙的遐想?这一切的一切,都尽在不言之中了。宋代词论家有"以景结情最好"之说,恐怕是从这类诗作中得到的启迪吧。 赠阙下裴舍人 原文: 二月黄鹂飞上林, 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 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 霄汉常悬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 羞将白发对华簪。 蓝田溪与渔者宿 原文: 独游屡忘归, 况此隐沦处。 濯发清泠泉, 月明不能去。 更怜垂纶叟, 静若沙上鹭。 一论白云心, 千里沧州趣。 芦中野火尽, 浦口秋山曙。 叹息分枝禽, 何时更相遇? 大历十才子的艺术特色 "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他们的艺术特色有:①都擅长五言律诗,风格大致相同,个性表现不强烈不分明,遣词造句都偏重于工整精练。追求清雅闲淡的艺术风格。②选择的诗歌词语往往带有凄清、萧瑟、暗淡的色彩,其诗具有凄凉的整体风格。③喜用白描手法,多用描述性意象。其意象虽为生活中常见事物,但描写细致,刻画逼真。描写细致。④以写境界淡远、深冷、幽僻的山水诗见长,善于运用细微清幽的自然意象,以一、两联诗句就勾勒出"诗中有画"的优美诗境,但往往构不成通篇浑融一气的意境。 书斋望月 夜来诗酒兴, 月满谢公楼。 影闭重门静, 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 萤远入烟流。 今夕遥天末, 清光几处愁。 衔鱼翠鸟 有意莲叶间,瞥然下高树。 擘破得全鱼,一点翠光去。 =='''韩绅宿别'''== 作品原文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释 ⑴江海:指上次的分别地,也可理解为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遥远。 ⑵几度:几次,此处犹言几年 ⑶乍:骤,突然。翻:反而。 ⑷年:年时光景。 ⑸离杯:饯别的酒。共传:互相举杯。 译文 和老朋友在江海分别,被山水阻隔已度过了多少年。突然相见反而怀疑在梦中,相互悲伤中互相询问年龄。孤灯的光照着窗外的夜雨,竹林深处好像漂浮着云烟。明天更有离愁别恨,珍惜这杯离别的酒互相劝饮。 =='''喜见外弟'''== 作品原文 喜见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释 四:四方。 旧业:指家中的产业。 以:因为。 分:谊分。 译文 寂静的夜晚四周没有邻居,因为家贫,居住在荒野中。夜雨中树上的黄叶飘落下来,灯下是白发老人。我这样孤独沉沦很久了,愧对你屡次来慰问我。我们本来就有情分,何况又是表亲。 赏析 司空曙和卢纶都在"大历十才子"之列,诗歌工力相匹,又是表兄弟,关系十分亲密。诗人"磊落有奇才",但因为"性耿介,不干权要",所以落得宦途坎坷,家境清寒。这首诗正是作者这种境遇的写照。诗人孤单地居住在荒野,表弟去看他,他表面上说"喜",心中却是充满了悲凉与凄苦,正是"喜中有悲"。全诗悲喜交加,比喻贴切,意味深长。 =='''送人北归'''== 作品原文 贼平后送人北归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注解 ①贼平:指平定"安史之乱"。 ②时清:指时局已安定。 ③"旧国"句:意谓你到故乡,所见者也惟有青山如故。旧国:指故乡。 ④残垒:残余的军垒。 译文 安史作乱你我一同流落江南; 时局安定之后你却独自北返。 八年光阴漂泊他乡已生白发; 你回故乡所见依旧当年青山。 你踏晓月早行所过尽是残垒; 繁星密布之夜该是宿于故关? 一路上只有寒禽和萋萋衰草; 处处跟着你的愁颜相依相伴! =='''江村即事'''== 作品原文 江村即事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注释 ⑴罢:完了。系:系好。 ⑵正堪眠:正是睡觉的好时候。 ⑶纵然:即使。 (4)即事:以当前的事物为题材所做的诗。 译文 渔翁夜钓归来懒得系船,渔翁随即让渔船在水上漂泊。此时,已深夜,[[月亮]]也落下去了,人也疲倦了。即使一夜风吹去,没有拴住的船最多吹在长满芦花的浅水边,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新柳'''== 作品原文 新柳 全欺芳蕙晚,似妒寒梅疾。 撩乱发青条,春风来几日。 译文 好像是欺侮百花开放得晚,嫉恨傲雪绽放的腊梅。张狂杂乱地萌发枝条,他这才得益于和煦春风的润育几天啊?! 赏析 一"欺"一"妒"一"撩乱",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新贵们一副小人得势的嘴脸。"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末一句,点明他确乎是位平步青云的暴发户。 =='''送友人'''== 作品原文 峡口送友人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译文 峡口的花随风降落,春天快要过去了,想到彼此将要分手万里,不禁泪水沾湿了巾帕。来的时候我们是同路的旅伴,今天我这个"客人"倒变成了主人来送别自己的朋友了。 =='''别卢秦卿'''== 作品原文 别卢秦卿 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 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 译文 虽然我们早约定了往后的聚会日期,可是今个晚上还是难舍难离,请不要回绝我进酒的挽留,或者,要挽留你,始终比不上刮起顶头的逆风。 =='''诗作风格'''== 风格 《新唐书》载为李益、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也有把韩、崔、夏侯三人换为郎士元、李益、李嘉佑的。歌颂升平、吟咏山水、称道隐逸是其基本主题。也有反映真实的作品。都擅长五言近体,偏重诗歌形式技巧。其中以钱起、卢纶成就较高。 大历十才子大多是失意的中下层士大夫,也多半是权门清客,因而多投献应制之作。歌颂升平、吟咏山水、称道隐逸是其诗歌的基本主题。单调。 整体特点 唐代宗大历时期的十位诗人为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偏重诗歌形式技巧。姚合《极玄集》卷上"李端"名下注云:李端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唱和,号十才子。"《新唐书·卢纶传》也说:"纶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葛立方《韵语阳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王应麟《玉海》亦采此说。但在宋代,对"十才子"究竟指哪十人,已有异说。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载大历十才子,……卢纶、钱起、郎士元、司空曙、李端、李益、苗发、皇甫曾、耿湋、李嘉佑。又云:吉顼、夏侯审亦是。或云:钱起、卢纶、司空曙、皇甫曾、李嘉□、吉中孚、苗发、郎士元、李益、耿湋、李端。"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把冷朝阳列入"大历才子",但未明确为"十才子"之一。清人异说更多,见王士禛《分甘馀话》卷三、黄之隽《大历十才子诗跋》(《吾堂集》卷二十四)、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卷十八、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二,均有辨析。大概因为原十才子中有几家(如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吉中孚)今存诗不多,后世诗评家才以己意加以增删,实应以《极玄集》、《新唐书》所记为可信。 =='''作品选录'''== 李端诗作 拜新月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闺情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喜鹊声。 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卢纶诗作 塞下曲四首之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塞下曲四首之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塞下曲四首之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四首之四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韩翃诗作 寒 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宿石邑山中 浮云不共此山齐, 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 秋河隔在数峰西。 钱起诗作 衔鱼翠鸟 有意莲叶间,瞥然下高树。 擘破得全鱼,一点翠光去。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吉中孚诗作 拜新月 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魄深笼桂,虚弓未引弦。 拜新月,拜月妆楼上,鸾镜未安台,蛾眉已相向。 拜新月,拜月不胜情,庭前风露清,月临人自老,望月更长生。 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 昔年拜月逞容仪,如今拜月双泪垂。 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 咏柳絮 霭霭芳春朝,雪絮起[[春条]]; 或值花同舞,不因风自飘。 过樽浮绿醑,拂幌缀红梢; 那用持愁玩,春怀不自聊。 司空曙诗作 见上《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喜见外弟卢纶见宿》、《贼平后送人北归》、《江村即事》、《新柳》、《峡口送友人》、《别卢秦卿》。 苗发诗作 送司空曙之苏州 唐-苗发 盘门吴旧地,蝉尽草秋时。 归国人皆久,移家君独迟。 广陵经水宿,建邺有僧期。 若到西霞寺,应看江总碑。 送孙德谕罢官往黔州 唐-苗发 中岁分符典石城,两朝趋陛谒[[承明]]。 阙下昨承归老疏,天南今切去乡情。 亲知握手三秋别,几杖扶身万里行。 伯道暮年无嗣子,欲将家事托门生。 崔洞诗作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数年湖上谢浮名, 竹杖纱巾遂称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 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 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 君王深在九重城。 夏侯审诗作 咏被中绣鞋 云里蟾钩落凤窝, 玉郎沈醉也摩挲。 陈王当日风流减, 只向波间见袜罗。<ref>[https://www.360kuai.com/pc/9ec0ce96f2f3f59fa?cota=3&kuai_so=1&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大历十才子之卢纶:历经宦海浮沉的他,在边塞诗领域焕发异彩 ], 快资讯 ,2021-07-11</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人物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大历十才子
」頁面